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1月6日。1831年的今天,《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去世;1893年的這一天,偉大的柴可夫斯基去世;1936年的這一天,馬德里保衛戰爆發。今天是我的好兄弟鄭鈞的生日,鄭鈞長得很帥,看著很年輕,但其實他比我還大兩歲,鄭鈞大哥生日快樂!

偉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先來講講偉大的柴可夫斯基,1893年的今天,偉大的柴可夫斯基去世。柴可夫斯基在我以及千千萬萬熱愛音樂的人心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音樂雖然分成很多流派,但是其最終極的東西我覺得是共通的,可能你喜歡巴赫、他喜歡貝多芬,但是音樂有一種基礎的美是相通的。這種美我覺得是能深入人的血液當中的,它不需要你有什麼音樂的修養,不需要你聽得懂和聲、復調,也不需要你有文化,甚至文盲都沒關係,你只是覺得它美,這種美就是音樂最本質的美。我覺得能達到這個境界的音樂家都是通靈的,這種音樂不是靠教能寫出來的,而是上帝把著你的手寫出來的。這樣的音樂家不多,在我心中排前兩名的就是柴可夫斯基和肖邦,他們兩位的音樂就是上帝把著手寫出來的。

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的音樂都擁有那種特別原始的美,這種美我覺得主要是來自他們的民族,因為西歐的作曲家和東歐還不一樣。東歐民族由於長期地處歐亞交界,處在各種戰爭的前線,一會兒被滅國,一會兒被外族入侵,所以東歐民族一直都是悲愴的民族,有那種強烈的悲愴感,他們有各種小調和憂傷的旋律,這是西歐民族所沒有的。我喜歡的這兩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肖邦都是東歐民族的,柴可夫斯基是俄國人,肖邦是波蘭人,當然在肖邦那個時代,波蘭其實是被滅國的,被俄國佔領。很多樂迷朋友都喜歡東歐流派的音樂,德國的音樂總會讓人覺得有點兒太莊嚴,有那種距離很遙遠的感覺,但是柴可夫斯基、肖邦的音樂會讓你覺得這樣的音符就在你心中。

柴可夫斯基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音樂家,但是他的人生卻極為不幸。柴可夫斯基是一個同性戀者,他最大的不幸就是生活在那樣一個沙俄時代。在那個時代,同性戀恨不得要被絞死,所以很多同性戀者就會選擇隱藏自己的身份。這種隱藏讓柴可夫斯基異常痛苦,假如說一個小公務員或許還能去隱藏,作為一個藝術家就很難再去藏了。這個傳統、保守的社會告訴你,你必須要結婚,你必須得娶個老婆,然後傳宗接代,等等。柴可夫斯基算是貴族家庭出身,當然也只是個沒什麼錢的所謂貴族,他爸爸當過工程師、大學校長,退休以後生活很落魄。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柴可夫斯基被迫結了婚,但是結婚以後他非常痛苦,蜜月還沒度完就去跳河自殺。結果跳下去以後,柴可夫斯基覺得這河水實在是太涼了,就又自己爬了上來。但他得了重感冒,一病不起,不想回家,最後只能躺在旅館裡由朋友們照顧著。大家看他這麼痛苦就勸他說,你要麼離婚,要麼終生別去見你老婆。

柴可夫斯基這一生確實很悲慘,他和自己的老婆在一起的時間一共也沒有一個月,之後終生也沒有再見,但是他還必須得養著人家。柴可夫斯基的老婆以前曾經是他的學生,她主動追求自己的老師。這有點兒像許廣平和當年魯迅先生之間的關係,許廣平也曾是魯迅先生的學生,也是主動追求自己的老師,而且許廣平的追求更大膽,她當時把情書都登在了報紙上,公開追求有老婆的魯迅先生。柴可夫斯基當時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老師,他的這位學生給他寫了無數封情書,最後一直到那位女生威脅柴可夫斯基,說如果你再不娶我,我就自殺。後來柴可夫斯基一想,反正也得向世俗低頭,那就結婚吧。結果沒想到他結婚以後居然感到那麼痛苦,最後在一起也就共度了一個蜜月,兩人就終生未再相見。

後來柴可夫斯基也終生未再娶,但他後來遇到了一個鐵路大亨的遺孀,一直在背後資助柴可夫斯基。這位女士在她老公去世以後,繼承了一筆巨額遺產。在和柴可夫斯基十餘年的相處中,她給了柴可夫斯基巨額的資助。當時她每年拿出六千盧布來資助柴可夫斯基,六千盧布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款,那時候兩盧布就能買很多東西。年輕的時候這位貴婦人也算得上文藝女青年,但看她的照片,其實她的長相遠遠不如柴可夫斯基的原配好看。她要求一生不和柴可夫斯基見面,兩人只靠書信往來,相互寫了有一千兩百多封信。有兩次柴可夫斯基和她曾經出現在同一場合中,兩人已經碰面了,但都沒說話。當然這位女士也知道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戀,所以她就是要從精神上做柴可夫斯基的心靈伴侶,做他的紅顏知己。有了這位貴婦人的資助,柴可夫斯基離開了莫斯科音樂學院,專心在家搞創作。在這個階段他也創出了自己最偉大的作品,包括《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等。那時候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已經蜚聲世界,但是當時音樂家沒有版稅,也沒有磁帶、CD等,所以他也賺不了多少錢。最後柴可夫斯基決定走上舞台,開始指揮樂隊演奏。後來他還曾到美國,到世界各地去指揮,都深受歡迎。

在他指揮的《第六交響曲》首演後沒幾天,柴可夫斯基就去世了。他的死因到現在也是一個謎,當時為了保護柴可夫斯基的聲譽,有人說他是得霍亂死的,因為那時候因霍亂死亡的人數非常多,但他究竟是否死於霍亂,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我認為他不是得霍亂死的,因為在去世之前他還親自指揮了自己創作的《第六交響曲》的首演。有一種說法是他長期以來精神壓力太大,後來精神崩潰,服砒霜自盡的。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他是同性戀,不為政府所容,後來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沙俄政府覺得這對沙俄的影響不好,於是就逼迫他服砒霜自盡。但他究竟是什麼原因去世的,至今仍是個謎。

在蘇聯時期,柴可夫斯基被看作蘇聯的國寶,為了保護他的名譽,把柴可夫斯基大量的檔案、手稿、書信全都銷毀了,因為那個時期大家還覺得同性戀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偉大的柴可夫斯基怎麼能是同性戀?但是不管怎麼樣,柴可夫斯基的去世很可惜,他五十齣頭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否則他一定會留給我們更多偉大的作品。

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去世

世界兵學巨著《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於1831年的今天去世。1831年,拿破崙戰爭已經結束了十六年,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分析的基本上都是拿破崙戰爭時代的東西。我是個軍事迷,關於《孫子兵法》和《戰爭論》的區別,我用一句話來總結一下:我認為《孫子兵法》寫的是「戰爭之道」,而《戰爭論》寫的是「戰爭之術」。其實我這麼說大家已經明白二者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二者的區別是「道」與「術」的區別。相比之下,《孫子兵法》更宏大,視角更開闊,而《戰爭論》只是「戰爭之術」。

馬德里保衛戰爆發

1936年的這一天,西班牙內戰中的馬德里保衛戰爆發。我在馬德里曾經採訪過一位一百零二歲的共產黨員老兵,他當年參加過馬德里保衛戰,在接受我採訪時他高唱《國際歌》,還舉起右拳宣誓,非常感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