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0月14日。1066年的這一天,諾曼底公爵威廉率領的法國軍隊擊敗英國軍隊,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戰死;1944年的這一天,隆美爾服毒自盡;1969年的這一天,竇唯出生,生日快樂!

諾曼底公爵率法國軍隊擊敗英國

先說1066年的今天,諾曼底公爵率領軍隊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了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哈羅德二世在這一天戰死。黑斯廷斯戰役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戰役,這相當於一場滅國級戰役,諾曼底公爵因此成了英格蘭的國王。從此以後,諾曼底家族一直統治著英格蘭許多年。歐洲的歷史,尤其是貴族統治的歷史,可以說是極其複雜的,只有他們自己能明白這個血統的來龍去脈,別人很難搞清楚。他們的孩子生下來以後要背二百多個名字,要清楚這二百多人之間是什麼關係,這個人是我表哥,那個人是我表姐,非常複雜。諾曼底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取勝後當上了英格蘭國王,但他有著法國血統,維多利亞女王又嫁給了一個德國血統的貴族,這關係複雜極了。應該這麼說,全歐洲除了東歐、東南歐的一兩個小國,像克羅埃西亞,其他大國的貴族基本上全是嫡親,有機會大家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除了血統的影響之外,歐洲另外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領土對各個國家的影響。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研究一下歐洲的歷史,這歷史是非常複雜的,歐洲的地圖一天到晚地在變。這歐洲不像我們中國,中國的版圖基本上變化不大,只是有時候上面稍微大一點兒,有時候上面小一點兒,來來去去就這點兒變化。而歐洲當年可以說是全亂了,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封建社會,這塊領地是我的,我嫁給你了,那這塊領地就當嫁妝跟著一起劃給我了。我到那兒去把你征服了,當上了國王,然後就把我的領地也帶過來了。後來英國和法國因為領土的問題打了好長時間,其實這塊領土就是當年諾曼底公爵帶過來的,後來法國不幹了,要把這塊領土要回來,英國說不行,這是我的,於是兩邊開始打,這戰爭來來去去一直打了上百年。所以歐洲的歷史是非常非常複雜的,我每次看這段歷史的時候都覺得非常混亂。

在這兒給大家講講和語言有關的事情。就是因為這個諾曼底公爵征服了英格蘭,成為英格蘭國王,所以才有大量的法語辭彙被帶到了英國,而且之後很長時間英國宮廷也都說法語,再後來整個歐洲的宮廷都在說法語,包括俄國宮廷也說法語。大家都覺得法語才是高級的,法語成為當時所有上流社會貴族的共同用語,如果不會說法語,那就別說你是貴族。所以大家看到英語當中有大量的法語辭彙,我覺得快有三分之一是法語辭彙了。

英國人最早使用的辭彙中連飯館和廁所都沒有,在英國飯館叫restaurant,廁所叫toilet,這些都是來源於法語辭彙。到美國以後,美國人把英語改良了很多,美國的廁所叫restroom。高級的東西,什麼政府、皇家啊,等等,這些詞英國都沒有,像政府gover、皇家royal、國家state、議會parliament等這些詞都源於法語。貴族的稱號英國也沒有,英國最初只有三個稱號,就是國王King、女王Queen和伯爵Earl,英國那時候土得只有一個King跟一個Queen坐在皇宮裡,其他的啥都沒有。後來法國人來了,才把它弄成了體系,才有了Duke公爵,諾曼底公爵本人就是一Duke,然後有了Prince王子,這些詞也都是源於法語。此外還包括和宗教信仰有關的一大批辭彙,像religion宗教、angel天使、sin罪惡、sacrifice犧牲、miracle奇蹟等都是法語辭彙;還有與法律相關的辭彙,包括law法律、justice公平、judge法官、court法庭,也全部都是法語辭彙。

英國原有的辭彙永遠是最土最土的辭彙,動物的名字是英文詞,但是它變成上桌的菜就是法語詞,像豬肉是pork,牛肉是beef。各種各樣的高級東西,包括音樂在內等都是法語。每次英國人跟法國人稍微一來勁,法國人就說:「謝謝您,您這沒文化的就別跟我們聊了,您連語言用的都是我們的。」就跟我們以前老說日本用的都是我們的漢字一樣。當然了,英國也好,日本也好,都在原來語言的基礎上做了很多改良,很多詞的意思都不太一樣了,但是英語很多詞的根源確實是法語。

