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張老先生的話

近日發憤讀了不少張中行老先生的書,實在舒服。《硯田肥瘠》、《顧二娘》、《硯田漫步》、《佳硯的三用》這一路文章我固然偏愛,他那本《月旦集》六十六篇篇篇論人憶事,讀來也興味無窮。八十七歲的老人家閱歷深、學問博,無一字無故事,不去細細拜讀是對不起自己了。張老的《留夢集》里附了兩張彩色照片,一張是九四年在嵩山少林寺一株大樹下的留影,樹是老而青翠,人則老而不衰,清清幽幽一片古意;另一張是跟編者徐秀珊在家裡照的,兩人翻閱書籍目錄,老先生一臉平和慈祥的神情,跟他行文里的「奇」氣大不一樣。啟功先生讀張老的《負暄瑣話》一鼓作氣讀到侵晨四時,寫信說張老的文章「摸老虎屁股如摸嬰兒肌膚」,旁加註云:「此喻不全,應增解剖獅子如解剖虱子耳」。啟先生終於給《負暄續話》寫序文。

張老先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編過中學語文教材,編過《古代散文選》、《文言讀本續編》、《文言文選讀》、《文言常識》,還寫過《文言津逮》、《作文雜談》、《文言與白話》等書。《古代散文選》我早年讀過一遍,記得是精裝本,天天當課本讀,還背誦了不少句子,相信至今還在潛意識裡。張老的文章有一點點像魯迅,不同的是魯迅摸老虎屁股真的是摸老虎屁股,張老摸老虎屁股像摸嬰兒肌膚。啟先生看文章絕不會看錯。魯迅文章不易學,學過火了徒見其「憤」,學不到家滿紙「怨」氣,層次都低了。張老不是紹興人,是河北人,個性也不同,文章於是溫潤得多。

老先生主張語文以簡為高;他舉幾個例子我真的受用不盡。他說「當」字是流行病,不加這個字有兩利:簡潔利落;後半句不缺主語。他說「了」字遍地皆是,十之五六可刪。又說「之間」也是流行病,「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如「夫妻的感情」好。說了「目的」加說「為了」也多餘;「只不過」、「而且也」、「而且還」、「但是卻」、「看作是」、「除了……其餘都」,全屬疊床架屋的說法。「我們必須予以重視」的「予以」亦然。他說:「地很滑,我差點沒摔倒」的「沒」字可以不要,意思正好反了。這些都是文章的小處,犯多了難免誤了大處。張老說過這樣一段故事:皇清民國之際,一個江南人到北京辦事,大街小巷跑了些日子,向北京土著發牢騷說:「北京真不方便,街上連個小便的地方也沒有。」土著說:「怎麼沒有?很多呀。」江南人問道:「哪裡是?」土著說:「你看牆角之類的地方寫『此處禁止小便』,就可以隨意小便。」這個故事發人深思,寓意甚多。文章實難,張老苦苦相勸,聞者偏偏小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