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人世滄桑與士人覺醒

這一歷史時期是典型的「亂世」。東漢末年的動亂使東漢帝國分崩離析,各據一方的豪族軍事集團之間混戰連年,建安年間曹操逐漸統一北方,孫氏佔有江東,劉備獨霸西南,三國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不久西晉短暫的統一結束了三國分治,但很快又是皇族爭權的「八王之亂」,接下來便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造成南北方長期的分裂。四百年來國與國之間的征戰,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攻伐,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殺伐、陰謀、血污一直伴隨著歷史的腳步。戰亂使得原本經濟發達、文化昌明的中原地區荒涼凋敝,連長安一帶也「白骨盈積,殘骸余肉,臭穢道路」(《晉書·食貨志》),甚至連首善之區洛陽也「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曹植《送應氏二首》其一)。不僅平民百姓大批死於戰亂饑荒,貴族文人也有許多死於殺戮瘟疫。

這一歷史時期也是典型的「衰世」。魏晉南北朝各政權多是短命王朝,除北魏和東晉享國超過百年以外,其他王朝都像流星一樣倏興倏滅,南朝的四個王朝中享國最長的宋代也不過延續了五十九年,而短命的齊代則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光景。由於大多數政權的壽命不長,更由於一直處於內亂外患的夾擊之中,魏晉南北朝各王朝相對來說都是弱勢政權。這種「弱」既指國勢的衰弱,也指對外政策的軟弱,當然也指對內控制的薄弱。

隨著東漢帝國大廈的崩塌,國家原來的意識形態也失去了規範人們行為、統一人們思想的能力,煩瑣的經學逐漸為士人所厭棄,儒家的價值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懷疑,集中體現儒學觀念的名教日益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出現了許多非孔棄禮、離經叛道之士。於是,士人由從前主要是倫理的存在變為精神的個體,由東漢末年尋求群體的認同變為後來追求個性的卓異,由希望成為群體的現世楷模變為渴望個體的精神超越。這就是人們所常言的魏晉南北朝「人的覺醒」——不用說,這是指其時士人個體的覺醒。

士人個體的覺醒深刻地改變了他們的理智生活和精神生活。

魏晉南北朝雖然歷代統治者都多次下詔敦崇儒學,但在思想界「不尊儒術」卻成了時尚(《晉書·裴頠傳》)。東漢末年儒學獨尊的局面就已被打破,士人紛紛「叛散五經,滅棄風雅」(仲長統《見志詩二首》其二),沒有了統一的價值觀念,沒有了統一的是非標準,思想便既混亂又活躍,「戶異議,人殊論,論無常檢,事無定價」(曹丕《典論》佚文)。到正始年間嵇康更無所顧忌地聲稱自己「非湯武而薄周孔」(《與山巨源絕交書》),甚至認為儒家的道德有違人的本性:「推其原也,六經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歡,抑引則違其願,從欲則得自然……故仁義務於理偽,非養真之要術;廉讓生於爭奪,非自然之所出也。」(《難張遼叔自然好學論》)對儒家名教的厭倦進一步激發了對道家老莊的興趣,嵇康就坦承「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與山巨源絕交書》)。這標示了時代思想與學術趣味的巨大變化。

