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劫上海 所謂生命 雨中上海

上海朋友始終是上海朋友,細心,猜到我在上海兩日一夜根本沒機會吃到上海菜,特地在我出發到杭州前帶我到酒店不遠處的吉士酒家吃頓中餐。其後坐上了列車,摸摸肚皮,猶在回味。

那是吉士,不是新吉士。後者在新天地,我早已去過,普普通通,不過不失,不見得比香港的上海菜好到哪裡;前者則是徐家匯天平路上的老店,小小的、窄窄的,地庫有三張桌子,二樓另有四五張,有點私房菜的老派格局,老闆親自端菜招待,替吃食添上額外的溫暖。

在初冬時分到這種老店吃飯又是溫暖以外的溫暖。尤其下雨,撐著傘,從計程車里跳下來,縮著頭闖進店內,一推門,飯香酒香肉香撲鼻而來,腸胃頓感空虛,一顆心卻已踏實,預知必有一桌子令人舒坦充實的菜肴在等著我歡迎我。脫下厚外套和圍巾,抖一下衣服,坐下來,用雙手端起杯子呷一口熱騰騰的龍井茶,整個人放鬆下來。真想更改行程,今天不走了。然而不敢放肆。

菜肉來了。當然是好菜好肉,蟹粉豆腐、紅燒肉、吉士咸雞、雞湯、魚片……四個人點叫了八道菜,一男三女在平常肯定是夠吃有餘的了,而正因味道好,竟仍意猶未盡,恨不得找個角落趴在餐桌上先睡一覺,睡醒了再吃一頓。

美中不足是店面小,而外邊又下雨,晚來的客人要站在店內等位,巴巴看著先來者吃食,彷彿回到六十年代的香港茶樓等位狀態,令人頗不自在。更糟的是有一位服務員急急端來西瓜,甚至做了個手勢,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是請你們儘快結賬騰出位子。

我們是不理會的。美食當前,理直氣壯,管你催不催,乾脆再點一客干燒蔥餅,等個二十分鐘,再吃個二十分鐘,聊得盡興了也瞄瞄手錶已經夠鍾趕去火車站,才伸手喊埋單。

推門而出時仍在下雨,而且更大了。雨傘不管用,都濕了身。好不容易把一輛的士攔下來,在稀里嘩啦的雨水裡沖往車站。雨中的上海有著特別濃厚的懷舊氣氛,這其實是一個適宜下雨的城市,濕氣把時間的焦距弄模糊了,時間重疊起來,時間感和空間感反而變大變寬了。

來上海,要挑下雨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