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3月29日。1987年的今天,大導演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兩位重要的皇帝,漢武大帝以及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都在歷史上的今天去世。1974年的今天,世界一大奇蹟兵馬俑被發現。
漢武帝,漢光武帝!
公元前87年的今天,漢武帝去世。公元57年的今天,漢光武帝去世。漢武帝和漢光武帝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皇帝。先來講講皇帝的謚號,皇帝被稱為什麼帝或什麼宗,比如武帝、文帝,還有哀帝、順帝、末帝等,其實這些名字不是皇帝自己起的,是皇帝去世以後,後人依據他的功績,給他起的謚號。一般叫武帝、武宗的,意思是武功無雙。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稱為武帝,但為了區分,在第二位前面加了一個「光」字,稱為漢光武帝。
漢武帝期間曾完勝匈奴,而且一直將匈奴追到漠北,後來匈奴西遷至歐洲,曾橫掃東哥特人與西哥特人,大舉進攻羅馬帝國,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後來有一部分匈奴人就留在了現在的匈牙利境內,所以大家看匈牙利人長得有點兒黃種人的特徵,確實跟歐洲的白人不太一樣。當時在漢武帝一朝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將匈奴一直打到漠北。歷史上有很多詩句歌頌他們,歌頌李廣的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也是形容李廣的箭有多厲害。關於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是說霍去病將匈奴打得節節敗退,一直追到狼居胥山,然後在那裡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歌頌衛青的軍功,因為衛青一直打到龍城,龍城曾經是匈奴祭天的地方。所以當時漢武帝下面的這些大將可以說是掃蕩匈奴,戰無不勝,把匈奴打到了漠北。所以漢武帝時期軍功最盛,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漢武帝無愧 「漢武大帝」的稱號。
漢武帝還有一個巨大的功績,就是終結了封建制度。中國實際上到秦朝的時候已經開始設立郡縣制,有了廢除封侯世襲的封建制度之意,但秦朝存在的時間太短,沒有真正地執行下去。到了漢朝時期,又稍微復辟了一下,漢高祖劉邦又將很多劉姓的人封了王,異姓王侯都被劉邦一一剿滅了,基本上又恢複了封建貴族統治。但是到漢武帝的時候正式終結了這個封建制度,漢武帝非常聰明地施行了「推恩令」,就是土地不能光長子繼承,所有的孩子都得有一塊地方,都得繼承家裡的這些東西。於是本來這王侯的領地還挺大的,但是這麼一分下去,兒子還有兒子,就越分越小,最後王侯就變成了員外、變成了地主,所以貴族封建統治就沒有了。到漢武帝時,「察舉制」選拔官員就成了一種制度了,不一定是劉姓的才能當官,是誰有能力誰來當。所以說,漢武帝在整個中國歷史的政治體制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終結了封建制度,從此以後中國進入了皇權專制,這個體制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漢武帝可謂是厥功至偉,歷史上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說法,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都是開國皇帝,唯獨漢武帝不是,但是他的功勛超過了開國皇帝。我小時候讀毛主席詩詞「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開始還以為這是為了押韻,後來請教了老師,老師說從三國時代起,就有「秦皇漢武」的叫法了,所以漢武帝確實無愧於「漢武大帝」的稱號。
後來的漢光武帝劉秀其實是屌絲出身,只是他說自己是劉姓,是漢朝宗室。據後來的調查,他確實是漢朝宗室,只不過屬旁支,那時已經敗落了。劉秀跟劉備還不一樣,劉備也說自己是漢朝宗室,是中山靖王之後,但其實劉備真是一賣草鞋的,所以劉備是編的,劉秀可以說是真的。漢光武帝的軍功跟漢武帝沒法比,只是把篡了漢朝皇位的王莽打敗了,又恢複了漢朝,所以稱為東漢的開國者。