「沙漠之狐」隆美爾服毒自盡

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沙漠之狐」隆美爾。1944年的今天,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服毒自盡。二戰期間全世界可以說是將星如雲,如果說當時有哪些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如雷貫耳的大將的話,那德軍將領隆美爾必是其中一個。當然,因為美國後來勝利了,天天宣傳自己,所以大家會知道美軍的什麼麥克阿瑟將軍、艾森豪威爾將軍等,尤其是巴頓,覺得巴頓將軍似乎是世界無敵的將領。實際上要真從戰略及戰術的角度來講,美軍並沒有什麼將領能跟德軍相比,因為美軍本身的實力太強大了,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能讓這些將領發揮,巴頓將軍率領著那麼強大的軍隊像推土機一樣掃過去,走到哪裡都是戰無不勝,根本就用不著指揮什麼,所以也就看不出巴頓打過什麼漂亮仗。當然如果有可能換個位,換成由巴頓將軍率領德軍,面臨東、西兩線,那巴頓也有可能打出更漂亮的仗。但就是因為美軍太強大,而且美國整個戰術用的就是火力轟炸,也不搞那些複雜的戰術,用飛機全部炸平,然後拿炮彈轟,轟完以後再用坦克軋,全軋毀以後,大家再偷偷摸摸抱著槍殺出來,所以也顯不出美軍將領的水平來。我的外公外婆在二戰期間都在德國,我聽他們講過,說當時美軍到德國以後就開始轟炸,轟了好幾天,終於有一天炮停了,一看美軍偷偷摸摸地出來了,東看看西看看,其實啥也沒有,德軍早就都撤了,所以巴頓將軍沒機會打什麼漂亮仗。

德軍在戰爭中始終要做到的就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在二戰的後半程尤其顯著。面對東線,德軍的數量沒蘇聯軍隊多,在北非沒英國軍隊多,在西線那更別比了,好幾百萬的英美軍隊沖了上來。德軍在三線都是採取以少勝多的方式,或者說以少防多的方式在打仗,所以德軍當中湧現出了大量的勇猛的將士,包括很多優秀的飛行員。大家知道美軍的王牌飛行員也就頂多擊落五架敵機,那沒有辦法,因為美軍的飛機太多了,飛行員也太多了,敵機就那麼多,分都分不過來,擊落五架敵機在美國就叫王牌飛行員了。而德國的王牌飛行員中前三名擊落的敵機都在三百架以上,因為德軍本來就飛機少,飛行員也少,所以一個飛行員打落三百多架戰機也很正常。

德國二戰當中最重要的陸軍將領就是三位,我個人覺得這三位要是排序的話,首先應該是曼施泰因,然後是古德里安,再就是隆美爾。曼施泰因是大帥,而且指揮的都是大戰役,在西線和東線曼施泰因都曾經指揮過很多戰役,尤其在東線打過很多不錯的仗。大家知道南線其實沒什麼好打的,跟一幫被稱為「豬一樣的隊友」的義大利軍隊來防守;而西線就是英美飛機、大炮一通炸,也沒什麼戰略可言;只有在東線打得好的戰役才是世界陸軍戰史上最重要的戰役,人類歷史上陸戰的所有的招式在這兒全都用上了。曼施泰因在東線指揮過克里木戰役、哈爾科夫戰役等,從戰爭角度來說,哈爾科夫戰役打得尤其不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整個南線洞開,蘇軍可以直驅羅馬尼亞,這時德軍以區區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擋住了潮水一般的蘇軍,在中間穿插、包圍,最終殲滅了蘇軍,收復了哈爾科夫。

隆美爾最早任德軍第七坦克師師長,這個師非常厲害,被敵人稱作「魔鬼師」。第七坦克師當年一路進軍攻打法國,第一個衝到海邊,非常英勇,當時統帥部都不讓繼續前進了,隆美爾依然率部隊繼續向前沖。在北非打的時候,隆美爾也曾率兵孤軍深入沙漠地區上千里,當時連義大利統帥部都不讓他繼續打了,而隆美爾說,不行,我要打,我曾經從這一帶的沙漠上空飛過。像托卜魯克這些戰場,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你只有千里躍進,才能獲得新的基地,才能獲得新的補給……從隆美爾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像曼施泰因這樣的強大的帥才,應該說他是一個將才,他就是指揮一支部隊使勁兒打,往前沖,這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在1944年的今天,隆美爾被希特勒賜死,我們在7月20日的時候講過七二〇刺殺希特勒事件,其實大家並不喜歡希特勒,也不想聽他的指揮,但是作為軍人,命令還是要服從的,要服從命令去打仗。希特勒所提出的什麼種族滅絕、什麼屠殺,以及帶領德國瘋狂地挑戰全世界,最後把德國民族毀滅,這些都是國防軍的將領不同意的,但是德國人就是這樣,有的時候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也要堅決執行你的命令,這些德國將領的仗打得也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大家知道「馮」姓在德國是貴族的姓氏,這些「馮」姓的軍事貴族,像馮·曼施泰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