第八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 天津淪陷

對洋鬼子那一套,咸豐是個睜眼瞎。

咸豐把葉名琛革職之後,居然說出這樣幼稚的話:「以前洋鬼子憎恨的是葉名琛,現在我們把葉名琛革職了,讓柏貴和黃宗漢代理,這兩人跟英國人從來就沒有宿怨,他們應該不至於為難這兩人的。我們可以給英國人好處,只要他們退還廣州,允許通商,如果強硬的話,我們就調集兵勇收拾他們。」

咸豐的法子看起來幼稚,但實際上是繼承了祖宗的老一套,也就是剿撫並用,恩威並施。清廷對於叛亂者歷來採取這兩種手段,現在咸豐把英法聯軍也當成了農民起義,不免讓人心寒齒冷。

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後,像所有統治者一樣,他們也想恢複秩序,打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為了防止民眾叛亂,英軍用刺刀逼著柏貴進衙門復職,和英法總局共同治理廣州。也就是說,廣州已經成為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咸豐已經管不了廣州。

1858年2月11日,英法總局宣布解除一切封鎖,英國人和法國人可以在廣州自由貿易。

戰事到這裡,英國和法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本來可以避免升級。但咸豐肯定無法忍受這種侮辱,他讓駱秉章秘密去廣東,聯繫各地官員,組織幾萬人的鄉勇,將英法聯軍趕出廣州城,然後清政府可以出面調停夷人和民人之間的矛盾。咸豐的想法很簡單,我們人多怕他幹啥,老百姓鬧起來,我們政府就可以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這又是傳統智慧。

傳統智慧不是不好,但咸豐死搬教條,且不說鄉勇根本不是聯軍的對手。就說你把兩國之間的矛盾轉化為英軍跟廣東人民的矛盾,然後自己再充當中間人,這不是發神經嗎?

團練雖然組織起來了,但大家一直沒有進攻,中國人都聰明,誰也不願意充當咸豐的炮灰。

更奇特的是,廣州戰爭爆發後,兩江總督何桂清主動跟英國人聯繫,說廣州打仗不關我們的事啊,就拿上海來說,跟你們外國人的關係很好啊,我們一切照舊吧,該貿易的貿易,該喝酒的喝酒,該泡妞的泡妞。

何桂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咸豐,咸豐也點頭批准。咸豐的思維是這樣的,出了問題就要丟卒保帥,廣州既然出事了,就不能蔓延,他恨不得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葉名琛一個人頭上。閩浙總督王懿德也效法何桂清,跟洋人通氣,希望和睦相處。

洋人有好處,自然不折騰。所以,歷史奇特的一幕出現了,廣州是交戰區,其他地方卻歌舞昇平,尤其是上海,十里洋場一片繁華。上海甚至成為英法艦隊的中轉站和基地,這在其他任何國家都是看不到的。

好像這場戰爭不是英國和中國的戰爭,而僅僅是英國與廣州的戰爭,真是荒唐到了極點。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國使者威風八面地來到天津大沽口,他們要清政府六天之內派欽差大臣來談判,否則將……

此時,咸豐又求助於傳統權術,他讓直隸總督譚廷襄出面,臨行前,面授機宜。他告訴譚廷襄,我們要盡量把這四國分化瓦解,讓他們互相鬥起來,對俄國要友好一點,告訴他們不要幫助他們的敵人英國和法國,同時答應多開放兩個通商港口;對美國呢,要想辦法羈縻,美國畢竟沒有參戰,沒那麼可惡,如果美國提出的條件不過分,可以答應他們;對英國和法國口氣要狠一點,問他們為什麼這麼蠻橫。

咸豐本想分化四國,結果毫不管用。咸豐沒辦法,只好換一套招數,實行兩手政策。一方面對他們的要求完全拒絕,只同意酌量減少點關稅,另一方面又要譚廷襄避免決裂。譚廷襄也是人,怎麼可能既拒絕別人,又讓別人心平氣和。

譚廷襄都快瘋了,心想橫豎不如戰死,咸豐又警告他,千萬不可開戰。

看到談判沒希望,四國決定攻佔大沽口,還是用武力說話。1858年5月20日,英法兩國發出最後通牒,讓清軍兩個小時以內交出大沽口,清軍不同意。兩個小時後,英法聯軍就佔領了大沽口炮台。

5月26日,天津淪陷。5月30日,英法聯軍再次發出威脅,要求清廷立即派出全權大使談判,否則將進攻北京。

聽到這個消息,咸豐嚇壞了。大沽炮台是清軍北方海口兵力最強的一個炮台,守軍有三千人,後來咸豐又增派了六千人。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落入洋鬼子的手中呢?

咸豐萬萬沒有料到洋鬼子的火力會這麼猛,他派大學士桂良為欽差大臣,讓他這次給洋鬼子一點甜頭嘗嘗,不能再過分強硬。

不久,惠親王綿愉建議咸豐派耆英去談判,咸豐秘密召見耆英,讓他前去天津,協助談判。

咸豐所以這麼做,還是中國的傳統智慧,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耆英是有名的妥協派,讓妥協派做好人,讓強硬派做壞人,希望能撈點便宜。

結果,他又失望了,咸豐真悲催,他辛苦那麼多年,學到的知識全派不上用場。耆英很悲劇,洋鬼子們也看透了他,知道他這個人表面妥協,其實是敷衍人。所以,耆英到了會場後,洋鬼子對他破口大罵。一個老年人承受這種侮辱,情何以堪,耆英差點暈倒。兩天後,他就返回北京。

跟美國和俄國還好打交道,簽了天津條約後,他們也消停了不少。倒是英法的態度非常強硬,英方提出了五十六條條款,並告訴桂良一字都不能修改。咸豐聽說英國這麼強硬,也逼急了,準備決裂開戰。

桂良是個明白人,他知道真開戰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大清很可能完蛋,就私自簽訂了《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

桂良把這一切都告訴了咸豐,並對他說,現在沒辦法了,只能用委曲求全的方式顧全大局。咸豐無奈,只好在條約下籤了「依議」二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