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七月四日《濟南日報》周末版有一篇宗道一寫的《中英香港問題談判中的女翻譯張幼雲》。文章一開頭就說:「有誰想到,她曾和共和國第一代芭蕾舞星同時成為候補『小天鵝』。五十年代武漢那場百年未有的大水把這一切沖得無影無蹤。她本也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體操運動員,可是最終她還是來到北京外國語學院,陰差陽錯地進了英語系。」張幼雲在外交界工作的最初十年里,先後給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國要人當過傳譯,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戴卓爾夫人與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談香港問題的時候,張幼雲是中方的傳譯,鄭仰平是英方的傳譯。戴卓爾夫人當時說:「有關香港的三個條約是國際條約,是有效的,不能單方廢止。條約雖然寫在紙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實!」鄧小平回答說:「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的餘地。坦率地說,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聽說,這一場短兵相接的唇槍舌戰,在張幼雲的記憶中是永遠清晰的。
(二)
讀完這篇文章,我打電話跟我的朋友鄭仰平聊天。從那一天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談,到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二日開始的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第二階段談判的全部二十二輪會議,中英雙方的傳譯都由張幼雲和鄭仰平擔任。我在電話里很想引誘鄭仰平多談談他認識的張幼雲。可是,鄭公的職業病始終還不準也不能復元,中英香港問題談判期間的一聲乾咳、半響笑聲,他都不會透露。八十年代他飛來飛去忙著談判的那一陣子,我好幾次跟他吃飯喝酒甚至通宵玩撲克牌戲,旁敲側擊探索談判的玄機,他從來不露半句口風,三言兩語瀟瀟洒灑把一桌人焦慮的神情一手撥掉。我常常想:此公道行怎麼那麼深?十足英國人那樣沉得住氣!我這位老朋友當年給我主編的月刊寫了好幾篇談傳譯的文章,那是百忙中的「友情客串」,賞光給我。他昨天在電話里只說:「張幼雲該是大使級的官階了。」
(三)
談判完了之後,張幼雲和夫婿宋明江到倫敦,在胡定一、冀朝鑄麾下擔任政務參贊,到一九九零年八月卸任返國。宗道一說,她在倫敦使館後期,還同時兼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張幼雲在英國的母校巴斯大學授予張幼雲榮譽碩士學位,表揚這位出類拔萃的異國學生。戴卓爾夫人寫信告訴她說:「我很高興地獲悉巴斯大學已經授予你榮譽學位,並且從今天的《泰晤士報》上看到了你的照片。這引起了我許多女王訪華的愉快的回憶。」到了她要卸任回國的時候,女王讓秘書寫信給這位倫敦外交官協會的執行委員致意:「聽說你要離任回國,女王陛下非常遺憾。以後凡是到倫敦來,請務必打電話給我們……」當年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政府應該給張幼雲女士頒發一枚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