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1月30日。1968年的這一天,美國正式實行電影分級制將「滿月」。
美國實行電影分級制
我們先來說一下美國的電影分級制,1968年的11月1日,美國正式實行電影分級制。中國電影人、中國電影公司也多次呼籲電影分級制,有很多影視界的政協委員也在提出政協提案,希望中國也搞電影分級制。但是對於什麼是電影分級,老百姓可能並不太清楚,電影分級制並不是針對「黃色」電影。之前很多人都對電影分級制非常敏感,一說電影分級制,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三級片,於是電影分級制在中國就總是被否定。實際上電影分級制跟三級片沒有關係,電影分級就是根據電影導演的創作、手法等方面來確定這類電影適合哪個年齡階段的觀眾看,是否適合兒童看,是不是適合青少年看,還是只適合成年人看。
我覺得電影不採用分級制,其實對於創作方和消費者兩邊都有傷害。一方面對於電影創作者來說會受到很多束縛,因為電影不分級那就是採用一刀切的審查制度,就是這個片子要麼過、要麼不過,這對於電影創作來說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另一方面電影不分級對觀眾也有傷害,很多人帶孩子看電影的時候就得考慮這個片子適不適宜兒童看,像我帶我女兒在國內看電影的時候,就得去想這部電影適不適合我女兒看。現在我們差不多有一半票房的電影都是進口大片,這些進口大片在美國都是經過分級的,很多電影被分為PG-13級或者R級,這樣的電影實際上是不適合十三歲以下的兒童觀看的。但是由於我們這兒不分級,到了我們這兒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讓放、要麼不讓放。所以每次我帶女兒去看電影的時候,我還得先去看一下這電影在美國是怎麼分級的,一看屬於PG-13級的,那我就不讓女兒看了。所以我覺得分級制度不是簡單的能放還是不能放,這種制度對家長、孩子,對電影的創作人、製作方都有好處,電影不可以一刀切,觀眾也不是一刀切的。
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從1968年開始,這當然也是經過長期鬥爭才獲得的戰果。美國的許多事情都是經過大家鬥爭、妥協,然後再鬥爭、再妥協才得來的,這在美國叫「ched balance」。大家知道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很小,它不可能成立一個什麼聯邦的電影審查委員會,但美國地方政府的權力很大,而且美國各地區的宗教信仰也是千差萬別,有的地方信新教,有的地方信天主教,新教還分了很多派別。有些地區非常開放,大家看紐約就好像很開放,而美國的中南部地區非常保守,恨不能高中畢業舞會以後大家就都訂婚了,有些大學像聖母大學,學生婚前都沒有性行為。所以美國是一個差別非常大的國家,那有關電影讓不讓放這個事兒,實際上就由美國的地方政府來決定,結果差異也非常大。哪怕是一個小鎮,它都有權決定說,你這個電影不能在我這個小鎮當中放,因為這個小鎮是信摩門教的,而你的電影里有諷刺我們摩門教的鏡頭,那我們就有權不讓你放。於是美國所謂的電影審查其實就是各個地方政府在做,而各地又有完全不同的政策和完全不同的方式。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叫《天堂電影院》,講的就是關於電影審查的故事。這部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大導演托納多雷導演的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海上鋼琴師》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里有一個特別動人的情節,電影的主角是一個電影放映員,叫阿爾弗雷多,他所居住的那個小鎮能不能、放不放一部電影完全是由一位神父來決定,所有的電影在放映前要先由那個神父來看,神父只要一看到接吻的鏡頭就搖鈴,神父一搖鈴,阿爾弗雷多就得在膠片上的那個位置插一個條兒,神父又搖鈴,他就又插一個條兒。等神父都看完以後,阿爾弗雷多就得把那些插條兒的鏡頭全都剪掉,然後把那些膠片都扔在一邊。影片中還有另一個男主角,他當時是個小孩,後來當了電影導演,他就把阿爾弗雷多剪掉的那些膠片都收集了起來,藏在了一個片盒裡。三十年以後,阿爾弗雷多死了,這個小孩也已經四五十歲了,並且成了一名電影導演,他又回到了當年的那個小鎮,和全鎮的人一起來給阿爾弗雷多送葬。最後他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已經廢棄的電影院,把以前攢的所有被神父禁放的接吻鏡頭拿出來看,全都是一對一對的戀人在接吻。他一邊看,一邊想著自己整個的人生,其實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變遷。看到那兒我覺得特別感人,眼淚都掉下來了,那些美好的瞬間就那樣被剪掉了。