漢光武帝可以說是典型的屌絲逆襲成功,因為那時候民間瘋傳,說會有一個叫劉秀的人恢複漢朝,所以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秀。但是這位後來的漢光武帝劉秀是在各種各樣的劉秀中間大家認為最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他每天只對土地、種糧食等感興趣,而且他的理想低到什麼程度?可以把一句話倒過來說,叫「鴻鵠安知燕雀之志」,他只有燕雀之志。當年他到長安去讀書時,給自己立下了志向,「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仕宦是指當官,金吾是皇家衛隊為了儀仗舉的旌掛,他看到過一次皇家儀仗隊舉著旌掛站著,覺得這個特別威風,於是就想當裡面舉旌掛的那個人。相當於一個北漂來到了北京,他最大的願望是去天安門廣場走正步,然後升旗。這當然也是個很好的願望,但是跟當皇帝比起來,「執金吾」的願望有點兒「鴻鵠安知燕雀之志」。他的另一個志向「娶妻當得陰麗華」, 陰麗華就是劉秀隔壁家的女孩,他從小就喜歡這個鄰家姑娘,立下了一定要娶陰麗華為妻的志向。他是一個典型的隱忍屌絲,最後在大家都不注意的情況下慢慢地發跡。他當了皇帝以後也不像其他人一樣要趕緊選美,他腦子裡永遠有這個燕雀之志,就是要娶陰麗華。最後把陰麗華找到了,但人家已經嫁人了,而且還有了孩子。但是他不為所動,逼著陰麗華離婚。陰麗華離了婚以後嫁給了他,當了皇后,還把孩子也一起帶過來了,這在中國古代的皇帝里空前絕後。所以一般女性觀眾會喜歡漢光武帝,男性觀眾會喜歡漢武帝。
控訴越戰的《野戰排》
1987年的今天,美國電影《野戰排》獲得奧斯卡獎。在越戰之後,大批反思越戰的影片連續在電影市場上獲得成功。每一個國家的傷痕都是文藝創作最大的源泉,當時美國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反映越戰的電影。奧利弗·斯通大導演得過很多次獎,《刺殺肯尼迪》是他拍過的一部優秀電影,但他最優秀的代表作是《越戰三部曲》,其中第一部就是《野戰排》。奧利弗·斯通本人參加過越戰,而且還負過傷,所以他對越戰的慘烈有深刻的認識。當時美國有一些電影像「二戰」電影一樣,歌頌越戰的軍功,歌頌美國的偉大。但是由於奧利弗·斯通本人參加過越戰,所以拍了《野戰排》。軍隊在美國人民心中始終都有很崇高的地位,到今天都是,美軍內部的野蠻、腐敗、殘酷等是很少講的。但是奧利弗·斯通拍了這樣一部電影,直接表現了戰場上的殘酷,講到了美國軍隊內部軍官的腐敗,士兵們悲慘的命運,以及美軍對越南人民犯下的罪行。
奧斯卡獎給予了《野戰排》最重要的幾項大獎,這凸顯了美國文藝界的獨立精神,就是不管政府幹什麼、怎麼做,文藝界的人都需要說出藝術家應該說的話。《野戰排》獲獎以後,緊接著斯通又拍了《越戰三部曲》的後兩部,第二部是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生於七月四日》,是一部控訴越戰的電影。《生於七月四日》就是生於美國國慶這天,講的是一個殘疾的退伍軍人在越戰中失去了雙腿,退伍後他開始審視自己,審視這場戰爭。大帥哥湯姆·克魯斯在影片中把自己弄成了一個頭髮稀疏、身材低矮的形象。《越戰三部曲》的第三部是《現代啟示錄》,也是表現越戰殘酷的。這三部電影都是奧利弗·斯通的代表作,都是控訴越戰的最重要的電影。
兵馬俑為何手中無兵器?
兵馬俑真是個大奇蹟,無論什麼樣的旅遊路線,外國人來中國都得去趟西安,就是因為兵馬俑。誰到那裡都會震撼,我第一次看到兵馬俑,目瞪口呆。據說剛剛挖出來的時候,兵馬俑上彩繪的顏色還很鮮艷,因為見了氧氣才氧化成了現在這樣子。據說當年發現的農民還在門口給大家簽字,當然不知道是不是真是那幾位,如果是,那幾位真是給中國立下了大功。
兵馬俑是捍衛秦始皇陵的一個軍陣,現在出土的還不是全部,因為這個軍陣很大,圍著整個皇陵。因為一挖出來的就變成這樣,顏色也沒了,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都挖完,尤其秦始皇陵裡面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要挖開,是不是要見陽光,現在還沒有定論。
現在面世的這些兵馬俑已經非常令人震撼了,這是全世界公認的。長城那麼長,其實真正沿長城走,剛走出50里就沒了,因為長城只是曾經有過那麼長,今天看到的只是一段一段的,八達嶺一段,居庸關一段。但兵馬俑是實打實地能看見就在這兒。兵馬俑有站著的、跪著的,有站在馬旁邊的步兵、騎兵等,手裡都沒武器,赤手空拳,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個說法我比較相信,秦末項羽、劉邦起兵,當時的秦軍將領章邯直接把正在修秦陵的40萬奴隸裝備起來上了前線。奴隸手裡不可能有兵器,有兵器不都起義了嘛,肯定是突然上前線,就把這幾十萬兵馬俑手裡真銅真鐵的兵器直接拿來交給這些奴隸,編成軍隊上前線去打。最後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章邯,消滅了秦國大軍,從此這些兵馬俑手裡便沒有了兵器。當然這個說法只是一個猜測,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