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流派的盛衰與各科知識的消長 三

「溯學術之流派」這一主旨,同樣也體現於《通釋》對學派與學派之間親緣關係的深入探討,對學派自身發展與變異的縝密考辨。前者是從異中見同,發現歧見百出的學派之間原屬「近親」;後者是從同中辨異,追蹤同一學派的前後變化。

歷史上有些學派彼此視若寇讎,好像勢同水火,可實際上這些學派可能原先屬於同一個家族,後來才分道揚鑣;有些思想知識看似判若胡越,相互毫無瓜葛,其實這些表面上針鋒相對的思想知識,本質上可能具有深刻的內在聯繫,它們的最終目標也可能殊途同歸。

孟子力辟楊、墨的名言,許多人都耳熟能詳:「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被後世尊為亞聖的孟子罵墨子是「禽獸」,儒、墨似乎是天生就勢不兩立,可《通釋》在《墨子》一書的敘錄解題中斷言「墨學實出於儒」:「其學盛行於戰國之世,故《韓非子·顯學篇》曰:『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可知二家在當時,並見重於世。顧墨學實出於儒而與儒異者,《淮南·要略》云:『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身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此論甚精,足以明其不同於儒之故。」 墨子開始也是受孔子之術的,只是學習過程中發現儒家的許多弊端,如禮儀過於煩瑣而不易施行,厚葬無謂浪費錢財而使人貧困,長久服喪更傷身誤事。不過,墨雖從儒入卻不從儒出,但儒、墨的差異並不如孟子所誇張的那樣大,二者有許多思路相通甚至相同。孟子為何要聲討墨家「兼愛」呢?《通釋》對此也做了間接的闡釋:「大抵墨學宗旨,兼愛乃其根本,而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非攻諸端,皆其枝葉。」 打蛇要打七寸,批判對手當然要點要害。儒學的核心是仁愛,墨學的根本是兼愛。仁愛是一種以血緣為中心向外擴展的愛,是一種有親疏有等差的愛,兼愛則是不以血緣為基礎的愛,因而這種愛沒有親疏等差之別,兼愛對儒家仁愛這一核心命題的衝擊在當時是可想而知的,難怪孟子要聲嘶力竭地討伐了。儒、墨後來雖越走越遠,但他們淵源上「一百年前是一家」。

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法家強調嚴刑峻法,這兩家在治國思路上可謂針尖對麥芒,而遠在西漢的太史公偏將老、庄與申、韓合傳,後世不少文獻學家有的將某書列入道家,有的又將同一書列入法家,有的則用互著法將一書並列兩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通釋》闡明了箇中原因。《漢志·諸子略》中「法家」類收入「《慎子》四十二篇」,班固注說「名到,先申、韓,申、韓稱之」。此書宋王應麟已稱亡三十七篇,現只存七篇。《通釋》對此書的敘錄說:「《史記·孟荀列傳》:『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觀史公所論,則慎子所著十二論,乃道家言。」既然慎到是學「黃老道德之術」,《漢志》為什麼把他的書列入法家呢?張先生指出二家的淵源關係說:「法家之學,本出於道。故史公以老莊申韓同列一傳,而謂申韓皆原於道德之意也。疑十二論原在已佚之三十七篇中,今則不可考矣。」 《通釋》在《韓子》一書的敘錄中對「法道同源」的思想闡述得更為透徹:「非之學雖為法家之集大成者,而實深於黃老無為之旨。今觀其書,非特《解老》《喻老》,所以發明五千言者至為邃密,即如《主道》《大體》《揚權》諸篇,皆道論之精英也。史公稱其『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可謂諦當。」

