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就該有「娥」

(一)

中國文字講究和追究起來往往教人頭痛萬分。張愛玲一九六七年給夏志清的一封信上談起她看《怨女》清樣,說是「發現『你』字改為『你』,(從前有人寫過,說有『你』就該有『娥』)只好又請他們把所有別處的『你』也統改回來。想必使人頭痛萬分。」這個「你」字確是難看,也太文藝腔了。「她」字倒很有用,一看知道不是「他」,誰都願意用。所謂語文與時共進,說說容易,真到取捨關頭還是躊躇。我這一代人尤其麻煩,夾在兩代人之間,古書讀不透,太時麾的又嫌青澀,不敢隨便做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稱的賣弄。因為這樣,幾位前輩學人看了我寫的書,常常會忍不住指點一下,那肯定比回到學堂去上課有用多了。

「弔」字現在植字植出來的多作「吊」,老一輩人當然覺得這「吊」字俗得厲害,總是主張寫「弔」,「憑弔」更當改做「弔」才好。我常用「過世」說明故世、去世,有一位老先生說他覺得那是廣東話,普通話很少如此說;後來他想到粵語常有很古的來源而我們已忘懷了的,還是放我一馬,說《莊子》中有「過世」一說。他還說,「餚」字寫成「餚」會好些,古書《國語》上有「飲而無餚」,但《國語》照樣也有「餚」字:「親戚宴饗,則有餚烝」,不必挑剔。

(二)

「分」、「份」之爭,幾位精通舊學的師友多用「分」而不用「份」,四分之一、百分比更是非用「分」不可了。我一向寫「緣份」,遠方的老教授來信說:「我想是緣分。分者,即某一個人所分得到的緣也。」;還說:「漢字的分字,本是可以念陰平聲,即兄用拼音之fen,也可以在某些地方念去聲,即拼音之fen。古人不知道用現代的標音方法,但他們也有他們很簡單的標音,叫做圈聲;平、上、去、入需要表示時即在方塊字的四角的某一角加上個小圓圈兒,它的特別的讀音就表示出來了。有些大概可以用做課本的木板書,就是如此。這個分字,圈了去聲之後,自然念份,別的地方的讀音跟粵語就是一樣的了;但是字形仍是分字,不需胡改。」老教授還說,「我們現在說普通話『安分守己』,不論什麼方言大約也不會把分字念成fen的」。

(三)

我筆下用過幾次「高★」形容身材修長苗條,有的人初看這個「★」字大嚇一跳,錯以為是近時人造的字。我不深究,見人家這樣用,自己查了字典證實不錯,也就用了。後來一位前輩對我說,起碼北宋仁宗到英宗時編成的韻書《集韻》里已有這個不尋常的字了。讀音他弔切,解釋是身長貌。今日北京俗語也有「細高★」一語,正是指身材修長。其實《詩經·周南》第一首里的「窈窕淑女」,《新華字典》的第一個解釋說「形容女子體態好看」,正是此義。其他一些常見常用的詞兒如「執著」之「著」本當作「著」,是佛教經典的用詞。柳存仁先生後來教了我,今後自當注意。中文裡的「作」和「做」二字,我用起來往往有點猶疑,柳先生說此二字宋代已經渾用了,那是枝枝節節的小事,自己看著辦就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