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後記 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戶

——《張舜徽學術論著闡釋》編後記

我並非張舜徽先生的弟子,由我來主編研究張先生的學術論文集,的確有點偶然;可我酷愛張先生的文章,我今天來編研究張先生的學術論文集,冥冥之中好像又有點必然——

讀碩士研究生時我的專業方向雖是唐宋文學,導師曹慕樊先生在入學伊始最先給我們開的課卻是文獻學(又稱目錄學或校讎學),當時是用他自編的油印教材,即後來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目錄學綱要》。從向、歆父子的《別錄》《七略》講到紀昀等的《四庫全書總目》及《提要》,從版本、校勘講到辨偽與輯佚,先生言之侃侃,而我聽之昏昏。那時既覺得它毫無用處,又對它毫無興趣,儘管先生講得十分精彩,我自己仍然所得無多。後來才知道,先生早年在金陵大學師從劉國鈞先生受文獻學,這種學術淵源決定了他對文獻學的重視;也是後來才懂得,文獻學是「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戶」,先生一開始就給我們講文獻學,是要將我們領進學術的大門,而且是要讓我們「入門須正」,可惜我辜負了先生的一片苦心。

另一老師譚優學先生以長於考辨享譽學界,他特別推崇張舜徽先生。記得譚老師一見面就問我哪裡上的大學,聽說我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後,他馬上興奮地說:「是張舜徽先生那所大學吧?」念大學時雖然心不在焉地聽過張先生一次講演,但我從沒有到歷史系去旁聽他的課,更不知道他是馳名海內外的國學大師,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回到母校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工作後,我深感自己眼界狹隘,這才主動去學習文獻學,慢慢地品嘗到了文獻學的無窮樂趣,粗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後,真有一種「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敞豁感。曹老師當年的油印講義早已不知去向,我重新學習文獻學是從讀張舜徽先生的《中國文獻學》開始的,後陸續讀了他的《清人文集別錄》《清人筆記條辨》《四庫提要敘講疏》及他編的《文獻學論著輯要》,並根據張先生文獻學著作中所提供的線索,先後讀了張先生姑父和老師余嘉錫先生的《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讀了《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及張先生的《漢書藝文志通釋》、姚振宗的《隋書經籍志考證》、鄭樵的《通志二十略》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校讎通義》。經由閱讀張先生的文獻學論著,我初步打下了文獻學的基礎,也逐漸喜歡上了張先生的述學文章,特別是他那些用文言文寫成的著作。張先生的文言文雅潔清通,亹亹可誦,讀來讓人流連忘返,不忍釋手。

前些年,因要給古代文學博士生開文獻學課,我才著手寫了一系列的文獻學論文。我試圖通過文獻學課讓學生粗知傳統的學術路數,明了傳統的知識分類與典籍分類。這些文獻學論文大多寫得有點冗長,其中幾篇內容較專且長達兩萬字以上的文章發表在相關專業雜誌上,稍短的一篇萬來字的文章《別忘了祖傳秘方——讀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清人筆記條辨〉》,在《讀書》2006年第1期發表後,意外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朋友和同行來電話或電郵表示肯定,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位素未謀面的編輯也來信謬加讚賞,拙文被海內外多家網站轉載,還被一家網站評為優秀刊物上的優秀論文;我們文學院博導孫文憲先生還就此文組織文藝學和部分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展開了一次討論,在討論會上我就同學們的相關質詢進行了答辯;文學研究所所長張三夕兄也因此文組織過一次關於張先生學術個性與特色的討論會,還特邀了歷史文獻所兩任所長周國林先生、劉韶軍先生參加。我深知這並非由於拙文是什麼值得大家稱道的佳作,而是學術界不苛求我這個文獻學的業餘愛好者,對此我有自知之明。誰都明白,客串演員特別容易博得觀眾的掌聲,只要他們演得「像那麼回事」,人們就會「喜出望外」,就會「開懷一笑」,就會「好評如潮」。顯然這不是由於他們演技有多高或演得有多好,而是由於觀眾對客串演員的期望值很低,從來不把他們與專業演員進行比較的緣故。由於自己是因工作需要才「客串」文獻學,開始我對拙文也拿不定把握,一脫稿我就將它分別傳給了幾個朋友,想聽聽他們的批評意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范軍兄,在正式發表前他便將文章掛到他們社裡的網站上,朋友們的稱許使我對拙文多了點自信。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近幾年來陸續出版了四輯二十冊《張舜徽集》,並榮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獎。一是為了配合這套文集的出版,一是明年是張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范軍兄早在一年前就邀我編一本張舜徽先生學術著作研究論文集。他知道我很喜歡張先生的著作,事實上也是張先生的著作把我領進文獻學的大門,我自然很樂意接受范軍兄的這項委託,還特地向他推薦了張三夕教授,並願意與三夕兄共同主編這本論文集。三夕兄是張先生開門弟子,又是文獻學專家,比我更熟悉張先生的學術特點,因而也比我更適合主編這本論文集。後因他要到韓國講學,主編的任務不得不由我一人承擔。