這一歷史時期,以老莊思想為核心的玄學風靡士林,由於國家對人們思想控制的減弱,這給思想界留下某些自由思考的空間,士人表現出空前的理論熱情,在理論上辨名析理、尋幽探微。士人清談的主要話題是有與無、言與意、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但玄學的重心並非要探討宇宙的本體,而是追尋一種新的理想人格。這種理想人格即人們所說的「魏晉風流」或「魏晉風度」,它具體展現為玄心、洞見、妙賞、深情。(馮友蘭《論風流》,《三松堂學術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一旦掙脫了名教的桎梏,僵硬的禮儀和迂腐的教條不僅不能束縛人們的思想行為,甚至那些偽善的禮法之士還成了人們的笑柄,「口不論人過」的阮籍在《詠懷》中也說那些名教中人,「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容飾整顏色,磬折執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厲貞素談,戶內滅芬芳。放口從衷出,復說道義方」,這種虛偽做作的醜態令人作嘔。曹操在幾次「求賢令」中,公開要求僚屬發現和薦舉那些「不仁不孝」「盜嫂受金」的才士。曹丕也不喜歡那種峨冠博帶規行矩步的行為,史稱「魏文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魏晉名士們毫不隱晦地說「禮豈為我輩設也」(《世說新語·任誕》),他們許多人在行為上放縱不羈,或「脫衣裸形在屋中」,如劉伶;或丁母喪卻「飲酒食肉」,如阮籍;更有甚者居喪期間與奴婢私通,如阮咸(《任誕》)。行為「不自檢括」不限於以上幾人,周顗於大庭廣眾之下「露其丑穢」而「顏無怍色」,他對此還不無得意地辯解說:「吾若萬里長江,何能不千里一曲?」(同上)蔑棄禮法和放縱無檢非但不受責難,反而為士人所樂道和仿效,「甚者名之為『通』,次者名之為『達』」(《德行》劉孝標註),行為「通達」而不拘禮教,成為一時盛行的士風。

既然已不拘泥於名教的禮節,既然不在乎儒家的節操,人們就不再膜拜外在於人的氣節、忠義和德行了,只有內在於人的氣質、個性、才情、風度才為大家所仰慕。與赫赫武功和烈烈節操相比,他們更看重超群的智慧和驚人的才華,不僅桓溫與殷浩這樣的當朝顯貴「常有競心」(《品藻》),一般士人也常明裡暗裡進行「才智較量」,不只每次清談幾乎就是一次「比智擂台賽」,有時清談雙方發誓要「共決優劣」,即使平時閑談也離不開品評才智高下:「劉令言始入洛,見諸名士而嘆曰:『王夷甫太解明,樂彥輔我所敬,張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於用短,杜方叔拙於用長。』」(同上)他們對別人的才華滿口讚歎, 對自己的才華同樣也信心滿滿:「或問顧長康:『君《箏賦》何如嵇康《琴賦》?』顧曰:『不賞者,作後出相遺。深識者,亦以高奇見貴。』」(《文學》)

六朝士人富於智也深於情。「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簡傲》)竹林七賢中人王戎自負地認為:「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傷逝》)連一代梟雄桓溫也生就一副溫柔心腸:「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言語》)人們擺脫了禮法的束縛和矯飾,便自然地坦露出人性中純真深摯的情懷,「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任性不羈的阮籍:「當葬母,蒸一肥豚,飲酒二斗,然後臨訣。直言:『窮矣!』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任誕》)南朝著名作家江淹寫有優美動人的《恨賦》和《別賦》,將人生之恨與離別之情寫得讓人「泣下沾巾」「黯然銷魂」。

士人們把禮法名教扔諸腦後,追求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絕不為功名利祿而扭曲自我,任性而行是他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們所企慕的人生境界。「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任誕》)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也感嘆說:「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兮欲何之?」任彭澤縣令才八十餘日便「眷然有歸歟之情」,更在《歸園田居》中如釋重負地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在愛智、重才、深情之外,六朝士人們同樣也非常愛美,荀粲就十分偏激地說「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惑溺》)。我們在六朝的典籍中隨處可以見到人們對飄逸風度的欣賞,對漂亮外表的讚美:「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容止》)士人們向內發現了自我,必然導致他們能向外發現自然,品藻人物與流連山水相輔相成,有時二者直接融為一體,仙境似的景物與神仙般的人物相映生輝:「王武子、孫子荊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孫云:『其山㠑巍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揚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 (《言語》)此前幾乎沒有人對自然美有如此細膩深刻的體驗。

因此,六朝文學表現了一種新的人生觀:漢代文學中所讚美的與儒學相關聯的道德、氣節、操守退居到了相對次要的地位,對個體存在的喟嘆、珍惜與依戀日益成為表現的中心;對外在事物的鋪陳逐漸冷淡,而對個體生命體驗的表現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