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存在於天國 來土之爭

馮雲山被捕是洪秀全集團的第一個風波,凡有風波的地方難免會產生一些風險。

馮雲山被捕之後,洪秀全去了廣州,拜上帝會群龍無首,誰在主持呢?

這時候,穩定局勢的是楊秀清和蕭朝貴,楊秀清看到教眾們心態不穩。當著眾人的面突然倒地,接著一個鯉魚打挺,忽然站起來,開始說胡話了,自稱是天父附體。楊秀清轉達了「天父」的意思,把思想搖擺不定的黃氏家族驅逐出拜上帝會,客觀上維護了這個團體的穩定,也緩解了內部的騷亂情緒。楊秀清因為此事威望驟增。

蕭朝貴在一旁看楊秀清表演,也學著他的樣子,突然倒地,突然站起,自稱「天兄」耶穌附體,與楊秀清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事洪秀全和馮雲山都不知道,這裡面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楊秀清成了天父的代言人、蕭朝貴成了天兄的代言人,那洪秀全和馮雲山幹嗎呢?洪秀全和馮雲山知道此事後,兩人商量怎麼處理,經過仔細的觀察,他們斷定楊秀清和蕭朝貴當時只是為了穩定教眾,並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決定承認這件事。洪秀全自稱是上帝的兒子,楊秀清和蕭朝貴不過是上帝和耶穌的代言人,地位不可能超過洪秀全這個上帝的親兒子。

楊秀清是一個孤兒,五歲喪父,九歲喪母,從小跟著伯父生活。長大後以燒炭為生,由於職業關係,楊秀清的健康很糟,身體瘦弱,一隻眼睛斜視。不過,楊秀清這人頭腦相當好,善於結交朋友。蕭朝貴是楊秀清的同事,也是燒炭的,如果說楊秀清長相奇怪的話,那麼他的長相就堪稱醜陋兇惡了。

這件事讓洪秀全意識到鞏固個人權威的重要性,後來洪秀全多次裝神弄鬼,加上他懂得一些醫術,在教眾的眼裡他變成一個無可替代的神人。1850年,金田村一個叫韋昌輝的大財主加入拜上帝會,這是加入拜上帝會的第一個有錢人。我們知道拜上帝會主要是由一些窮苦落魄的人組成的,這些人來歷也有所不同。

要了解太平天國起義,不能無視客家人這個群體。太平天國的領導層主要是由客家人組成,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從名字上看,「客家」有客居的意思,那麼我們有理由猜測這些人最早是從外地遷移過來的。

這就必須考察客家人的起源,其實客家人是貨真價實的中原漢人。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候,秦始皇南征北戰,曾經派遣五十萬大軍進駐嶺南,這五十萬大軍在蠻荒之地定居下來,傳播中原文化。沒想到,秦始皇死後,帝國就開始崩潰,這五十萬大軍只能自生自滅。當時秦帝國人心盡失,留在南越的秦軍或者因為消息不通,或者因為不願「逆流而行」,居然沒有在帝國最危急的關頭,前去咸陽勤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駐留南越的大軍逐漸化為百姓,開始了他們漫長的遷徙生活,最終這個群體演變成客家人。客家人保留著秦人那種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他們重傳統、講道理,有古代秦人的遺風。

由於客家人始終保留著自己的傳統,這就讓他們與南方本地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來土之爭就是指客家人和當地人之間的矛盾,所謂「來人」是指從廣東遷入廣西的客家人,所謂「土人」就是廣西當地的土生土長的人,這些人中既有漢人也有少數民族人民。

廣西這地方在古代較少受到儒家禮教的約束,民風頗為彪悍。在廣西,民間械鬥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而且這種民間械鬥的規模相當大,在先秦時期都可以算得上是小規模戰爭了。其中,以來人和土人的矛盾最為激烈,有時候會出現上萬人PK的場面。

由於大家都是老百姓,因而使用的器械相對粗糙,往往是一些農具之類。用這種器械搏鬥的話,不容易打死人,打傷人卻很輕鬆。不像軍隊打仗,往往一兩天就結束戰鬥,有時候甚至用不了一天,幾個小時就能結束戰鬥。但廣西民間這種械鬥卻顯得很持久,有時客家人和土著人能打上幾十天,這種剛猛的戰鬥精神讓人很佩服,但最後往往是以兩敗俱傷收場。雙方都是帶著極大的仇恨參加械鬥的,就算是官府來制止也不管用。

這就是洪秀全金田起義的目的,他要組織一支有效的軍隊來對付土著人。所以,他最開始的目的並不是反清,只是後來陰錯陽差到了那地步,才舉起反清的大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