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7月2日。1961年的這一天,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海明威去世;1777年的這一天,美國佛蒙特州首先廢除奴隸制。

海明威去世

海明威對我們,應該說對一代文藝青年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從小不讀海明威的書,那完全不能稱為文藝青年,我覺得讀他的書能夠培養起一個男人的那種硬漢精神,或者說是一種榮譽感。海明威的書主要是描寫男人那種永遠向上、不甘失敗的精神。他在《老人與海》裡面有一句名言是「A m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就是說一個男人可以被摧毀,但是絕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應該算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民喜愛的作家,大家知道他得過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作為戰地記者他也得過獎。我覺得這是由於他的文學作品本身非常優秀,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是一個非常尚武的國家、一個重武輕文的國家。美國四十多位總統里,有三十幾個都是當過兵的,但是沒有出現過什麼大作家、大文豪。美國人民通常是比較熱愛英雄的,而海明威是兩者兼備,在他一生得到的所有榮譽里,有一半是軍功章,從他能夠奔跑之後的幾乎所有戰爭他都參加過。在戰爭中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美國牛仔,哪裡有槍聲,哪裡有爆炸聲,哪裡有馬蹄聲,他就會奔向哪裡。一戰的時候,海明威為了去歐洲參戰,連讀大學的機會都放棄了,他本來可以去上伊利諾伊州的州立大學,這是美國最好的幾所公立大學之一。結果他因為年齡問題當了半年記者,然後就去了歐洲,其實當時的一戰跟美國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歐洲在打,但是美國去了很多志願兵,包括杜魯門總統當年也在密蘇里州招募了一個連的農民到歐洲前線去了。海明威到了前線以後,哪裡的戰況激烈就往哪兒跑,嫌自己跑得不夠快還要租一輛車往前線趕,因為他想親眼看見那些戰爭的場面。

這麼一個喜歡戰爭的人,戰爭當然也不會輕易地饒了他。在一戰中,他因為視力不太好,沒能上前線,於是當了一名救護兵。在義大利前線他為了救護一個義大利傷兵,自己被炮彈擊中,身上留下了兩百多塊彈片,直到去世身上還有一些。一戰結束之後,海明威又到了巴黎。我小的時候看過一本書,叫《流放者歸來》。雖然到現在已經很久了,但是前幾年當我觀看伍迪·艾倫的新電影《午夜巴黎》的時候,當年看這本書時的所有年少情懷又被重新勾了起來。

《午夜巴黎》講的就是一個文藝青年結婚之後去了巴黎,然後他每到夜裡就會穿越回一戰後那個最美好的巴黎。因為一戰之後,全世界的藝術家、大作家都雲集在巴黎的蒙馬特山。這座山上有很多酒吧,西山頂上還有一座大教堂,叫聖心教堂。海明威就常常在那裡的酒吧喝酒。他愛喝酒到了什麼程度呢?在美國頒布禁酒令的時期,海明威在美國不能喝酒,就跑到巴黎去,每天大喝。他在巴黎創作了很多經典的作品,當時在巴黎有一大批以他為核心的美國作家,後來回到美國,他們就稱自己為「流放歸來的人們」。文學史上則把這些人叫作「The Lost Geion」——迷失的一代,而二戰的時候他們的下一代就叫作「The Beat Geion」,就是大家說的垮掉的一代。

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海明威還到過西班牙,他名義上是一家報社駐西班牙的記者,但實際上也參加了各種左派的組織,所以他是非常支持左派的。其實藝術家、作家有很多都是支持左派的,因為他們都比較恨資產階級,恨那些貴族腐朽保守的傳統,一直到今天也是。現在世界上幾位著名的大文學家,尤其是一些聲威赫赫的大教授,大部分都是支持馬克思主義的,所以知識分子通常都懷有左派的思想。

海明威在二戰期間去過很多戰場,他甚至坐著轟炸機去轟炸德國,當時飛機還失事墜毀了,他死裡逃生。所以他是美國硬漢的典型代表。海明威一生去過很多國家,在很多地方都有故居,唯獨在中國沒有。他最重要的故居是在基韋斯特,位於美國大陸的最南端,是佛羅里達南部的一片群島。大家知道基韋斯特是一個很重要的旅遊景點,那裡有海明威的故居,他經常去那裡的酒吧。

