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0月10日。今天是辛亥革命爆發的日子,這個全中國人民都記得;今天也是梅艷芳的生日,「梅姑」生日快樂!

辛亥革命爆發

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辛亥革命,是對近現代中國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之一。關於辛亥革命,我們的歷史課本中有詳盡的描述,大量的影視作品也有涉及,成龍主演的電影《辛亥革命》很多觀眾都非常熟悉,所以大家對整個辛亥革命的過程、影響都耳熟能詳。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點點細節,這些細節並沒有被寫進歷史書,但其實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當中,許多人的命運以及一些細節,才真正地代表那個時代中國的樣子。

先來講講在歷史書中一直不太被提及的黎元洪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歷史對黎元洪的描寫當然都是對的,他確實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手刃過士兵。當時他是反動軍官,本來已經躲起來了,穿了便裝,但他還是被強行拉出來參加了這次行動。黎元洪當時是協統,也就是旅長,這實際上是在武漢的新軍中能找到的最高級別的指揮官了。黎元洪應該是北洋水師學堂科班出身,而且參加過甲午戰爭,當時他是一艘著名的軍艦「廣甲」號上面的一個小軍官。「廣甲」號後來被敵人擊沉了,但黎元洪表現得還比較英勇,在日軍擊沉「廣甲」號之後,他自己跳海,最後逃了回來,他後來一路都走得比較順利。新軍當時最強大的就是北邊袁世凱的北洋軍和南邊張之洞的這支新軍。張之洞一直比較欣賞黎元洪,所以黎元洪就跟著他一直做到協統。在辛亥革命剛爆發時,黎元洪確實是像我們歷史書中所描述的那樣躲了起來,這些都沒有異議。但是他最後還是被拉出來了,一開始他先扛了一陣子,說我不當,結果別人非要讓他當,然後他說那就當吧。據說人家還替他簽了字,簽了個「黎」,所以他也沒辦法。然後別人又以他的名義發電報,他也沒辦法,但是他一直都不說話。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機會來了,他畢竟是老官僚、老軍人出身,當看到武漢三鎮人民踴躍參軍,各個階層的人都支持革命,就突然覺得這事兒好像有點兒意思,自己人生的機會又來了。他確實是個機會主義者,但是機會主義者對革命的成功也起了重大的作用。

如果當時武昌起義由革命黨領袖來領導,孫文也好,黃興也好,那我覺得結果會不一樣,因為他們是懷著革命理想的,是不會妥協的。但是當時革命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武昌起義當中的那些革命領導人都是由連、排級幹部組成的,一沒經驗,二沒威望,最後才找到了黎元洪。黎元洪作為一個機會主義者,作為一個老官僚,在整個革命中確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穩定住了局勢。為什麼他能穩定住局勢呢?就是因為他了解其他省的那些軍官,知道那些官僚都是怎麼想的,知道人心向哪邊去。據說黎元洪當時還利用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設在武昌的一個國庫的中轉庫,西南地區的大部分稅收的中轉都是在武昌。大家知道當時的國庫中存有很多銀子,黎元洪敏銳地發現利用這個庫就能穩定住局面。所以他每天就干一件事兒,就是上午給各省發電報,下午匯款。電報發給各個省的巡撫或者軍官,說你獨立吧,你支持我們吧,我們團結起來,等等。他知道只要各個省都獨立了,哪怕有十幾個省開始獨立,那這個革命就不會失敗。於是他就大撒銀兩,把當時在武漢中轉國庫的大量銀子匯給各個省,只要你獨立,就給你匯錢,這樣做相當程度上促成了各省的獨立。

大家知道在整個辛亥革命的過程中流血是很少的,就是武昌起義時流了一點兒血,在山西的時候流了一點兒血。當時是山西的新軍閻錫山包圍了山西巡撫,山西巡撫就是我外婆的爺爺陸鍾琦,陸鍾琦也是在辛亥革命中被殺的唯一的地方大員。當時陸鍾琦其實已經打算要獨立了,結果還沒有來得及行動,就被新軍閻錫山包圍了,後來閻錫山獨立成了山西的頭兒。當時江蘇的巡撫程德全直接把辮子一剪就宣布獨立了,咱也甭等著被新軍殺了,先當都督得了。於是程德全搖身一變,從江蘇巡撫變成了江蘇都督。程德全還幹了一件特別可笑的事兒,他覺得既然革命,那總得破壞點兒什麼吧,什麼都不破壞,這怎麼能叫革命呢?於是他就拿著棍子,把他們家房上的那兩片瓦給打碎了,說這是革命。

