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母語,維繫尊嚴

台灣的何凡先生說:我們提倡白話文已近一個世紀,利用白話文傳授現代的聲光電化之學,國家因此步上現代化之路,功勞極大。但是現代台灣學童愛看漫畫和電視,再加上電玩、KTV等消磨寶貴光陰,以致疏離國文,厭棄寫作,未免得不償失。他還說:筆下能通暢的表達情意是國民應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台灣的教育普及已是世界第一流,但是國民寫作能力卻日見衰退,如果不能從小紮根,怎麼能培植成文化之樹。這是台灣今日應當力謀改善的一個課題。

北京的《光明日報》載文呼籲善待母語,說是傳媒廣告中故意踐踏母語的現象姑且不說;去年秋季,某大學對三千五百一十一名新生進行語文水平測試,測試以中學語文及高考語文試題為基礎,難度不算高,但結果總平均分為六十三點九分,七十五分以上者僅佔百分之一點八,特別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平均得分都不及格。文章還說:我們有些人怠慢、冷落母語而熱衷於外語由來已久,中學階段外語與母語教育平起平坐;到了高校則不開《大學語文》之類的課程,外語倒不斷強化。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基本上是沒有母語市場了,考研、出國都只顧外語了。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助理教授陳瑞端研究公眾對中文錯別字態度及容忍程度,分析香港學生錯別字的情況。她的研究顯示大一學生錯別字為每一千字有五點六個;預科生有五個,中三學生有六點七個;小四學生有十二點四個。社會人士平均可以接受的錯別字數量是初中程度為一千字中有十一點三個;高中程度為六點六個;大學程度則三點五個。

何凡先生對自己國家語文的敬重之情教人感動;那等於英國人認定英文是英國最偉大的國寶("reatest siional asset")。這是國民尊嚴的基石。據我個人粗淺的觀察,台灣國民的普遍寫作能力並不太弱;台灣書報雜誌的表達情意的基本能力一般都算達到「通暢」的水平,甚至文筆可觀的為數實在也不少。大陸上的有心人不斷呼籲漢語規範的問題,無奈各種政治運動困擾民心,粉碎傳統,打擊國民尊嚴;經濟一旦起飛,崇洋意識油然而生,菲薄母語的現象難免也應運而起了。香港的中文問題與殖民地歷史分不開;錯別字的情況固然值得注意,何凡先生所謂培植中國文化之樹的意識似也不容忽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