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朋友送我一本湖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中國近代十大怪傑》,作者是馬克鋒。「十大怪傑」者,是辜鴻銘、蘇曼殊、李叔同、章太炎、林琴南、葉德輝、黃侃、王湘綺、黃人和劉師培。書中還有「附錄」,寫吳稚暉、陳寅恪和張之洞。近日剛讀完《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對關於陳寅恪的故事很感興趣,於是先看了附錄中的《教授之教授》。陳先生一九二一年離開美國再赴德國入柏林大學研究院之際,正值國內時局動蕩,江西教育廳官費時停時寄,沒有保證,生活極為艱苦。當時在德國留學的還有毛子水,傅斯年和俞大維等人。有一次,趙元任夫婦到柏林,陳先生和俞大維請他們去看德國歌劇。他們兩人把趙先生夫婦送到戲院門口就要走了,趙元任問:你們不看嗎?俞大維笑笑;陳寅恪說,「我們兩個人只有這點錢,不夠再買自己的票了,若要自己也去看,就要好幾天吃乾麵包了」。趙元任和楊步偉夫婦心裡又感激又難過。
人生有機緣到外國的大學去念幾年書最有意思;窮得過著吃馬鈴薯的日子也值得。要念書,每天拋開所有雜事專心躲在圖書館裡念七八個鐘頭的書,三五年下來必然開竅:看穿自己肚子里多麼單薄。從此,看書的收穫才慢慢大起來,讀三四頁書得到的啟示會比過去看完整本書要大得多得多。陳寅恪海外留學十八年,足跡遍歐美,哪裡有好大學,哪裡藏書豐富,他就去哪裡拜師,對學位一概不感興趣。他一生在二十多所大學讀過書,卻從來沒有得過「博士」、「碩士」學位,「連大學的文憑也沒聽說他拿過」。梁啟超向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推薦陳先生的時候,校長就因為陳先生沒有學位、沒有著作而覺得「這就難了」。梁啟超生氣說:「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梁啟超又講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幾位名教授對陳先生的推崇和讚賞,清華最後才聘陳先生任導師。陳寅恪後來所寫的著作果然都精絕得驚人。
學術界「學位勢利」成風,中外皆然,甚是有趣。牛津當年有一位名教授(Dr Jenkyns)不慎在校園裡跌了一跤,兩位大學生急忙上前要扶他起來,教授趴在地上居然一眼看到遠遠有個碩士正向他這邊走來,教授對大學生大叫道:「停一停,我看到街上有一位文學碩士走過來」("Stop, I see a Master of Arts ing dowreet")。碩士扶教授起來,教授謝過那兩位大學生,隨即把他們打發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