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月色

(一)

星期天下午獨自在上環幾條舊巷老街漫步,看到一位賣破爛的老頭在零賣堆了一地的舊貨,十幾個好古之士和古董商人團團圍著選購。殘破的字畫,生鏽的鐵罐,剪剩的花綢,塵封的瓷器,泛黃的信箋,漆金的招牌,牙雕的梳子,穿洞的燈罩,鑲金的鋼筆,破裂的硯台,繡花的布鞋,還有五、六十年代李麗華、張仲文的鐵板掛曆。聽說,近幾年上環西環老房子舊唐樓紛紛拆掉,人去樓空之際,這些陳年器物都堆成垃圾讓收破爛的人收去轉賣。這裡面流傳著好多傳奇故事:一個古董商人兩百塊錢檢到一幅董壽平的丈二大畫,重新裝裱之後賣了三萬塊錢;一個教書先生看上一位民初漂亮小姐的畫像,順手買了一把牛骨做的梳子,從此夜夜夢見一個沒有腳的玉人向他招手,嚇得趕緊找人到廟裡去燒掉那幅畫像和那把梳子。

(二)

馮驥才那篇《文化的憂患》說,收藏終於成了中國人的一大嗜好;老百姓手頭寬裕,藉收藏表示傳統文化的回歸,古物市場、拍賣市場應運而起,連各種傳授古物常識的書籍和圖典也成了暢銷書。他說:「當今這樣廣泛的收藏熱,終究是大好事,至少可以影響得那些老婆婆們丟棄一個罐子時,總會想一想是不是扔了一件寶物﹖這一來,文化便升了值。」我認識一個在商行里當文員的年輕人,天生喜愛舊東西。他說,古董街上店鋪里的古董他是買不起的,只好專買五、六十年代的舊東西:茶葉鐵罐、香煙海報、米鋪招牌、鋼刀火機,什麼都要。有一天,他在一個破爛攤子上買到兩捆舊的《大人》、《大成》雜誌,回去一本一本翻閱,越看越入迷,「文化修養」大大提高,順口批評時下報紙文字如何狗屁不通,還問我哪裡可以買到當年友聯研究所幾位政論家的書。我是在一爿舊貨店裡結識這位陳先生的。

(三)

「文化」真是無所不在。書香世家、家學淵源,有,固然很好;沒有,似乎也不成問題。陳先生告訴我說,他父親在新界開茶餐廳,是爺爺開下來的,只喜歡看《華僑日報》,報紙關門了,老人家的娛樂就只剩聽聽粵曲了。我說這也許是他喜歡舊東西的根源。那爿舊貨店的老闆對我說,他賣過一塊破了印鈕的舊石章給陳先生,刻的是「舊時月色」四個篆書。我想,他買到這四個字,心裡一定暖暖的。

馮驥才說,在古物市場上,文物、古玩和古董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日本人統稱古物為「骨董」,但在中國人心裡卻是不同層次的:「文物是指那種堪稱某一時代典型、珍罕稀有的古物;古玩不一定是某一時代的代表,卻必須是藝術精美、製作精湛、材料貴重的古物;而古董則泛指一切舊時器物」。他說,過去宮廷和富人收藏的主要是古玩,很少注重材料低廉的昔時器物;其實,正是舊貨攤上這些一般的古董,才「蘊含著豐富的生活文化的內容」。真的,文化不光是藏在四書五經里,《大人》、《大成》里也有。我非常喜歡那個賣破爛的老頭堆了一地的舊時月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