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冷蘇杭 旅行是為了遇上迷亂 幸福感

如果不是朋友相告我也不知道這項瑣碎的信息:原來每周在台北和杭州之間直航的班次多達二十多回合,早已超過了北京和上海;當台灣的普通百姓把後兩個城市看成出入中國大陸的門戶平台,精明的台商早已在杭州建立厚實的發財灘頭堡,在這登陸,北上南下,合縱連橫,路路暢通。

在杭州走動過的人其實都不難於明白個中道理。

重要的網路企業包括阿里巴巴和網易都在這裡設置總部,更別說馬雲本來就是杭州人,在這發跡之後仍然不離鄉土,立志提拔此地的鄉親父老,所以在阿里巴巴的辦公大樓內,到處聽得見杭州鄉音,幾乎是「杭州中的杭州」。台灣的信息產業向來發達,西進大陸,若不把杭州看成關鍵,便是愚蠢;台灣佬做事可能會魯莽無理,但在鈔票面前,比誰都精明敏捷。

因此杭州的區域發展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中間是西湖老區的文化寶地,所有該能尋得的詩情畫意和歷史掌故都可在這看見。北邊是浙江大學的新校區,亦是權貴在此公開或秘密置產的豪宅區,一幢幢的小別墅,乍看還真以為去了歐洲小城,只不過門外都貼著春聯,屋內也放著千篇一律的假酸枝桌椅。再往南走,便是以玻璃幕牆為主導設計的網路企業區了,走在路上的年輕才俊胸前都弔掛著一張數碼識別證,方便出入企業大樓,亦是「創意一族」的身份象徵。

從北到南坐車走一回,似是窺見了中國社會的某組變化側影。

遺憾此番就真的只是匆匆走了一回。離開之日,在城北的「楓林晚」書店買完書,朋友開車載往南邊的機場,隔窗看景,唯一能做的是認清下次重來的路途。下回來,不好好住個十天八日,便是辜負了杭州。

對了,忘記說,前陣子內地傳媒發布了一項調查,杭州市民的「幸福感」原來全國居冠,我問朋友為什麼,他們都笑說不知道。搞不好凡事都「不知道」正是幸福感的理由亦是結果,知道得愈少愈幸福,簡簡單單過日子,最容易換來快快樂樂。也就是說,杭州註定不是我的城市,我永遠做不了杭州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