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二月,河南省博物館以十元錢人民幣向古董商人郝心佛買了一幅陸厚信所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畫像。是一本冊頁的一頁,對摺成兩扇,右邊畫席地而坐的曹雪芹和五行題識,左邊是與曹家有世交的乾隆年間兩江總督尹繼善親筆寫的兩首詩。那年春天,上海文化局副局長方行到河南仔細觀賞這幅《曹雪芹先生畫像》,認為是稀世之寶,要了一張翻拍照片寄給北京紅學名家周汝昌。周汝昌考證認定畫中人確是曹雪芹。他於八月十七日在《天津晚報》上發表《關於曹雪芹畫像的重要發現》,首次對外披露河南省博物館的一大收穫。消息一出,紅學界、史學界、文學界大為轟動,人人爭看雪芹遺容。不久,中國社會科學院劉世德等化名在《天津晚報》上發表文章,對此畫提出異議。郭沫若寫信要求博物館給他看照片及原件。他看後給博物館寫信說,畫中人「不是曹雪芹而是俞雪芹」。他信上說,冊頁上尹繼善的題詩在他的詩集里有,題為《題俞楚江照》,因此定必非曹雪芹小照。郭沫若還說,尹詩由詩集中查出者,是丁聰與劉世德二同志,他們目前在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展覽會中工作云云。劉世德等在《天津晚報》上對周汝昌論說提出異議,當是根據他們查出尹詩的鐵一般的證據。周汝昌事後在香港《大公報》上再寫文章辯白,說冊頁對開左右扇可自成單元,尹繼善的詩詠江城光景,而畫卻是單人肖像,詩畫當然並非一事。我找到周汝昌這篇《雪芹小像辨》,固執己說,立場頗硬。接著,故宮博物館紅學專家劉九庵發表見解認定畫像上的題識字體不像乾隆年間的字,應是民國年間寫的。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也在一九七八年《文物》上撰文說,冊頁除尹繼善題詩外,其他皆有意作偽,作偽時間約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新紅學盛行時期。一九八零年十月,史學家馮其庸專程到河南省博物館三次用放大鏡看過畫像,認為此畫原是俞楚江的畫像,但頭部已經修改過。
西安《收藏》雜誌十月號鄭州李琳所寫的《一幅假畫開了歷史玩笑》把事情始末說得相當詳細,讓人想到世道險惡,學術研究更不能不格外小心。為了辨清畫像真偽,河南省博物館組成調查組,從一九七九年查到八三年,從時年八十歲的郝心佛一路追查下去,終於查出真相。原來冊頁是一九五六年俞楚江後人以一斗米的錢賣給郝心佛。六二年郝心佛生活困窘想賣掉它,嫌俞楚江名氣小,賣不出大價錢,乃與朱聘之商量作偽。郝想偽稱袁枚畫像,但朱說袁枚的像有流傳,不宜假冒,勸郝偽稱曹雪芹畫像,因曹雪芹迄無畫像現世,且紅學正熱。朱聘之在俞楚江頭像上加了題識,又請陸潤吾偽刻兩枚印章,用清代印泥印上去。他們三人又從歷史資料上知道雪芹「身胖頭廣而色黑」,畫中楚江身瘦頭俏面白,陸潤吾拿筆塗抹,使俞楚江「頭廣而色重」。一九六三年,郝心佛把畫寄給河南省博物館,得十元錢,分出五元交給朱聘之。朱接過錢後在街上買了五個白蒸饃,與郝心佛邊吃邊大笑。郝心佛當時對朱聘之說:「你的惡作劇,從此天下多事了!」劉世德與丁聰找出尹詩是關鍵所在,郭沫若只是依書直說。劉九庵、史樹青、馮其庸各提出專家的判斷,結果證明各有見地。周汝昌的第一篇文章我沒找到,不知有沒有先查尹繼善詩集,如果有,他後來堅持到底,倒也不失書生本色,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