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松的要求和挑戰

(一)

負責教育事務的特區行政會議成員梁錦松對香港未來教育提出六點要求。報上引述他的演詞《新時代香港教育的要求和挑戰》,說是要提出對香港教育的要求,必須先考慮香港的情況。他說,香港會變成中國的特區,大家從此是生活在香港的中國人;第二,香港社會與經濟是世界重要的一環;第三,世界出現一體化,大家生活在地球村;第四,香港人均收入與生活水平比內地高,但香港不及內地精英「搏命」,保持競爭力是香港一大挑戰;第五,資訊科技日趨先進,智力與知識的強弱決定個人和國家的貧富;第六,新知識不斷湧現,舊有知識的半衰期越來越短。衡量了這六點現象,梁錦松於是提出對香港教育的六點要求。

(二)

梁錦松對香港教育的第一個要求是培養愛中國、愛香港的人。他要大家熟悉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地理,說是不熟悉國家怎麼愛國家?同時,為了呼應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他要大家認識香港發展的重要因素:法治、自由、民主、公平、秩序、競爭。梁錦松的第二個要求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存。第三個要求是培養學生的世界觀,掌握世界先進的知識和技能,與世界競爭。第四個要求是培養學生掌握流利的中文、英文「兩文」和英語、普通話、粵語「三語」,切合社會與世界的需求。第五個要求是讓香港人的知識和技能比國內優勝,因為香港沒有其他資源,要保持經濟優勢,這是唯一途徑。第六個要求是「終生教育」,一生不斷學習。

(三)

梁錦松先生出身銀行界,財經知識理當廣博,香港政府於是委任他當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主席,董建華再委任他策劃特區教育事務。梁先生對教育問題的認識有多深,外人殊難推斷。但是,他身邊肯定有幾位智囊給他獻策、替他操刀。我看不出梁錦松這套要求對香港教育有什麼負面的作用。我看到的反而是他的要求背後的理念對將來香港整體發展的影響。梁先生非常敏銳地點出一個現實:香港是中國的特區,香港人是生活在香港的中國人,但是,香港社會與經濟又是世界重要的一環;因為這樣,香港人要熟悉中國、熱愛中國之外,還要寶愛香港的法治、自由、民主、公平、秩序、競爭。從社會發展的觀點看,這是正確的理解;從政治利害的角度看,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的根源。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香港的教育制度難免要繼續培養出一群擁護民主自由和法治公平的新一代,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和地理容或加深了瞭解,卻未必會認同中央政府的政治指導路線。

(四)

「一國兩制」是一個偉大而美麗的政治理想,實際運作起來自然需要處處遷就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政府的各種特色。這個現實情況梁錦松先生應該明白。我不相信中國政府會認同「世界一體」和「地球村」的概念,所謂「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從來並不包括英美等自由世界的國家。我也不相信中國政府會承認新知識的湧現會縮短舊知識的半衰期,馬列主義始終是歷久彌新的教條。董建華先生既然常常強調「國家好,香港才會好」的信念,內地精英的「搏命」只能啟發香港人的心智,不可視之為一大挑戰,更不可鼓吹要香港人的知識和技能比國內優勝。梁錦松這些教育理念既然沒有太多的新意,低調步步實施肯定會比運用他那一套英文思維和措辭去大加演繹妥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