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命苦的皇帝 財政紅得刺眼

嘉慶上台之後,就感覺到財政的壓力。到了道光更是如此,好歹道光節衣縮食,渡過了重重難關。到了咸豐朝,清廷的財政已經亮起了紅燈。

鴉片戰爭後,中國流失白銀三億多兩,雖說中國地大物博,但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國庫一天比一天空虛,道光三十年,全國欠政府的稅銀有八百六十多萬兩。

咸豐即位以後,國庫里的銀子只夠五個月的開支,還是正常的開支,碰到戰爭等肯定是不夠的,內務府的銀子就更少,只有四萬多兩。越窮破事越多,農民起義肯定是要鎮壓的,但咸豐拿不出這個錢啊,怎麼辦?從各省的蕃庫里抽。但這麼做是會引起連鎖效應的,地方缺少銀兩,自然會導致貨幣緊缺,對各省的經濟發展不利,經濟發展不好,上繳的稅收就少。稅收一少,鎮壓就更難,地方政府就會陷入半癱瘓狀態,總之是一頭亂麻。

別說咸豐平庸,縱使有雍正之才,估計也難以應付這種局面。

貨幣緊缺,咸豐想到發行紙幣,這事就是由肅順來辦的,這種做法當然不能根治財政問題,但也只能先治好眼前病再說。

咸豐和大臣們想到了很多增加收入的辦法,比如鼓勵大家捐監,在國內外借債,增加稅收,削減官員薪水,減少支出等。這些做法全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有些做法會直接導致財政陷入惡性循環。

就拿捐監來說,在咸豐朝已經大大貶值了。捐監的本質是清廷出售「國子監監生」這個職務,百姓花錢買。人都不是傻子,大清的股票在不斷下跌,沒有人願意按原來那個價格購買了。所以咸豐不斷地打折,低價賣出。

當時沒有國債的說法,但咸豐向國內百姓借債本質上就是發行國債,全國都有一些富人,要向富人借錢,都給他們發一些憑證,這些憑證就是國債的前身。清廷強制性地給一些富人發票印,承諾按期歸還。政府伸手要錢,沒人敢不借,不借就會受到迫害。除此之外,清廷還向國外的商人借債,然後給他們一些利益。

加重稅收後,老百姓的負擔更重了,加上這些年天災不斷,所以我們很能理解太平天國為什麼發展那麼快。

真正解決財政危機的還是厘金制度。厘金說白了就是對商人強制徵稅,官兵們守住陸路關卡和水陸要衝,對來往的貨物按價值徵稅,用我們通俗的話說這就是買路錢,在當時又稱為行厘。還有一種是對開店的商人徵稅,這種稱為坐厘。

抽厘來錢確實非常快,但無疑也是加重老百姓的負擔,商業稅重了,商品的價格會更高。但當時也沒有辦法,因為朝廷拿不出軍餉,只好讓各省自行解決,所以中央政府允許各省抽厘,抽到的錢不用上交,怎麼花由地方自己決斷。各省抽的厘金沒有統一標準,有的抽百分之二十,有的抽百分之五,根據各自的需要吧!

必須說明的是,抽厘是殺雞取卵的政策,但如果沒有這些厘金,清廷真的很有可能完蛋。太平軍北伐之後,咸豐曾經有亡國的預感,對杜受田的兒子杜翰說了這樣的話:「天啟當亡國而弗亡,崇禎不當亡而亡。現在賊已渡河,明末的悲劇只怕會重演,如果不幸真的發生,朕就是大清的崇禎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