他在古巴也有一座故居。雖然他在中國沒有自己的故居,但在成都居住過,並在那兒寫完了他的著作《喪鐘為誰而鳴》。大家如果想去成都看海明威住的地方,就去省委大院,那裡有一棟老樓,就是當年二戰時美國空軍在成都的軍官俱樂部,海明威當年就住在那裡。海明威在中國的時候還見過周恩來,甚至跟克格勃有過接觸。大家知道,冷戰時期,克格勃是蘇聯最重要的情報機構,和美國的CIA(美國中央情報局)、FBI(美國聯邦調查局)針鋒相對。當然並沒有證據表明,他向蘇聯提供過任何政治情報,他只是一個作家而已。但是二戰後,美國所有左派的作家、藝術家都被聯邦調查局監視過。

總而言之,這輩子能遇上的戰爭,海明威幾乎都去參加了。古巴革命的時候他也去了,和卡斯特羅還見過,他在古巴的故居落成的時候,卡斯特羅還專門去揭幕。他寫《老人與海》,這本書一方面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獲得過諾貝爾獎、普利策獎等很多重要的獎項,同時,書中的主人公桑提亞哥也是他自己的寫照。「男人可以被摧毀,但是不能被打敗」,就是《老人與海》里的著名宣言。《老人與海》這本書推薦大家去看看,今天看微博長大的一代人更應該去看一看。它就是講一個堅定的老船夫入海,如何在海上堅持八十多天,好不容易抓到一條大魚以後,又引來了鯊魚,他如何與鯊魚搏鬥,如何回到岸上。這部小說傳達的就是一個硬漢最重要的精神。

後來海明威去世的時候,關於他的自殺有很多說法,我比較相信的一種是他家有自殺這種基因。我一直認為自殺其實是由一種基因造成的,而不是外界環境或者其他什麼事情導致的。因為你看那些自殺的人,實際上他們面臨的環境和很多人一樣,遇到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遇到過,但是有的人就自殺了,而有的人就堅持下來了。所以我覺得海明威的自殺可能是遺傳基因導致的,他的父親、兄弟姐妹、孫女都是自殺身亡的,所以他家裡可能有這樣一種病態的基因吧。

海明威的自殺當時給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巨大的震撼,連肯尼迪總統也發了長長的唁電。他可以說是美國精神最重要的代表。當時西班牙最著名的鬥牛士在聽到海明威自殺的消息以後,沉默了好久,最後只說了三個字:「幹得好。」然後自己也追隨海明威自殺了。海明威的很多崇拜者後來都成了偉大的作家,像加西亞·馬爾克斯,就是《百年孤獨》的作者,還有川端康成,他也是海明威的一個大粉絲,後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且在獲獎之後也自殺了。

海明威是真正的美國硬漢,硬到什麼程度呢?他寫作幾乎從來都是站著寫的,從早晨六點鐘起床寫到中午十二點,而且用鉛筆寫,最多的時候一天用完了七支鉛筆,所以他是個極為勤奮的作家。應該說海明威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作家都非常勤奮,他們那一代作家也是美國最好的一代。而且當年美國的媒體是非常自由的,很多作家和海明威一樣,同時也是報社的記者,他們在寫稿之餘還會交流寫小說的感想。所以他們的文風其實就是當年的記者文風,非常簡潔明了。大家看海明威的書一定要看英文的原文,非常簡潔。他的一本書在出版前要改三十多遍,每一個多餘的詞都要去掉,就是要用最簡潔的記者的那種語言來表達,這本身就是一種硬漢式的寫作。這種文風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美國當代文學。所以,說海明威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我覺得一點兒都不為過,我個人覺得只有馬克·吐溫可以和他齊名。

佛蒙特州廢除奴隸制

佛蒙特州是美國獨立後的第十四個州,它在1777年就宣布廢除了奴隸制。

1777年的時候美國獨立戰爭還沒有結束,而佛蒙特州就率先宣布廢除了奴隸制。所以雖然佛蒙特州,在美國所有州里大概算最小的,卻是最開明的。

美國最開始的這十幾個州,很多是由不同的教派建立的,像南部很多州是清教徒建立的,然後有些州是天主教建立的,還有些州是Calvinists,也就是加爾文宗建立的。清教徒與加爾文宗都屬於基督教中的新教,美國的基督教以新教為主。新教與統一由羅馬教皇管理的天主教不同,分成許許多多不同的教派。不同的教派建立了不同的州,所以州分得很小,而且每個州對人權、對《聖經》的理解都不太一樣,北部有的州堅決廢除奴隸制度,而南部很多州不但不廢奴,還從《聖經》里找出了肯定奴隸制度的意思,要求奴隸一定要忠於主人。而佛蒙特州可以說是最開明的州,在美國的獨立得到承認之時,就首先廢除了奴隸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