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4月1日。今天是愚人節,但是我們要說的歷史上的今天是真實的。今天我們只講兩個動人心弦的人——林徽因和張國榮,他們都是在這一天去世的。

與林徽因做鄰居

提到林徽因我得稱呼林先生。首先林先生和梁先生一起創辦了清華建築系,我們作為清華的後輩學生,對前輩教授不能直呼其名,要稱先生。再有就是林先生、梁先生住在清華的勝因院,勝因院有12棟小樓。林先生家和我外公家門對門,兩棟房子是用一張圖紙蓋的,設計得一模一樣:上面兩間房,下面四間房。

我的外公、外婆從德國回國以後,也在清華做教授,和林先生、梁先生是同事。原來我外公要求我母親讀外語系。梁先生力勸我母親道:外語很多人都會,外國人都會說外語,而建築就不一樣了。所以我母親最後師從梁思成先生,畢業於清華建築系。

林先生1955年就去世了,我沒見過,我曾經見過梁先生一面。小時候家裡人經常談到梁先生和林先生的風采。這兩位先生不光是我們家對其極為崇敬,整個民國期間,他們都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重要代表。林先生今天已經進入了劇場史,不停地被各種文學作品渲染,其中有許多演繹。很多人都是如此,進入了劇場史就成了舞台上的一個角色,被各種人評價、改寫。但我個人還是比較了解林先生的,因為我曾經看過林先生的日記——所有寫林先生傳記的人,幾乎都沒看過林先生的日記——再加上家人對她的各種描述,我覺得我對林先生還是能做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今天看民國時代很多所謂的大美女照片,其實並沒有那麼好看,可能是審美觀的變化或是當時的攝影技術問題。但林先生,不論是年輕時候還是之後生病等各個時代的照片,都可以稱得上風華絕代。

拋開他們個人的情愛糾葛, 林先生首先是一位愛國者。林先生和梁先生,包括他們所代表的那一代海歸知識分子,當時在北京、上海有幾個重要的沙龍。林先生家的沙龍曾被冰心先生諷刺為「我們太太的客廳」,實際上是當時頂級的海歸知識分子的聚集地,文學、音樂、哲學等各界人士眾星捧月,圍繞在林先生周圍。因為林先生不但風華絕代,而且非常健談,不但懂建築、科學,文學功底也很深厚。有人諷刺說在林先生的沙龍上,說到文學她要講法語,大家之間談話要講英語等,這是因為當時海歸知識分子都有「雙重人格」。林先生有這樣的特點,我家裡的長輩也有這個特點:他們都曾在西方留學,個人生活上非常西化,喝咖啡、抽雪茄,談戀愛的時候也是西方那一套。年輕時候也上台演過西方話劇,演《玩偶之家》中出走的娜拉等涉及女性解放的主題。各方面都追求自由、民主,但是一到國家問題上,他們立即把所有在西方學的那一套全都拋掉,完全是中國古典屈原式的那種對國家的情感。德國佔領巴黎的時候,巴黎並沒有那麼多知識分子盡忠守節。但是日本人一到北京,除了娶了日本老婆的周作人,北京所有的大知識分子都選擇離開。林先生說得好,我們上不了戰場,但是至少我們能為國家盡忠守節。所以他們全體顛沛流離地到長沙、到昆明,又到李庄。在李庄的時候林先生的兒子梁從誡問她:「我們都已經退到這裡了,如果日本鬼子再來到李庄,我們怎麼辦?」林先生毫不猶豫地說:「投江啊,這還用說嗎?」

林先生是大家閨秀,父親林長民曾位及民國司法總長,七叔林覺民是辛亥革命中死於黃花崗起義的著名烈士,今天看來,林先生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但她以屈原式的情懷愛著這個國家。最後他們顛沛流離到李庄,林先生、梁先生以及大批優秀的知識分子,在李庄這樣一個沒有電、沒有廁所、沒有任何生活設施的地方為國盡忠守節,而且還發生了極大的蛻變。一個個高高在上的小姐、少爺,懷著古書上看來的愛國情懷,最後終於變成了親吻這個國家的土地、了解這個國家人民的一代棟樑。

林先生、梁先生回國後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這是中國的第一個建築學科。中國傳統思維里,建築根本不是一門科學,建築師是匠人、工匠,是「樣式雷」,不是地位高的人。但是在林、梁兩位先生的努力下,建築學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公認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清華大學建築系現在也成為清華大學每年高考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

