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是愛你們的」

(一)

除夕,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魯平接受香港電子媒介訪問說:「還有半年時間,從七月一日開始,你們可以看看事情的發展怎麼樣。我只想說一句話,祖國會像母親迎接一個遠離故鄉、流落四方的這樣一個孩子回來。我們一定會伸出雙手,迎接和擁抱你們大家。所以我想說一句話,祖國是愛你們的,你們應該體會到這一點。」那一天,董建華在電視上向香港人說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香港人要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要自己當家作主了。他說:「只要我們團結,什麼困難都可以解決。」江澤民的新年賀詞更指出「中國政府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雪洗百年的民族恥辱,標誌著中國人民為完成祖國統一而進行的鬥爭取得重大勝利。」

(二)

香港經歷了非殖民地化的階段之後,現在終於進入了回歸母體的程序之中了。在這個過程里,香港人必須接受意識形態的洗禮,還必須承受語言文字祖國化的震蕩。在現實政治的誘導之下,中國語文跟全世界的所有語文一樣,輕易可以轉化成極度民族主義的載體。母親伸出雙手迎接和擁抱還鄉的遊子,塑造的正是最浪漫的國族情操。魯平那一段話的句法和詞彙,隱約是巴金小說和曹禺戲劇的變奏。那是「五四」的語言,是苦難的中國的語言。甚至董建華的「團結」論,宣示的也是源遠流長的家國之思。抗日戰爭時期有一首愛國歌曲跟《長城謠》和《義勇軍進行曲》一樣流行,歌名正是《團結就是力量》。那是激勵愛國思想和「雪洗百年民族恥辱」的手段,象徵的是殷憂啟聖、多難興邦的千年使命。這樣的返祖意識,在殖民地香港畢竟是陌生的。舞台上的對白,一夜之間飄進了文華酒店的咖啡廳里:「祖國是愛你們的,你們應該體會到這一點。」

(三)

政治語言流露政治傳統。西方政壇中人揹著民主的包袱,處處為己為人留有三分餘地,醉心的是語言文字的變陣法(teique of transposing words)。甘乃迪創出了一些經典句子:「Let us never iate out of fear, 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iate」; 「 Ask not what your try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do for your try」。中國政治人物則不容易擺脫家長制的權威心態,軍人的服從精神和幫會的尊卑觀念根深蒂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是標準的領袖口吻。千軍萬馬齊聲高呼「首長好」,首長則回說:「同志們辛苦了。」五、六十年代在台灣念過書的人都高呼過「蔣總統萬歲」的口號;人人接受的教育是見到校長要立正點頭說「校長好」,見到老師要停步鞠躬說「老師好」。陳月霞在台灣報上寫《蔣總統好!》,說她小時候家在阿里山,有一天,她在一處水泥平台邊把玩沙堆,忽然聽到一個阿兵哥訓斥她說:「見到蔣總統還不快立正敬禮說蔣總統好!」她抬頭看見阿兵哥身邊站著一位頭光光像和尚的人。她站起來直愣愣的瞅他們,不哼聲。阿兵哥又要罵她,老和尚制止他,伸手在她腦袋瓜上胡亂摸摸,沒有擁抱她,笑著掉頭就走。見到這樣的情景,溫順的中國老百姓大半都會熱淚盈眶,說這位領袖和藹可親,感動一輩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