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藝術商人」還是「藝術傷人」 故事還給導演,人物留下交情

我一口氣看了兩個好劇本,都寫得不錯。先干哪個呢?明天要拿主意。猶豫不定,索性不想了,都撂一邊。先看《鳳凰衛視》劉春兄給的紀錄片《斷刀》,一共10集,套用一句當下時髦的話,「全片無尿點」。看了許久,突然意識到手裡有搖控器,可以按暫停,那我也憋著,忍不住就尿褲子里。誇張了,但是這片子確實好,我相信是真相。

看了《失戀33天》,一晚上的心情都很舒服,像不經意遇見了一位聊得來的酒友,誰也沒勸誰一瓶酒就見底了,分手時有些意猶未盡,卻也沒有肉麻到難捨難分。以我的標準,這是一部好電影,故事還給導演,人物留下交情。

昨晚看了人藝的話劇《喜劇的憂傷》,說的是抗戰時期國民黨的文化審查官如何以各種匪夷所思的理由折磨一位喜劇編導。全場觀眾爆笑不止,笑聲多次淹沒台詞。坐在台下,我的內心翻江倒海五味雜陳。散了場約朋友聊戲,情緒失控,手起杯落玻璃檯面應聲砸了個粉碎,妻子動容掩面而泣,夫妻倆掃了一桌人的興。喜劇變悲劇。

昨晚去聽馬友友和愛樂演奏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協奏曲,當時的注意力迷失在友友馬的神話里。今天風和日麗,找出以色列交響樂團演奏的這首協奏曲,重溫第二樂章,因為速度明顯慢於昨晚的演奏,我的注意力終於回到了偉大的捷克民族音樂家德沃夏克激蕩浪漫的旋律上。我必須承認,人家那民族的確實是世界的。

我不是《三聯》的讀者,因為我不是他們器重的高端讀者。但你要讓我不假思索說出三本雜誌,我一定會馬上想到《三聯》和《花花公子》。如同我從未去過「四聯」理髮,但說起理髮館我馬上會想到「四聯」一樣。可見《三聯》的影響力已經不容我們低端讀者忽視了。聽說600期了,再編400期,合訂一本厚厚的「千歲寒」。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