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道人揮劍砍蕉

荊園居士《挑燈新錄》里有一則故事說有個少年鍾情酒色,書齋外有芭蕉一本,少年每在其下解手,口中戲呼為蕉美人。有一天,少年忽聞叩門聲,啟戶視之,竟是一位麗姝,衣裾皆綠,自稱姓蕉,願修燕好,遂攜手上床,雞鳴始去。如是三月,無夜不會,少年日漸困憊,找來一位葉道人,認定是蕉美人吸乾少年精血,遂揮劍砍蕉,讓少年服藥三月,始復元形。作者收筆處加案語云:昔有士人買畫一幅,內描桃花仙女,容貌美絕;歸掛齋房,朝夕對視,遂涉邪念,頻呼仙人見憐。一夜,仙女自畫而下,笑曰:「感君情重,偶落塵緣;然須縝密,飛短流長,所不堪受耳。」士人喜諾,遂相燕好。久而瘠甚,泄於友人,友人說是圖畫作怪,令投於火,其怪竟絕,然士人憊甚而死。荊園居士嘆道:「夫紙墨之事,一經心注,即能為患,況芭蕉受天地精華而生,日夕淋以便溺,陽氣所融,焉得不為禍害?」

日前報上說,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今秋舉行,中宣部最近提出正確判斷當前精神文明建設形勢的四個觀點:一、蘇聯解體,歐共倒台,國際社會運動處於低潮,對中共意識形態帶來猛烈衝擊;二、市場經濟給精神文明建設帶來大量新困難、新問題;三、世界高新技術突飛猛進,既有利於中國共享人類科技文化成果,也引起敵對勢力對中國發動「西化」、「分化」戰略,對中國民眾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四、鄧小平理論已經確立,相信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思想保證。中宣部要求為六中全會營造相稱的「文化環境」,不僅要注意管制國際電腦互聯網(I),還要停止進口美國影片云云。

「恐外症」(xenophobia)向來是人類文明的絆腳石。大英帝國雖然老早就把四分之一地球劃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卻甩不掉恐外心理。戰後世界政治格局大變,經濟形勢逆轉,英國人亦不得不強迫自己變成比較成熟的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服侍美國老闆,開日本汽車,用德國相機,聽香港晶體管收音機;兒子到沙烏地阿拉伯淘金,女兒到馬賽當「互裨」姑娘(au pair);中午吃義大利薄餅,夏天到希臘旅行。The English panion酸溜溜的承認這些劇變。國際電腦互聯網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註解;西方影片是了解西方意識形態的教材。這些不過是書齋外的一本芭蕉,書齋里的一幅桃花仙子,只要自己不去淋尿,不動邪念,自然不會產生幻象,夜夜夢遺,日漸困憊,更不必把鄧小平化裝成葉道士去揮劍砍蕉驅魔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