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2月9日。1941年的今天,中國對德、意、日三國正式宣戰;1958年的這一天,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結束。

中國對法西斯正式宣戰

我們先來說一下1941年的12月9日,這一天中國正式對德、意、日三國宣戰。很多年輕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不是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到八一三淞滬抗戰時中國就已經跟日本全面開戰了嗎,怎麼到了四年之後,八年抗戰已經打了一半多的時候才對日宣戰?其實這就是歷史有意思的地方,「對日宣戰」和單純的「抗日」意義是不同的。這場戰爭在1941年之前,一直叫抗日戰爭,就是日本侵略我們,我們抵抗,但是我們的本意是並不打算和他打仗的,所以中國對日本就一直沒有宣戰。因為一旦宣戰,那就要和對方打到底,如果日方撤軍,我們還要追到日本去,這就叫全面戰爭。再加上日本當時已經是世界一流強國了,依我國當時的實力確實沒有辦法和日本打,所以我們一直寄希望於國際調停,希望能藉助其他的一些力量來停止這場戰爭。所以一直也沒有對日本宣戰,就是咬著牙堅持抗戰。

結果我們正抗戰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事兒,就是在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件事兒我以前多次跟大家提過,在這兒就不再講了。美國被襲擊,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美國人參戰了,大家當時懸著的心就基本放下了。明白人都看得出來,日本要打美國,那是必敗無疑。日本人自己其實也是清楚的,所以當時山本五十六才會用偷襲的方式,就是希望能速戰速決。而對美國來說,日本這是不宣而戰,美國人民對此極為憤慨。美國是一個有騎士精神的國家,它認為要打仗就一定要宣戰,一定要堂堂正正地打,這種偷襲的行為是絕對無法容忍的。德國打波蘭的時候也沒宣戰,也是先偷襲波蘭,然後英國、法國才向德國宣戰。而日本比較狡猾,它覺得可以提前兩分鐘宣戰,這樣既不會有偷襲的嫌疑,還能讓美國這邊來不及反應。所以日本其實是事先準備了一個特別長的對美國宣戰的電報,由日本駐美大使拿到美國國務卿赫爾那兒,但是可能因為路上耽誤了一點兒時間,電報送到的時間稍微遲了幾分鐘。日本是又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它把華盛頓和夏威夷的時差都算好了,你在華盛頓的國務卿正好看完這個宣戰,夏威夷那邊就開始襲擊,美國即使知道,也完全來不及準備。結果這信送得晚了,赫爾還沒看完就接到電話,說珍珠港被偷襲了。於是這日本人成了「聰明反被聰明誤」,就變成不宣而戰了。赫爾非常氣憤,當場就把日本大使怒斥一頓。第二天羅斯福總統就在美國國會發表了慷慨激昂的對日宣戰演講,國會對此也表現出了空前的一致,兩黨也不吵不鬧了,最後幾乎以全票通過了對日宣戰的決定。

實際上美國只要對日本一宣戰,就是大局已定了。世界各國心裡也都很明白,接下來這事兒該怎麼玩了。大家就開始爭先恐後地宣戰,當時的新聞多得報紙都已經登不下了,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中國向德、意、日正式宣戰」。至此,我們終於從抗日戰爭變成了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當時不僅是中國,還有一大批美洲國家,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等,都跟在美國後面,大家紛紛地開始向德、意、日宣戰。德國一看這情況也沒辦法了,只好也對美國宣戰,然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這些法西斯僕從國,也一起跟著德國向美國宣戰。最後終於演變成了又一場世界大戰。

說起世界大戰,其實之前的「一戰」在美國參戰之前,完全不能叫世界大戰,就是一些歐洲國家自己在打,其他地方即使有戰爭,也是因為那兒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是被波及的。後來美國參戰,也不能完全叫世界大戰,因為熱點戰役基本都是在西線。東線,就是俄國這邊,基本沒什麼特別能打的國家。但是「二戰」的時候可就不一樣了,「二戰」期間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幾乎都爆發了激烈的戰鬥,有蘇德戰場、北非戰場、中國戰場與太平洋戰場等,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在為反抗法西斯奮勇作戰,所以「二戰」才能被稱為真正的世界大戰。