後來這些電影人就不停地訴訟,只要你不讓我放我就訴訟,最後在大規模的訴訟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終於出現了一個判例,就是任何禁止電影放映的行為必須以訴訟達成,以後不允許美國任何一個小鎮、一個縣、一個市、一個州,成立一個委員會就說這個電影不能放。如果你不允許這部電影放映,那你就得去地方法院訴訟它,如果對方不服那就可以再上訴。大家知道美國聯邦大法院的判例就相當於法律,在每個判例之後都要寫明宣判原因,這個宣判原因要由九大法官之一來寫,他在後面寫的東西的權威性其實就相當於美國的法律,其他的案例就要照著做。在這個判例出來以後,美國絕大多數地區的類似電影審查委員會的機構就都撤銷了,因為原來也沒有這筆預算,以前就是大家坐在這兒說這個不讓放,或者那塊兒剪掉就行了。現在根據聯邦大法院的這個判例,你如果不讓這部電影放映,那就得訴訟,大家想想那一年下來得訴訟多少部電影。而且很多地方政府根本也不撥這筆預算,所以這些委員會都紛紛解散。當然作為回報,電影行業內部也規定,一部片子不能沒有經過審查就到處去放,如果出現了爛電影、三級片,或者暴力、黃色的片子,最後大家都來訴訟你,那也不行。
最後電影公司就說,既然你們都把審查委員會撤銷了,那我們行業內部也得自律,我們自己成立一個叫MPAA(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組織,就是美國電影協會。美國電影協會最初由當時的七大電影公司——哥倫比亞(索尼電影公司的前身)、環球、華納兄弟、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迪士尼,以及米高梅——組成,如今又增加了一個夢工廠,成為八大電影公司。這個委員會由這幾大電影公司——組成,但可不是由他們派人來審片,而是由他們出錢來資助這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委員都是什麼人呢?第一必須不能是電影行業的從業者,第二得有孩子,是由這樣一幫人來審片子。這就像美國法庭上的陪審團,陪審團的成員必須是沒有當過律師,沒有當過檢察官,沒有任何法律經驗的人,說白了就是一幫法盲去當陪審團,因為這樣比較公正。美國的分級制度是非常嚴格的,所以我覺得引進分級制度其實挺好,因為這種分級制度其實比我們現在一刀切的審核要嚴得多。美國基本上到現在還是維持了這個分級制度,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健康的制度,這使得電影創作可以自由進行,也能保證孩子們看不到那些不應該看的東西。所以分級制是一個雙贏的事情,不分級才是一個雙輸的事情。
美國的電影分級制中,最低的一級叫G級,這G級的意思是全家都能看,從剛生下來的小孩到老頭、老太太都能看,這種電影基本上就是最低齡的動畫片。但動畫片也只有少數是G級的,只有極其低齡的動畫片才能被評為G級。然後就是PG級,PG級的意思就是建議學齡後兒童去看,像五六歲以下的低齡兒童最好就別看了。但這都是建議,並沒有強制要求,這個PG級,包括大多數的動畫片,像《愛麗絲夢遊仙境》《功夫熊貓》等,以及少數真人演的特別低齡的電影,比如《憨豆先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實《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人是完全可以看的,但在分級中屬於PG級。然後就是PG-13級,就是適合十三歲以上的人看。如果是十三歲以下的,得由家長陪著才能看,所以家長要謹慎地判斷。因為十三歲在美國是一個重要的年齡,美國的孩子成熟比較早,相當於我們的十五六歲,美國孩子十三歲差不多就開始有早戀的了。這個級別當中就會有動作片了,比如007系列電影等,就屬於PG-13級。但有一部電影我覺得很奇怪,它也劃在了PG-13級,這部電影叫《搏擊俱樂部》,是特別震撼的一部電影,我二十歲的時候看,心靈特別受打擊。電影原著的那位作家寫的東西是關於人內心深處的東西,包括那種精神分裂以及殘酷感等,這本身就少兒不宜,但這部片子居然給劃在PG-13級,我覺得有點兒問題。
更厲害的一級叫R級,十三至十七歲的未成年人要去看得由父母或成人陪著,我國的動作片出口到美國以後基本上都被划到R級了,我覺得這稍微有一點兒歧視,是不是我們的拍法人家有點兒受不了。像他們的動作片《搏擊俱樂部》都打成那樣了,還是PG-13級,而我們的動作片,包括《太極俠》《南京!南京!》《功夫》等,都是R級電影。但是實際上有多少家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