中國以前的歷史只寫王侯將相,從來不寫文化史,但那個時代出現了一批大師,重修了兩千年的中國文化史。有修小說史的魯迅,有修文學史的鄭振鐸,有修詩詞史的王國維,林、梁兩位先生,當然是以梁先生為主,修了中國建築史。修別的史還容易,可以找資料來看,修建築史卻非常艱辛。林、梁兩位大師回國之前,中國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沒有過任何建築科學方面的文獻,也沒有人整理過任何資料。所以林、梁兩位先生歷經千辛萬苦,跨越千山萬水,走遍大半個中國,最終修成中國的建築史。

我講梁先生的時候,曾講過有關梁先生和林先生的愛情,那些都是真摯的、勇於追求的愛情。林先生的性格和梁先生不一樣,梁先生是謙謙君子,而林先生是大小姐那種非常厲害的性格,所以林先生實際上並沒有幾個女性朋友,民國時代她其實是被大批海歸的男性知識分子圍繞。林先生只有一位女性的要好朋友,就是費正清的太太。林先生的母親沒有生兒子,只生了林徽因一個女兒,所以林先生從小跟著母親在偏房長大。而林長民先生後來的小妾生了幾個兒子,也就是林先生同父異母的弟弟。這幾個兒子也很爭氣,有的參加革命,還有的參加空軍,犧牲於保衛成都的戰鬥中。林先生從小聽她母親抱怨被冷遇,因此她從小就認為自己「一定要強」「一定不能做偏房」「一定要成為中心」。林長民雖然對林徽因的母親並不好,她的母親也為此抱怨了一生,但是林長民非常疼愛林徽因這個女兒。所以林先生從小在這樣一個雙重環境下長大,性格非常要強、直爽。

當時北京要拆城牆,由北京市副市長、原清華歷史學教授吳晗先生來主持,謙謙君子梁先生聽到這個消息默默哭泣,而林先生指著吳晗破口大罵:「你們拆去的是真古董!你們遲早會後悔的,到時候你們要蓋的是假古董。而且你是歷史學教授,你知道什麼是歷史,這麼多年的歷史毀於一旦!」 林先生在1955年去世,以她這樣直言不諱的性格,沒有經歷後來各種各樣的歷史運動,實為大幸。

林先生的一生是幸福的,無論是大詩人徐志摩,還是她丈夫,還是為了她終生未娶的金先生,一生都對她寬容、疼愛,這些都是真愛。作為一個女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愛國者,她的一生是完美的一生。就像金先生給她寫的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

張國榮去世

張國榮完全可以當得起藝術家的稱號。社會上對演員的普遍叫法是藝人甚至戲子,但是在藝人和戲子中間也還是有藝術家的, 張國榮憑《霸王別姬》中演的旦角足以被稱為藝術家。張國榮演了很多電影,我很喜歡的包括《異度空間》《阿飛正傳》《英雄本色》等。每一年在他去世的紀念日,我都會在我的微博里放一首他的歌,有的時候放「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這就是張國榮的心聲。有的時候我會放張國榮自己寫的歌,他給《夜半歌聲》寫的那兩首歌非常好聽,「總會有一天,把心愿完成,帶著你飛奔找永恆」。

張國榮對藝術至情至性,藝人也只有到了這樣忘我的地步,才能升華為藝術家。如果只想著眼前的小名小利,是無法成為藝術家的。張國榮在台上常進入忘我的狀態,那種忘我不是聲嘶力竭就可以了,而是一種遺世獨立、憑虛御風的感覺。以至於他去世以後,電影圈中在講到一個劇本時經常會長嘆一聲說,如果張國榮還活著,這個角色非他莫屬。一個人去世了很久,還能這麼被人長嘆著提起,說明他的地位、他的能力、他的才華,都無可取代。張國榮也是一位勇敢的同性戀者,戀情完全公開,我個人非常認同同性戀者,有大批的同性戀者都是我非常熱愛的藝術家。

在他出事這一天,張國榮的經紀人陳淑芬女士接到了張國榮打的最後一個電話,陳淑芬是香港著名的四大經紀人之一,兩人合作多年,情同手足。張國榮對陳淑芬女士說:「淑芬,你來接我一下。」陳淑芬開車到了酒店,就打電話給張國榮說我已經到了。張國榮說:「好,那我來了。」然後縱身一躍,陳淑芬一看到這種情景,立刻明白這是張國榮留給她的最後一個任務。張國榮一生愛美,於是陳淑芬立即脫下衣服,蓋住張國榮的身體,馬上報警求救,將他送到醫院。正是由於張國榮最後對於身後事的安排,以及陳淑芬多年來對張國榮的忠誠,所以到今天為止,在香港這個娛記們經常沒有底線的地方,沒有一個人看到過張國榮落到地上以後、落到塵埃里的樣子,沒有一張照片流傳出來。如果真有那樣的照片,香港的八卦雜誌願意花一個億去買。但是陳淑芬女士做到了最後的忠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