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 好風好水好女人 印度廟

星期六的中午。吉隆坡。印度廟。Sri Mahamariamman Temple。一別廿載,參觀者的臉上明顯有了風霜,廟內神祇雕塑的色彩卻變得更艷麗,此乃保養維修的好處,就這點而言,人不如物。

馬來西亞有百分之九的印度人,全國有不少印度廟,這一年,卻又拆了不少,弄得印度族裔於十一月底聯群結隊跑到國會大樓門前抗議,拉開布條,高呼「別再動我們的廟!」。吉隆坡的印度廟,有一百卅年歷史了,位於唐人街旁邊,早已成為文化旅遊熱點,想必不至於被拆吧;如果這還要拆,馬來西亞首相便是笨得連我們的特首也不如了。

這座印度廟不大,中有主樓,供奉了梵天、毗濕奴、濕婆等滿天神靈,雕塑直立,眼睛朝下,凝視他們的族群,保護他們在這多種族國家內不受欺壓。成功了嗎?信仰之事,往往惟心是問,至少在有了心靈依託和期盼之後,反而不會那麼執著於是成是敗;當學懂把成敗概念拋開,便是另一種成功。

廿年前到此,以記者身份左訪右問,還記得當時身穿藍衣藍褲,只因,當時就只帶了這麼一套藍衣藍褲便走遍尚未開放的緬老越泰以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年輕時的冒險,總是至死不忘。

廿年後來此,沒有任務在身,可以隨心所欲用眼睛察看一切,遂看得比以前多。廟內剛好有婚禮,一對新人滿頭大汗站在主廟殿內與前來祝賀的賓客或相擁或握手,冷眼旁觀,我深信他們是疲累多於興奮,下垂的眼神和綳硬的嘴角出賣了他們。我笑了一下,新郎剛好看見我,也回報以禮貌笑容,而他可能不知道我笑的理由。

我其實是在心裡說:辛苦?還早呢。一切痛苦在婚後才開始。

有些馬來西亞華人慣稱印度人為「吉靈人」,印度人聽了,會不高興。

不少印度人早期是被當成奴隸或罪犯押解來馬來西亞,抵埗時,他們下船上岸,雙腳綁的鎖鏈,走起路來鐵鏈碰撞震動而發出「吉靈」「吉靈」怪響,華人聽了,便喚他們做「吉靈人」。

名字烙印的歷史,當歷史含了血淚,難免對名字格外小心,甚至,格外過敏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