揚州的革命更可笑,那時揚州是水運以及鹽商等的重鎮,揚州當時也有總督、巡撫等。揚州的巡撫、總督都沒想好怎麼革命,革命黨就開始「革命了」!可見當時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党進行了這麼多年的革命,已經深入人心,最後揚州總督跳牆跑了,巡撫投河自盡了,揚州就這樣光復了。然後揚州的那些士紳大佬就一齊到革命軍的指揮部去,跪下說,歡迎革命黨來,揚州人民支持革命,請發安民告示。革命可以啊,我們可以剪辮子,但是不要亂。革命黨一看,好啊,那就發安民告示吧。揚州就這麼光復了。

當時全國各地都爆發了革命,武昌起義是由連、排軍官發動的,其中黎元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從整個大局看,還是以孫中山為首的,包括黃興等,這一批革命黨人,這麼多年堅持不懈地宣傳、起義,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在黃花崗起義失敗之後,大家就總結經驗,說我們不能總在廣東起義,廣東不是中國的中心地帶,新軍、大的幫會都不在這裡。最後革命黨決定到長江流域去發展革命力量,因為長江流域有大量的碼頭,有碼頭的地方就有幫會,新軍當中大量的士兵就是幫會成員。革命黨當時聯絡了很多幫會,包括幫會在新軍中的人,動員其加入革命黨,這一切都促成了最後武昌起義的成功。

武昌起義爆發時孫先生並不在場,據各種記載說,孫先生當時正在美國的一家中餐館裡刷盤子。對於這個細節其實我做過調查,我去了孫中山當年住的地方,孫先生當年生活得還不錯,住在一間相當不錯的公寓里,而且我也問過周圍的人,孫先生當時確實沒有窮到要去餐館刷盤子。當然了,孫先生是不是刷過盤子不重要,後來還是孫先生回國,革命黨才開始控制住局面。所以可以說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我再講一個小細節,從這裡大家也可以看到整個國家那種心向革命的狀態。我的母校清華大學就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這一年成立的,而且就在辛亥革命之前,剛剛通過考試招來了第一批學生,其中就包括後來成為清華國學研究院主任的吳宓,他是清華的第一屆學生。清華大學當時的名字叫清華學堂,是留美預備學校。在吳宓的回憶錄中有特別有意思的記載,他說當時考進了留美預備學堂,準備好好地讀八年書,到那兒學生食堂也開伙了,每頓飯四菜四湯,還有米飯饅頭,宿舍的條件也好,正準備開始好好學習,結果突然就被遣散退學了。學生們在辛亥革命爆發後立刻分成兩派,革命熱情高漲的那一派馬上南下了,剩下的那些人還在商量怎麼辦。最後校方給學生每人發了二十塊大洋,先把大家遣散了。二十塊大洋在那時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了,可見清華多有錢。這些在吳宓先生的回憶錄里都寫得很清楚。後來直到辛亥革命徹底成功,清帝退位,革命的浪潮平息,第一屆學生才開始入學。

這些革命時期的小細節我覺得很有意思,從這些細節中我們能看到,當時革命為什麼能成功。它不是偶然的,不是放了幾槍、用了一些什麼計策就能成功,而是大勢所趨。

風華絕代梅艷芳生日

下面來說一下梅艷芳,在這裡先祝「梅姑」生日快樂!雖然她已經離開我們十來年了,但是我覺得像梅艷芳這樣一位風華絕代的優秀女藝人,是香港黃金時代最重要的標誌之一,我們還是在她生日的時候紀念她吧,不要在她的忌日再去紀念。

梅艷芳去世那天,我記得我特別難過,因為那個年代也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大家都看香港電影,唱粵語歌,看著那些傑出的藝人,在屬於他們的舞台上光芒四射。而反過來再看今天大量的年輕一代藝人,雖然可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的粉絲,但是往舞台上一站,跟張國榮、梅艷芳這些人是完全沒辦法相比的。所以張國榮和梅艷芳先後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就跟周圍的人說,我覺得香港最美好的黃金年代隨著他們兩位的去世已經逝去。他們兩位還聯袂出演了關錦鵬導演的著名電影《胭脂扣》,昨天我們正好講到。《胭脂扣》里講了很多他們兩人所飾演的角色的前世今生的故事,想不到最後就像電影一樣,兩位先後去了天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