其實從美國宣戰的這一天開始,法西斯就註定要失敗了。因為一個國家在支撐戰爭的幾個最重要的因素中,沒有誰能跟美國相比,尤其是整體的經濟實力,美國在全世界遙遙領先,德、日、意三個國家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德國雖然工業能力很強,但是和美國也完全不能比。德國侵略蘇聯的軍隊號稱「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陸軍」,有五千輛坦克、五千架飛機,而美國開戰之前只有大概一千架飛機,坦克也沒有幾輛,但美國在戰時的管理非常有序,宣戰後美國國會很快就通過了一部戰時動員法,把一切私營的經濟納入國家的計畫中。所有的私營企業在戰時要聽從國家指揮,國家不讓你生產的東西你必須停產,要把所有戰略物資全都用來生產軍事裝備,反應非常迅速。在三年零十個月的時間當中,美國一共生產了二十九萬七千架飛機,而日本的產量則還是七萬架。當然這要是在別的國家,生產這麼多飛機也沒用,因為沒有那麼多合格的飛行員。大家知道培養一個飛行員周期是很長的,至少也需要一兩年的時間,而美國在平時就有數十萬人有飛機駕照,飛行員的儲備非常充足。所以為什麼戰爭打到最後,日本只能用神風自殺機,因為那些飛行員一共就只有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經驗,根本沒法兒在空中正面作戰,只能進行這種自殺式的襲擊。

而且美國製造的這些軍用物資,不僅是給自己的軍隊用,還給其他同盟國提供支援。戰時美國光是支援蘇聯和英國的飛機就有數萬架之多,還有大量的坦克、卡車等。海軍方面,為英國軍隊護航的美國航母就有三十餘艘。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和日本兩方都有六艘航母,這兩個國家的海軍當時已經是世界上最強的海軍了。結果美國參戰後,在三年零十個月的時間內生產了一百五六十艘航母,其中還包括幾艘數萬噸重的超級航母,這個數字太驚人了。而反觀日本這邊,除了這六艘偷襲珍珠港的航母,日本國內也在拚命生產,整個二十天的時間一共生產了三艘,結果這三艘航母后來都是剛下水試航,就被美國擊沉了,根本沒有對戰局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二戰」期間,當時最大的一艘航母剛下水試航二十多小時,就被美軍發射的魚雷擊沉了。這艘航母就是日本生產的「信濃」號,其實就是把原本建到一半的戰列艦改造成了一艘巨大的六萬多噸的航母,結果它也創造了世界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紀錄。所以到了「二戰」後期,美、日的海軍實力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海上已經完全沒法兒打了。再加上美國的官兵素質又高,因為美國本就是一個尚武的民族,這個傳統還要追溯到最早那些來自歐洲的殖民者,骨子裡就有那種攻擊性和擴張的意識,所以美國是軍隊素質高、生產能力也強。有個著名的海報描述了當時的生產狀況:兩個美國造船工人下班之前在交談,一個人看看錶,說還有兩小時下班,咱們再造一艘吧。非常形象。美國的製造水平就是這樣,每天都能有一艘驅逐艦下水,每一小時就有一艘萬噸的自由輪下水。而且美國的造船廠遍布東、西、南、北海岸,東西海岸緊臨太平洋、大西洋,南海岸挨著墨西哥,北邊雖然不是海岸,但是有五大湖,還修了直接通到海邊的運河,水運也非常便利。總之,當時美國舉國上下全都開動起來,為戰爭做準備。可以這麼說,美國的加入,大大加快了法西斯滅亡的速度。

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結束

下面再來說一下1958年的這一天,就是在「大躍進」時期,三門峽截流工程結束。「大躍進」其中一項重要的工程就是在三門峽把黃河截流,在這個工程之前,黃河還從來沒有被截流過,也沒有建過這種大壩、水庫。這是黃河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自然在截流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著名的水利學家黃萬里先生,當時是清華大學教授,也是我們家的老朋友,就堅決反對。他認為這個工程會產生很多問題,包括泥沙淤積會堵住泄洪口、會把發電機的機組弄壞、會改變氣候,等等。黃萬里先生曾經在多國留學,在水利方面的知識是非常淵博的,但是他的意見在當時並沒有被採納,他本人也因此被打成了「右派」。於是這個項目就堅持上了馬,結果後來果然出現了黃萬里說的這種情況,造成了三門峽水庫里因黃河泥沙大面積的淤積而抬高水位開始淹沒關中平原,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出現了,最後只能被迫又炸了一部分已經建好的大壩。

實際上這個事情也暴露了水力發電的很多弊端,西方國家過去也曾經大規模地利用水電,大家知道比較著名的工程有美國的胡佛大壩,尼羅河上也有著名的大壩。用水來發電短期內看起來確實非常好,不用燒煤,還節約了很多能源,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環境的長期影響。所以西方國家大概在「二戰」之後,就不再做大壩這種大型的水電工程,而是轉做核電了。當然核電也有它的缺陷,因為2011年3月11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