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冷蘇杭 旅行是為了遇上迷亂 到底是中國人

喝明前龍井的地方不應是室內的,我認真地相信。應該坐在茶園旁邊,應該坐在室外,應該在微寒的天氣下,稍為有點瑟縮,把暖暖的茶杯握在手裡,讓手心感受茶的溫度;聞一下,喝一口,那才對得住優雅的茶葉。

在飛來峰旁的茶莊喝過明前龍井,我更對這想法深信不疑了。

本來想去的是靈隱寺,可是到了寺前,人太多了,一團團的,從台灣來的,從大陸各省來的,人多口雜,擠得像年宵市場,領隊們更用擴音器大叫大嚷像趕猴子般,完全跟寺廟的清幽氣氛不相稱,那麼,算了,不逛了,改到旁邊的飛來峰。峰上人少。

上山時搭的是吊車,山不高,才五百多尺,吊車搖搖晃晃往上緩慢爬升,襯映著午後的微雨景緻,令人有奄睡的慾望。往車下望,是不寬不窄的茶田,高低有序,不同深淺的綠,綠與綠之間有女子戴著竹斗笠在彎腰採茶,乍看以為是專供遊客拍照的農村樣板演出,卻又千真萬確地存在,是真的,都是真的,采後的茶就在山下茶村擺售,隔空看去已可想像小村子從早到晚在空氣里飄蕩著淡淡的香氣。

吊車到達山頂,只看了不到三分鐘我們便下山了。山上有一座惡俗的小廟,廟前供奉著大大的惡俗的財神牌位,牌下躺滿殘舊的鈔票像死屍,中國民間的終極信仰彷彿永遠跟發財脫不了關係,拜神如是,問卜更如是。為了儘快避開惡俗,我寧可拉著大女孩徒步往下走,她慘問一句,嚇,要走多久;我奸詐地回答,很快很快,大不了十分鐘吧。

結果走了四十五分鐘。大女孩青著臉嚷著要回酒店,我說不如到茶村坐坐。找了一間茶寮,坐在窗邊,喝口熱茶,順道吃了好幾個麥饅頭,配著刺激辣口的菜甫乾和小青椒,口腔頓時變得極有層次感,味蕾都清醒過來了,肚子也更感飢餓,這可連我也嚷著要回酒店,其實是想在城裡覓食。

好像是張愛玲在《異鄉記》里說的,中國人的旅行總像野餐,一站站地吃過去。嘻,到底是中國人,我不例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