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6月7日,今天是高考日,祝各位考生旗開得勝!1981年的今天,以色列轟炸了伊拉克核設施。

中國高考開考日

首先,預祝各位考生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對於高三學生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高考這兩天,把這兩天堅持過去,人生就海闊天空了!但是我這麼一說,就已經覺得這裡有問題,人生就賭這兩天,這想起來就有些不公啊。長長的人生,如果這兩天突然生病了,人生就堵在這兒,沒有迴旋的餘地了。這確實是很殘酷的一件事情。

我們那個時候高考是考三天,當時需要考七門,第一天考兩門,第二天考兩門,第三天考三門,晚上要考一門生物。這麼長時間的考試確實讓人很頭疼,大家當時都快要瘋掉了。我到現在還能特別清楚地記得高三的狀態,當時真可以說是到了用「頭懸樑、錐刺股」都不能形容的程度。我們那個時候背書已經背到什麼樣了?在高考之前我們都已經不是你問問題我來回答,而是直接就問:「嗨,政治書第三頁第五行說的什麼?」

高考對中國學生來說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那個時候還好,因為我當時所在的中學北京四中是重點中學,是全北京最好的學校,所以我的高考還算輕鬆。但是跟我們同考場的另外一個普通學校的同學就特別悲慘,當時是兩個學校的學生打散了把考場排在一起。我記得大家第一天考數學,數學又特別容易,我們北京四中的學生差不多都是四十分鐘、一個小時就把卷都交了,然後就出來吹牛,比誰先交卷。當時年輕氣盛,又特別虛榮。於是老師就給我們開會,說你們不許提前交卷。結果第二天考試,我們做完了也不敢交卷,但又怕其他同學不知道自己做完了,於是就開始東張西望,打哈欠伸懶腰……意思是告訴大家我做完了。最後老師說,你們做完了還是交卷吧,這給普通學校的學生確實帶來了很大壓力。

分了重點中學和非重點中學,但最後大家還要以同一種方式一起來考,這本身就是個問題。我記得當年我們高考的時候,我們班前十名都已經保送上了清華,剩下的才去參加考試。我本來也被保送了,但因為保送的是南方的大學,被我們家人發現了以後給撤銷了,然後我才又去參加高考。我們班前十名都被保送了,在他們沒有參加高考的情況下,最後我們高考的平均分竟然超過了清華錄取線五十多分。為此當時的《北京青年報》還憤怒地寫了篇文章,說:為什麼要保送北京四中的學生,對他們來說,參加高考其實就像做課堂作業一樣輕鬆,可是那些其他學校的優秀的學生、有特長的學生,卻很難考上好的大學,為什麼不保送他們,而去保送這些根本不需要保送就能考上大學的學生?

關於高考的這些討論始終沒有停止過,到今天也是,現在有了微博等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這種討論就越來越激烈。我個人作為應試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受益人,說很多話當然會遭人罵,有人會說你是重點學校的學生,你是北京人,你是高考的受益者。在這兒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那個年代的高考其實是全國統考,所以進清華的時候,至少我們北京四中的學生考的分數和其他當時最好的學生相比,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就是清華在北京招的人數比外地多一點兒。當然清華又解釋了:因為清華當年是美國人用「庚款」辦的,直接按照這個「庚款」各省分擔的比例來分配各地錄取學生的名額。當然後來對各省分配的名額又經過了一些調整,但是不管怎麼調整,任何一個方案出來都會有人反對。

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最早有考試製度的,科舉考試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而且一直在改良,一直在想怎麼弄得更好。科舉考試一開始也是不分區域的,結果後來考上的進士幾乎全是江浙兩省的。後來科舉考試就分成了南北榜,南榜出一個狀元,北榜出一個狀元,因為當時北方人的學習成績確實不如南方,分成南北榜就能夠保證有北方人進到這個政府里,北方人了解北方,南方人了解南方,大家共同管理,才能管好這個國家。後來科舉考試還分了滿蒙榜,因為蒙古族和滿族有各自的文化、各自的語言,分成滿蒙榜就可以保證滿族和蒙古族有一定的錄取比例。還曾經在某個朝代分出了一個「官二代榜」,就是所有的官二代單獨考試,以九十比一的比例錄取,所有平民單考一榜。

