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決定天國存亡的北伐與西征 改造天京

南京之戰,對清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噩耗,對於太平天國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勝利。這些農民出身的起義領袖們終於踏上南京這個繁華的大都市,他們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對未來也是無比樂觀的。

他們不會想到,南京居然也可以成為埋葬他們的地獄。

洪秀全進城之後,南京城改名為天京。接著便是對全城進行改造,還是老辦法,所有的人都編為天國的子民,居民財產全部充公,天國面前人人平等。男女分開,漂亮的歸天王洪秀全和諸王所有,其餘人做女兵。洪秀全一來,南京城內的商業全部廢弛,對經濟生活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整個南京城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兵,一種是兵的家屬。全民皆兵,據說南京有六十萬精兵,所謂精兵就是不包括老弱婦孺的青年壯丁,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所有的精壯男丁都是兵。如果生產遭到破壞,兵再多又有什麼用,生產跟不上,就會有很多人餓肚子,餓肚子的人多了,仗就沒法打。

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玩的還是殺雞取卵的遊戲,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改造世界,而非根據客觀現實因勢利導改變世界。

洪秀全的宗教政策也非常殘忍,對於其他宗教的信徒一概採取清洗政策,這樣固然省事,但伏下了天怒人怨的禍端。就連天主教徒也未能倖免,雖然天主教徒相信上帝,但拒絕服從拜上帝教,因此他們也受到迫害。

許多工商業人士、娛樂圈人士,甚至包括一些醫生也被關進了監獄,在太平天國之內思想完全統一,再也聽不到不同的聲音了。不過這樣也有壞處,譬如楊秀清患上眼疾後,一時之間居然找不到醫生來治療,韋昌輝懸賞一萬兩銀子都沒人上門。這一方面說明當時不少醫生被投進監獄,另一方面也說明太平天國確實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是那些有技術的相對富裕的階層。

全城人民的思想統一之後,接下來就是大修天王府了。洪秀全是一個非常熱衷於享受的人,天王府自然要修建得富麗堂皇。天王府後來被湘軍一把火燒了,否則我們今天還能一睹它的繁華,據說天王府的豪華程度超過了人們的想像,現在我們只能從記載中感受它的風采了。

天國的構架已經成型了,但洪秀全還不滿意。考慮到太平天國中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洪秀全覺得再窮不能窮了教育,讀書還是要的,於是便開設了天國科舉制度。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不久還是非常尊重讀書人的。

大學問家顧觀光的兒子顧深就不幸落入了太平軍的手中,後來顧深寫了一本《虎穴生還計》,講述了自己在太平天國的經歷。根據顧深的記載,他剛被抓後,說自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什麼活都幹不了。他原以為太平軍會放過自己,沒想到聽說自己是文人後,他們反而硬把自己留下。太平軍上下對顧深都非常尊敬,他的工作就是文字工作,逢年過節幫大家寫寫對聯,太平軍的領導要寫文書,他就代筆,諸如此類等等。

顧深還頗為得意地寫道,只要有文書來,這些文盲們都會聚攏在他身邊,畢恭畢敬地聽他讀信。顧深還引以自豪地寫道,他們有不懂的地方,有不明白的道理,都會過來請教自己。

洪秀全很清楚,一個政權不能沒有知識分子,但是知識分子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對於自己的統治是不利的。怎麼辦呢?最好是留下他們的知識,再閹割掉他們的思想。可惜世上哪有這麼美好的事情啊,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出太平天國自己的知識分子。

怎樣培養出這種符合政治需要的知識分子呢?洪秀全有一套辦法,儒家的這些經典書籍還是要讀的,不過在此之前要全面地和諧一番。洪秀全甚至親自刪改儒家典籍,好歹洪秀全也算得上是半個文人。好了,這些刪節版的儒家典籍就是考試的素材了,但是答卷的時候千萬不能過於儒家了,一切要以拜上帝教的宗旨為準繩,答卷的時候一定要緊扣這個主題。科舉的考官都是太平天國的高層人物,足見太平天國對於科舉也是非常重視的,可惜這些考官往往都是半文盲,而拜上帝教的教義又非常粗俗淺陋。考試如何考出水平這才是最關鍵的。

