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3日。在1923年的這一天,魯迅的著名小說集《吶喊》出版;1958年的今天,人類第一次從水下航行到北極;1978年的今天,羅瑞卿大將去世。

魯迅的著名小說集《吶喊》出版

首先說一下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在1923年的今天,《吶喊》結集出版。

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小學和中學課本中,是不是還有很多魯迅先生的文章,至少在我們讀書的時候,當時我們的小學、中學十二年的語文課本里,收錄最多的作品就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小說也好,雜文也好,對聯也好,詩也好,各種各樣的作品。所以魯迅先生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位文學巨匠。雖然近年來對魯迅先生的爭議開始多起來了,但我覺得這是好事情,互聯網時代以及多元化時代,跟過去的一言堂時代有很大的不同,那個時候給各種人都貼上標籤,規定這個人是個好人,那個人是個壞人。現在的多元化時代開始對人和事物有各種各樣的解構和反思,實際上大家真正再回頭去看歷史,也沒有什麼人是完美的好人,也沒有多少人是真正一無是處的大壞蛋。

對魯迅先生的爭議主要集中在雜文方面,他在自己的雜文中批評了各種各樣的人,實際上他所批評的那些人,大家後來一看其實這人還挺好的。像梁實秋,他曾經被魯迅批評為「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其實梁實秋人挺好的,他還主編過《遠東英漢大詞典》。還有梅蘭芳也被魯迅先生批評過,大家現在都知道梅蘭芳是一代巨匠、名伶,當年也被魯迅罵。各種各樣的人都被魯迅先生罵過,還包括林語堂等。我個人認為魯迅先生的雜文,其實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有時候魯迅先生吵架吵急了,就跟現在人們在微博上吵架一樣,吵急了就不講理了。但是魯迅先生總的出發點還是好的,魯迅先生對這個國家、對這個民族、對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充滿了憂患意識,至於他犯的小過錯,我覺得還是可以理解的吧,因為當時他是很孤單的,一個非常孤獨的戰士。

魯迅先生的小說,我個人覺得還是非常偉大的。魯迅先生的雜文主要是政治鬥爭的產物,而他的小說的水平遠遠超過他的雜文。魯迅先生的白話文短篇小說,迄今為止,在我心目中還沒有其他人的作品能夠超過,我個人認為魯迅先生是第一名。雖然我們自己的文學獎,包括全世界的文學獎一般都是頒給長篇小說的作家,像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一般都是長篇小說作家,很少有短篇小說作家獲諾貝爾獎,但是我覺得短篇小說是文學的精髓之一。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中最精彩的幾篇都在1923年8月3日出版的這本小說集《吶喊》中,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像《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等。《阿Q正傳》《狂人日記》都對當時短篇小說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做出最大貢獻的還是《狂人日記》。《狂人日記》不但在文字上,而且在對我們這個民族的剖析上,對人性的那種描述上,放到今天我覺得一點兒都不過時。大家去微博上看看那些狂人、妄人,然後再和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比較一下,我覺得那真是不愧為整整一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之一。

《狂人日記》不但是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這篇小說的開創性意義是不容否認的。魯迅先生的白話文寫得也非常有意思,甚至奠定了很多白話文用法的基礎,所以說魯迅先生是白話文短篇小說的開創者。實際上你去看之前的《太平廣記》也好,《聊齋》也好,那已經比較接近白話文的文體了,但是其中的語法還是古文的語法,只不過沒用古文中那麼多的「掉書袋」,尤其不用「駢四儷六」那些對仗節奏。而魯迅先生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用白話文的語法,文學的語法來寫小說。後來大家在思考什麼叫文學時,經常會拿魯迅先生文中的句子來說:「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就是文學。如果說:「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棗樹。」這就不是文學,這就是敘述。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中還用了大量的自己發明的動詞,以及自己發明的語法,這些東西都流傳至今。我們上學的時候罵人都用魯迅先生的那些語法,什麼「我已經出離憤怒了」等,這些詞都是魯迅先生髮明的,他在文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大家再看《狂人日記》,依然不過時。在這部小說集中還有一篇非常著名的小說就是《葯》。《葯》是一篇非常悲愴的小說,寫的就是秋瑾這樣的革命義士,為了國家的進步而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普通民眾卻拿饅頭蘸她的血,來給病人治病,這樣的小說你看了以後會覺得我們這個民族非常悲愴。在魯迅的小說人物中還有孔乙己那樣酸腐的知識分子,還有阿Q這樣的人,這些人物都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在那個時代的生活體現。偉大的文學不光是在擺弄文字的藝術,更多的是反映時代的聲音,可以稱之為「吶喊」,那是「時代的吶喊」。

