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京城,在荷花市場,一間小小的酒吧,賣酒也兼賣雲南小食,桌上放著兩碗酸菜米粉湯,我們埋頭大吃。
空氣冷,胃特別空,遂吃得特別起勁。
酸酸的湯汁灌進肚子,唏哩呼嚕,吃到最後,雙手捧起瓦碗,仰頭喝盡最後一滴湯,把碗放下,伸舌頭舔一下嘴唇,雖然手邊有紙巾,但極有衝動用手背抹嘴,總覺得在這樣的氣氛下應該用這樣的潔凈方法才來勁。此時此刻如果母親在旁,一定用筷子狠狠敲我們的手背。我們,就是我和妹妹,她卅多歲了,最近數月來了北京做「京漂」,閑著,生活著,等待著寫作劇本的機會。如果兩年前有人問我,我妹妹會否願意北上尋路,我必定一邊搖頭一邊哈哈大笑,打死也不相信像她這樣的現代都市女郎肯到此地。然而,不信歸不信,世界真的在變,中國真的在動,她當然也不可能再無動於衷,今年七月底在香港偶爾跟家人提起過北上念頭,八月初便已經拾起行裝搬到京城。
「習慣嗎?」填飽了肚皮,點起一根雪茄,灌一口啤酒,我開始「關懷」妹妹了。這些年來,住在同一個城市,各自忙著,若有關懷也只是通過電話閑聊幾句,或是在幾十人的家庭聚會裡交換一點生活信息,像這夜般坐在陌生的城市裡有如朋友一樣問候近況,倒是破題兒頭一遭。因此,一邊問,一邊感受到略帶尷尬的不自在。
妹妹卻是向來地輕鬆瀟洒,聳肩笑道:「喜歡極了。」
似乎沒有任何一位香港文化人不喜歡北京,空間大、機會多,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可以非常多元化,不管你屬於哪類人,總能在此遇見同類。我妹妹就是那種喜歡完全掌握自己廿四小時生命的人,你沒法勉強她做任何她覺得不好玩的事情。來到北京,很快結識了其他「京漂分子」,每天一起混著、笑著、吃喝著,如果接到一些freelance工作也會忙著,天地寬、歲月長,心甘情願地,她由「香港的女人」轉型為「北京的女人」。
離開荷花市場時我已微醉,小心翼翼地走在燈火昏暗的路上,但在眼睛裡,我是前所未有地把妹妹窺探得一清二楚。陌生的城市消融了陌生的距離,這或是京城的另一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