太平天國的科舉分為鄉試、縣試、郡試、省試、天試。雖然洪秀全表現出一副求賢若渴的姿態,但是應試者寥寥無幾。太平軍進城後,讀書人大部分都逃走了,留下的一部分對這個政權不滿,一部分就算真想博取富貴,也擔心考試時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富貴不成反而丟了腦袋。

後來,楊秀清下令凡是讀書人不來參加應試的全部要砍掉腦袋,無奈之下,大家紛紛耷拉著腦袋過來應試。有的人直接交白卷,有的人寫詩諷刺洪秀全、楊秀清,這些人不少被處以極刑。由此可見,太平天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卻讓讀書人退避三舍。

洪秀全的科舉制度最後流於形式,洪秀全之所以不廢掉科舉制度是因為他覺得有科舉才說明這是一個蒸蒸日上的王朝。有意思的是,太平天國的科舉中榜率實在太高了,只要你進了考場,又認認真真地答完了試卷,一般都能高中,錄取率高達百分之八九十。洪秀全是中國第一個開設女子科考的,這當然也只是個形式,跟拜上帝教男女平等的思想一致。

中國第一個女狀元傅善祥就是在太平天國中高中的,她曾寫過這樣的對聯:「獨手擎天,重建大明新氣象;丹心誓國,掃除外族舊衣冠。」在太平天國中,拿到名次的一般都是馬屁拍得一流的人,只要馬屁拍得好,詞句通不通不要緊。

有一年的解元之所以高中就是因為寫了這樣一句:「恨不得殺盡妖頭,上答天王之高厚。」

在太平天國流傳得最廣的一首詩並不是《靜夜思》,而是:「一統天朝界,山河萬重新。士民皆歡樂,成頌太平春。」

太平天國的科舉完全是一場鬧劇,並沒有選拔出像樣的人才。但對於一個政權來說,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太平天國的人才主要還是來自下層百姓,科舉招不到人才,洪秀全便親自書寫「求賢榜」:「江南人才最多,英雄不少。或木匠,或竹匠,或銅鐵匠,或吹鼓手,你有那長,我便用你那長;你若無長,只可出出力的了。」

一篇大白話的「求賢榜」,老百姓一看就懂,覺得這個領導人沒有架子,彼此間心理距離很近。通過這種方式,洪秀全發現了不少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雖然出身卑微,大多有一技之長,其中有很多人還是真正的豪傑。由於遴選機制問題,這些人長期被拒絕在傳統的科舉大門之外,現在他們終於有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但由於文化的缺乏,他們畢竟都有難以彌補的缺點。

寫到這裡,我們試著對洪秀全作一個評價。洪秀全是個要文沒文要武沒武的人,文治才能他遠遠比不上馮雲山,武功本領他又比不上楊秀清,領軍作戰的本領他比不上韋昌輝、蕭朝貴、石達開這些人。洪秀全為何還能成為這些人的領導呢?這固然跟洪秀全的創始人身份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洪秀全並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如果說洪秀全有什麼才能的話,那就是用人了。

在中國歷史中,洪秀全最像的一個人可能就是劉邦了,不過論其氣度和智慧他都比不上劉邦,可以說是一個大量刪節版的劉邦。在用人方面,洪秀全也遠遠比不上劉邦,只是說和洪秀全自己的其他才能相比,用人方面他是相對出彩的。

從天京之亂中我們就能看出洪秀全的心術,他先是利用韋昌輝和秦日綱殺掉楊秀清,最後又藉此除掉韋昌輝和秦日綱。到後來,他又果斷地啟用李秀成和陳玉成這樣的後起之秀,這兩人都是傑出的帥才,沒有一點的用人本領,是很難做到這些的。雖然洪秀全的所作所為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但畢竟鞏固了個人的權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用人之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