儒與道的關係同樣也糾纏不清,如《漢志·諸子略》的「儒家」中收錄了「《內業》十五篇」,並註明「不知作書者」。王應麟和馬國翰都認為《漢志》中收錄的《內業》即《管子》第四十九篇《內業》,馬國翰還將《管子》中的《內業》重新厘為十五篇,正好吻合《漢志》所標明的篇數。過去研究思想史的學者很少關注《內業》,偶有論及此文的又將它附會「唐宋理學諸儒復性、主靜之說」。張先生在《漢志》所收《內業》的敘錄解題中指出:「余嘗反覆籀繹遺文,始悟是篇所言,皆為君道而發。舉凡後起附會之說,悉非此文本旨也。今取《心術》上下及《白心篇》,與是篇彼此印證,則其所言乃人君南面之術,昭昭甚明。《管子》雖為糅雜之書,而言人君南面之術者,往往在焉。若《心術》上下、《白心》、《內業》四篇,其尤著者也。」張先生還從文字學上闡釋了《內業》篇名的旨意,「內猶心也,業猶術也」,《內業》不僅與《管子》中《心術》二文篇名義近,二者「所言亦表裡相依」,「其間精義要旨,足與道德五千言相發明」,同為「主術之綱領,道論之菁英」。既然《內業》內容上與《老子》五千言相發明,為什麼《漢志》將它列入「儒家」呢?張先生對此進行了推本求源的闡述:「余則以為周秦諸子之言南面術業,莫不原於道德之意。此《淮南·齊俗篇》所謂『道德之論,譬猶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馳騖千里,不能易其處』者是也。觀仲尼論政,有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又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嘆堯之民無能名,唯能則天;稱仲弓居敬行簡,可使南面。可知孔子之言主術,亦無以遠於道德之論。則《漢志》儒家有《內業》,不足怪也。先秦諸子之學,皆前有所承。故《莊子·天下篇》敘述諸子源流,每雲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某某聞其風而悅之。則百家之說,多非所自創,亦明矣。」 老莊鄙棄仁義,儒生又詆毀老莊,儒與道似乎是冰炭不可共器,但實際上二家卻有非常深遠的精神淵源。

過去,一提到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大家印象中的圖景是當時各家彼此毫不通融,各自站在自家立場上相互對罵,《通釋》對各家各派學術源流的考溯,才為我們還原了歷史的真實景觀:當時各家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互影響借鑒,又彼此爭論不休,激烈爭論的兩家或許還系出同源,更甚至可能「似二而實一」。假如諸子百家沒有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百家之間就肯定井水不犯河水,不可能出現百家爭鳴的熱鬧場面。

考辨同一學術流派自身的發展與變異,也是《通釋》「溯學術之流派」題中應有之義,只是這裡不是上溯淵源而是下尋流變。我們先看看《通釋》對《漢志·諸子略》「儒家」類收錄的《孫卿子》(即《荀子》——引者注)一書的敘錄:「孟荀同為儒學之宗,咸歸於師法聖人,誦說王道,大張仲尼之說於後世。顧儒學自有孟荀,道遂分而為二:孟主於尊德性,荀主於道問學。論其終詣,則孟子多衛道之語,荀子有傳經之功。其後兩千餘年儒學,皆二途並騖,爭議遂多。孟荀之說,實其先導。孟荀二家之書,在漢世並列諸子。自宋以後既入《孟子》於經,《荀》猶與百家伍,而學者遂妄分軒輊矣。其實《荀子》三十二篇,多與兩戴《禮記》相表裡。如《小戴禮記》之《三年問》,全出《荀子·禮論篇》;《樂記》《鄉飲酒義》所引,俱出《樂論篇》;《聘義》貴玉賤珉語,亦與《法行篇》大同。《大戴禮記》之《禮三本篇》,出《禮論篇》;《勸學篇》即《荀子》首篇,而以《宥坐篇》末見大水一則附之;哀公問五義,出《哀公篇》之首。可見其書醇粹以精,直與傳記比重。唐人楊倞始為之注,乃謂『荀子之書,羽翼六經,增廣孔氏,非諸子之言。』良不誣也。」 儒學發展至孟荀便出現不同的精神向度:孟子主張以先驗道德主宰人的感性而提出人性善,荀子則強調以禮義去克制和改造人的自然本能而提出人性惡;前者因人性善而「主於尊德性」,後者因人性惡而「主於道問學」;因尊德性而高揚人的「浩然之氣」,因道問學而首重勸學修為。孟荀也是後來儒學家所謂「內聖」與「外王」的分野,宋後士人精神的內在轉向,出現了十分偏激的揚孟抑荀思潮,遂使《孟子》尊為經而《荀子》仍居於子,也使後來的士人精神嚴重失衡。「儒學自有孟荀,道遂分而為二」,此論的確切中了儒學流變的脈搏。

儒學精神內涵與價值取向在其發展過程中也不斷發生變異,《通釋》在闡釋《諸子略·儒家》小序時對此作了深刻的辨析:「自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以後,儒學始居諸子之上,以『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者為儒。故《淮南·俶真篇》高誘注云:『儒,孔子道也。』是即漢人之所謂儒耳。若漢以前之所謂儒,乃術士之通稱。故秦之坑儒,實坑術士也。漢人多以濡柔釋儒,流於懦弱無能。而孔子與魯哀公論及儒行,則謂『非時不見,非義不合』;『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可親而不可劫,可殺而不可辱』;『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其剛毅有守如此。是豈自漢以下褒衣博帶、張拱徐趨、柔弱不振之所謂儒乎?故論儒術崇卑廣狹,自必上溯其原,以校其異同;而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