中國的高考制度和西方是不一樣的,美國就沒有高考,但美國有SAT考試(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其實在美國如果你要想上名校,那比中國的高考還要難,因為美國的名校在招生的時候,要看從小到大的所有成績,包括中學成績、小學成績,甚至還有體育成績,還要看你的人品。什麼是人品呢?就是你為了長大上名校,從小就得去做義工,甚至要去非洲做義工。等招生的時候你要把所有的履歷拿出來給大家看,來證明你這個人的人品好。所以美國的招生制度不像中國只通過高考一場考試決定命運,美國這種制度讓你在考試中作弊沒有意義,因為就算你一次考試作了弊,這次的分數高了一點兒也沒用,他們要看你從小到大的整體表現。

美國的名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學。私立大學沒有政府財政撥款,沒有用老百姓的稅收,也不是像大家想像的私立大學都是老闆開的,他再有錢也不能把大學開好幾百年,私立大學最重要的資金來源就是校友捐款。他們用校友的捐款成立一個基金,有個專門的投資委員會去負責這個基金的投資升值,這種投資升值碰上金融危機也會大大縮水,所以美國私立大學主要還是靠校友的捐款來運營。私立大學有自己的最簡單的招生邏輯,他們對於要招一個什麼樣的人的想法特別簡單,就是要招未來一定能成功、能給母校捐款的。對於這種招生原則大家也都說不出來什麼,因為學校也沒花納稅人的錢,經費全是校友捐的,他招生就是要招最好的。美國人也經常批評這些名校為什麼要招那麼多外國學生,招那麼多中國學生。但中國學生的學習確實好,學校就解釋說我這個學校是私立大學,不管他是哪個州的人,不管他是哪國人,只要他未來能夠成為精英,他能夠給母校捐款,我們就招。

所以在美國如果想上名校,也會非常辛苦,甚至比參加一次高考決定勝負還要苦。但在美國大家也可以有別的選擇,我上不了名校,上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總是可以的,那我就不用費這麼大勁了。美國有很多公立學校,公立學校還分三級,州大、州立和社區大學。好的公立大學也要高分,比如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分數不高當然也有選擇,可以上州立大學,再往下還可以上社區大學。如果你想上名校,那就去拼吧,從小到大一直拼,如果你不想那麼辛苦,你就去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科舉時代人們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你如果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可以選擇不參加科舉考試啊!因為參加科舉考試的人畢竟是極少數,科舉考試如果像今天的高考,全國的考生都跑到一個城市去考試,那長安城就住不下了。許多人沒有做王侯將相的那種偉大理想,有的人想當個醫生,有的人願意當個木匠,有人就願意種地,有人就願意跟李漁似的在家待著寫劇本寫《閑情偶寄》,那就不去參加考試了。所以科舉時代也好,西方也好,其實都還是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但我想說,你要想上名校,要想出人頭地,那全世界都一樣,在科舉時代你也得十年寒窗、頭懸樑錐刺股,在美國你一樣得從小努力到大,不但要學習好,還要嚴於律己,有一個好的人品才可以。

我覺得我們的高考制度有一點挺好,當我們沒有那麼偉大的理想,也沒有那麼清晰的目標的時候,那我們就去參加高考吧,因為中國的高考覆蓋了整個社會層面,幾乎不管你將來幹什麼,你都得先去參加高考上大學。在中國如果不參加高考,基本上就等於這麼大一個社會把你拋棄了,只能在很窄的空間里生存。我覺得社會應該給人們更多的選擇,我可以選擇不參加高考,而是去學一門手藝,選擇一個職業,讓不上大學的人依然有很大的空間來選擇自己的人生。當今高考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覆蓋的面太大,讓大家沒有選擇,只能去擠這座獨木橋。其實我們也可以有其他的理想,比如我喜歡音樂,我想當演員,但在中國這也得去高考,為什麼學音樂也要高考,當演員也要高考?我覺得這個確實很成問題。

但話又說回來,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暫且不說高考制度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就高考制度本身的運行來講,我覺得還是公平的,因為它很難作弊。中國的高考基本上是延續了科舉制度的做法,糊考卷、糊考號,判卷的時候看不見那個考生是誰,也不知道考號是多少。如果還想作弊,也只能讓這個學校多提一些檔,但提檔也得按照分數線來,多提了之後打開一看可能還是沒有你,你還是進不去。所以就整個制度的內部運行來說,高考制度目前在我們國家各個制度中還算比較公平。

以色列轟炸伊拉克的核設施

以色列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