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名門貴族小姐Jessica Mitford思想進步,行為叛逆,一度信仰共產主義,離開英國嫁給美國猶太裔律師Robert Treuhaft。一九四九年,美國加州奧克蘭市一名十八歲擦鞋黑人被警察誣告謀殺一名白人藥劑師。那批白種警察施毒計羅織被告罪狀,審訊期間陪審團是清一色的白種人,被告罪成判處死刑幾成定局。Treuhaft自願替黑人上庭辯護,Mitford負責搜集證據證明案發之時黑人青年不在現場,結果勝訴,無罪釋放,夫婦倆揚名遐邇。這是黑白名片To Kill A Mogbird的情節,很是動人。Jessica後來成了名作家,The Ameri Way of Death瞬間暢銷。她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她的原稿多經丈夫修飾,說他文法與造句都比她強。Treuhaft則說這種差事不做也罷,改文章惹得他們吵了好幾次架;拿文章請人大力斧正,其實口是心非("People who say be unsparing in your criticism usually don''t mean it!")。
寫作用心者大都字字如琢如磨,豈容他人隨便潤色。「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萬一真碰到高手救此一字,那是沒話說了,只得拜服。寫作確要自愛,率爾操觚之作拿出去見人終歸要後悔的。袁枚《小倉山房詩集》有《遣興》詩說寫詩推敲的景況:「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文壇老手也不可不鍛句鍊字,恰似白髮阿婆不減少女心態,非修飾乾凈不肯見人。琢磨文字是對拜讀大作的人應有的禮貌;在吳明林所謂「新聞變作文,作文變默書」的社會裡,這種公德心更應該慢慢培養起來才是。Vladimir Nabokov慨呼言之:有勇無藝之庸才獨愛炫耀文章初稿,此舉不啻逼人傳觀濃痰("Only ambitious ies ay mediocrities exhibit their rough drafts. It''s like passing round samples of one''s sputum")。
寫作的確是要從小處著手。中文的虛字、英文的介詞,都是關鍵。最近讀柳存仁先生的一篇文章,說到五十多年前北平清華大學出過一次入學考試的英文試題,只要考生填寫幾十條語句里的介詞,結果英語不及格的人很多。柳先生這篇文章談的是一部九十年前香港出版的英漢辭典,是莫文暢編著的《達辭英漢字典》,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出版。所謂「英漢」其實是「英粵」,柳先生舉出好多句子都很有趣,其中教人拍案叫絕者是英文的by hook or by crook,莫文暢譯為「扭足六壬,用盡八寶」!足見此公鍊字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