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公報》的錚錚風骨

唐振常先生的《川上集》有一篇文章紀念早年《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說他一九四四年還在大學讀書的時期,芸老自重慶到成都訪問,學校請他演講,內容是說做新聞記者要為人民代言,敢於說真話,不怕殺頭。芸老當時用生動的語言說:「抓到刑場,揪住小辮兒,鋼刀一舉,卡嚓一聲的時候,小子,你要一聲不吭,咬緊牙關頂得住,才算得是一條好漢,一個好記者。」唐先生是一九四六年才到上海《大公報》工作的。他說,《大公報》確實發表過反共文章,社評《可恥的長春之戰》人所共知,王芸生也寫過反共文章,更寫過大罵國民黨的社評,「文人辦報,是是非非,本其所見」。《大公報》社訓既是「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八字,雖然未必真能完全做到,起碼不會和共產黨或國民黨的報紙相同。

最近,我在上海報上讀到姜德明評《川上集》的文章,也提到唐振常這篇《王芸生十年祭》。一九四七年七月前後,《大公報》重慶、廣州兩地有九位同人被國民黨逮捕;唐振常在上海也給抓起來,王芸生直接找上海市長吳國楨說,當晚不放人,明天即見報,國民黨只好放人了。姜德明說,他三十多年前在北京冷攤上揀得幾本上海《大公報》的同人半月刊《大公園地》,封面上標明「不供應外人閱讀」,其中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出版的一期,刊有總經理胡政之、總編輯王芸生的言論。胡政之談的是《報人自處之道》,說到記者被捕,他打電報給廣東省主席羅卓英營救,也說到當時環境絕無民主自由可言,當局的鎮壓手段會越來越凶,有錯捉沒有錯放,勸戒同人寫報道要言之有物,不能逞一時之快,不要給報紙找麻煩了。王芸生那篇則是四百字的短文,題為《溫暖》,思想感情懇摯,沒有半句責備同人之意,態度鮮明而積極。這真是大時代激流中一個老報人的錚錚自白,錄此存照,願與所有新聞工作者和所有文化人共勉:

現在是空前的大時代,電光石火,風狂雨驟,凡是心臟衰弱而弱不禁風的人,都要目眩神迷;資格權威,也不相干。這時代的一個中國報人,除了自己要有所守,能不惑,努力給社會一絲光亮,同時更需要向人民大群取得溫暖。

中國最近的一段動蕩,多少衝動,多少不安,我報在風風雨雨中,遭種種動蕩,且有同人受難,而報的業務本身反有進步,且更受讀者大群的重視與期待。在這一階段中,我們儘力表現了有守與不惑,同時更自讀者大群方面取得無限溫暖。讀者非但給與我們溫暖,而且在其熱情的期待中,給與我們無數的指示。因此使我深深感悟,儘管危疑震撼,風狂雨驟,人民大群的利益乃是我們唯一的燈塔。人民之憂憂之,人民之喜喜之,報人如此做,讀者大群一定不會遺棄我們,並且會從他們的無數指示中學習到前所不知的知識,前所不會的本領。更寶貴是我們能從讀者大群得到無限的溫暖。

這溫暖,使我們感激,使我們智慧,更使我們堅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