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南發筆下書畫因緣

(一)

新加坡杜南發的《美的足跡》終於出版了。這本書的副題是「中國所見古書畫記」。南發從事新聞工作之餘寫了不少詩歌、散文和文史論文。書的後記題為《窗內窗外,一般好看》,寫得很別緻:

報社辦事處有幅畫,是黃永玉的水墨紅梅。

畫里梅林,艷紅如血,墨干交錯,水氣淋漓,彷彿早春雨後,滿山紅遍,卻又濕漉欲滴,寒意凜然,熱鬧中隱隱瀰漫一層寧靜凄迷,充滿不安的美學,反映了時代特色,靜中藏動,教人回味無窮。

紅梅枝幹錯落之間,有中國近代文學家沈從文先生親筆題寫自書詩七首,全是蠅頭小楷,分布畫面上下左右,十分別緻。

(二)

黃永玉先生對南發說,這幅畫是二十多年前在北京畫的。那時沈從文是牛鬼蛇神,下放湖北咸寧,因病獲准回京,黃先生負責照顧這位老表叔,為他畫了這幅《水墨紅梅圖》。時局特殊,畫上並無題款,沈老只在畫的空隙處題上幾首革命詩。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老蘇管種菜,開荒幹勁中;燒水忘疲勞,鋤草仍從容。凡事周到處,如母撫兒童;豪放兼細緻,五七新作風。面目依稀熟,原在水滸中」。一九七三年,馬國權去拜訪沈從文,沈老以此畫相贈。馬國權到蘇州衚衕請黃永玉補題上款,帶回南方。八十年代,馬家出讓此畫,為南發的朋友所得,帶回新加坡又轉讓給南發收藏。

(三)

沈從文也要寫革命詩,真是難為了他。我在黃永玉先生府上看過沈老好多字,漂亮極了。黃先生說他握管手勢很怪,字竟那麼典雅,到底是文人學者。黃先生這幅畫艷紅奪目,想是為了給晦運中的沈老沖沖喜。南發得到這樣一幅充滿歷史意義的巨構,真是有緣。他跟已故虛白齋主人交遊,珍藏的近百年中國書畫一定不少。他又結識了遼寧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楊仁愷,數度到瀋陽、北京等地觀摩古書畫,機緣湊泊,專心用功,為歷代名跡抒寫出一篇篇淵博的故事。那也是緣份。

(四)

美的足跡往往都經歷過淒涼的旅程。元朝畫家王蒙的《太白山圖》,一向藏在浙江的天童寺。明太祖朱元璋的內閣總理胡惟庸密謀造反,事敗抄家問斬,牽連數萬人。王蒙去過胡府看畫,也算同黨,下獄慘死。寺中僧人為了保護王蒙這幅遺作,割下畫中王蒙印章,逃過災禍。這幅畫明朝中期落入名畫家沈周手中,後來先後歸項元汴、梁清標、安岐庋藏。末代皇帝溥儀把畫帶到長春,終於流落民間,由國民政府吉林省主席鄭洞國中將從古玩商手中買下,四八年林彪圍攻長春,鄭洞國起義,名畫於是交給中共部隊,跟其他檔案資料鎖在瀋陽一幢破樓里整整十年,鄭洞國才提醒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下令找出這幅名畫。杜南發書中好多這樣曲折的故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