我跟大家說一個題外話,今天互聯網時代來了,大家特別愛考據。互聯網也讓考據比過去容易得多,過去要到處去翻書,去圖書館查資料,現在咱們網上搜一搜就可以了。很多人考據了很多事情,包括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當中是不是在飯館刷過盤子等,後來發現不是。魯迅先生當時在《吶喊》序言里寫到為什麼棄醫從文,因為在仙台學醫的時候有一天看了一部電影,他叫畫片,就是紀錄片。魯迅先生說,他在電影中看到了久違的中國人,一個人綁在中間被日本人斬首,周圍的中國人在圍觀,大家都很強壯,但是人們的臉是冷漠的,全都面無表情……他看了以後覺得中國人民沒救了,光學醫是沒有用的,是救不了中國人的,所以那個時候應該拿起筆,用文學來拯救這個世界。後來很多人就真的去調查了一下,魯迅先生在仙台的時候,到底有沒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後來在查了仙台當時所有電影院曾經放映的記錄,並查了當時大量的資料片、紀錄片後,都沒有發現這部片子。所以到底是魯迅先生的記憶有誤呢,還是今天考據、調查的人有問題呢?我個人比較傾向於今天考據的人是對的,魯迅先生的記憶可能出現了偏差。但是這不是大問題,作為一部小說,作為文學作品的序言,他講自己為何棄醫從文,為何要去戰鬥,舉出各種各樣的例子,有各種虛構,我覺得也正常。

人類第一次從水下航行到北極

下面來說說1958年的這一天,人類終於航行到了北極點。人類歷史上征服自己生存的地球和征服太空的奮鬥始終沒有停止過,我之前多次講過,在人類科技的發展過程中,軍事方面的技術進步是第一位的,因為軍事行動或者軍事鬥爭是關乎人命的。人類首先是出於軍事方面的需要,發明了一個叫核潛艇的東西,核潛艇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不依賴空氣,它不需要經常浮出水面,也不需要通氣管,因為它使用核動力,可以一直航行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這次核潛艇在極厚的冰蓋下面航行,最終到達了北極,人類終於第一次從水下航行到了北極。其實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早就已經實現了從地面上到達北極,但是從水下航行到北極點,這個確實我們沒有過,全世界只有美國第一個航行到了北極。

這件事兒有著重大的軍事戰略意義。為什麼呢?大家展開地圖看的時候,覺得美國、俄羅斯離北極都挺遠,但是如果拿地球儀看的話,北極點其實離俄羅斯、美國都很近,所以如果從北極向俄羅斯和美國發射導彈,比穿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射程要近得多,就不需要射程那麼遠的導彈了。後來俄羅斯和美國的核潛艇都做得很大,水下排水量達一兩萬噸之多,其中蘇聯1980年下水的「颱風」級核潛艇其水下排水量達兩萬六千五百噸,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潛艇,現仍在俄羅斯海軍中服役。這些核潛艇背上的殼都非常硬,裡面裝著導彈,如果能航行到北極,在北極冰蓋下面,反潛飛機是看不見的。核潛艇上浮的時候力量會非常大,可以撞開北極的冰蓋後浮出水面,從那裡向目標發射導彈,這個時候離美國和俄羅斯就已經非常近了。所以核潛艇航行到北極不光是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同時又有重大的軍事戰略意義。

羅瑞卿大將去世

最後說一下1978年的這一天,羅瑞卿大將去世。羅瑞卿大將應該是「文革」中受迫害的那些元帥、將軍當中,第一個遭遇打擊的高級將領,雖然彭德懷元帥受迫害是在1959年廬山會議的時候,但一直沒有公開,而羅瑞卿大將則在「文革」爆發時就開始被公開迫害了。羅瑞卿屬於軍中根紅苗正的將領,他上過黃埔軍校,參加過葉挺獨立師,曾經在蘇區戰鬥了多年,參加過長征,而且一直在我軍最根紅苗正的部隊——紅一方面軍中任職。羅瑞卿一直在林彪的麾下,直到「文革」爆發被打倒時為止,其間他還接替林彪,當了抗大副校長。

我黨我軍大批領導幹部都是羅瑞卿擔任抗大校長期間被培養出來的。羅瑞卿根紅苗正,威望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