由於張舜徽先生博涉四部,論域遍及經、史、子、集,我邀請了多所大學研究文史哲的專家、學者,分別對張先生的各主要學術論著進行闡釋。除了像《說文解字約注》這樣難讀的大部頭外,張先生的許多論著往往一書多評。論斷的標準不同,論述的視角各異,對同一論著的評價自然各不相襲。恰恰是這種見仁見智的評論,證明張舜徽先生的學術著作具有巨大的學術容量,因而也就具有巨大的闡釋空間。

由於這本論文集是闡釋張先生的各部論著,在編排時將論述同一論著的論文編在一起,編排以經、史、子、集為序,闡釋同一論著的作者則先校外後校內,同一學校的作者則先院外後院內,同為文學院的作者則以齒序為先後。論文集前冠以張三夕兄的《張舜徽先生學述》,綜論張先生的學術成就和學術特點,該文刊於張先生生前,並經由張先生過目和首肯。

本論文集的作者大多為各大學的教授、博導,部分是副教授、博士後,其中有張先生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有我的師長和學長,有我的同學和朋友,有我在華中師範大學的同事。論文集中的論文多為萬字以上的長文,有些文章甚至長達兩萬多或三萬多字,絕大部分是第一次發表,從作者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中不難感受到他們對張舜徽先生的景仰之情。我由衷感謝所有作者的鼎力相助。編這本論文集的過程中,我既學到了很多東西,又交到了很多朋友,用金聖嘆的話來說:「豈不快哉!」

我原來邀請了我校歷史文獻所所長董恩林兄,想請他和王玉德、周國林、劉韶軍、姚偉鈞等先生賜稿,他們都是文獻學領域的專家。恩林兄說他們所里也打算編一本紀念論文集,為了避免兩本論文集所收論文重複,最好不要邀他們所里的研究人員。儘管他說得非常在理,但我仍覺遺憾多多。

衷心感謝著名歷史學家熊鐵基先生為本論文集作序。桂子山上治文史哲的學生晚輩們對於熊老,既敬佩其學,又敬重其人。記得幾年前他讓我和周光慶先生以及歷史文化學院多名中青年教師聚在一起給他的一篇長文提意見,大家沒有半點客套和敷衍,先生的胸襟、氣度和謙和,讓每一個提意見的人都非常感動。此前我還沒有見過一個學術名家如此真誠地請那麼多學生晚輩給自己提意見的動人場面。熊老在幾次大會上對拙文稱讚有加,先生對我的錯愛是對我有力的鞭策,讓我十分慚愧,也讓我不敢懈怠。感謝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范軍、總編輯段維、副社長董中鋒和我的同學程繼松等先生的大力支持,尤其要感謝范軍兄,沒有他的建議、策劃和鼓勵,就沒有這本論文集的面世。感謝周光慶先生、張三夕兄在編這本論文集過程中給予我的良好建議。感謝我所在學科的青年教師王煒博士、安敏博士,她們負責對所有論文進行文字審訂和體例統一,兩人為本論文集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感謝責編的細心編輯和校對,使本論文集少了許多錯誤。

謹以這本論文集聊表對張舜徽先生道德文章的敬意,也以這本論文集紀念張舜徽先生的百年誕辰!

2010年11月29日

劍橋銘邸楓雅居

《張舜徽學術論著闡釋》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