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陸遊與「中興詩人」 第一節 陸遊的時代與經歷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他出生於一個文化氣氛濃厚的仕宦家庭,祖父陸佃和父親陸宰都有經學或文學方面的著作行世,他家「收書之富,獨稱江浙」(《跋京本家語》)。他出生後兩年國家就遭受「靖康之恥」,從小隨父親一道四處逃難,《三山杜門作歌》中說:「我生學步逢喪亂。」幼小的心靈很早就從父輩那兒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父親和他的朋友們「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跋傅給事帖》)。民族的深重災難與愛國志士的熱血深深感染了他,因此他很小就立下了殺敵報國的宏願。書香門第的家庭環境使他從小便養成了濃厚的文學興趣。二十九歲赴臨安考進士,取第一。後因秦檜孫子只列第二,招致這位奸相的忌恨,次年禮部複試時被黜落,直到三十八歲時才由孝宗賜進士出身。

乾道六年(1170)陸遊出任夔州通判,一路上他飽覽了大江兩岸的名勝,憑弔了屈原、李白、杜甫等詩人的遺迹,並將沿途見聞寫成《入蜀記》。兩年任滿,陸遊應川陝宣撫使王炎之邀入幕襄理軍務,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身臨前線的機會,他身著戎裝往來於南鄭前線。鐵馬秋風的生活激發了他的愛國豪情,也把他的人生和創作帶入了新的境地,他在《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中說:「我昔學詩未有得,殘餘未免從人乞。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慚色。」「四十從戎駐南鄭」才使他悟到了「詩家三昧」。由於川陝之行是他創作成熟的關鍵,後來他將自己的詩、文集分別名為《劍南詩稿》和《渭南文集》。可惜不到一年王炎就調離川陝,陸遊改除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他怏怏不樂地離開了前線。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鎮蜀,陸遊被邀擔任帥府參議官。他與范成大本是友情很深的文字之交,因而不必拘上下僚屬的禮法,後被同僚譏為恃酒頹放,他索性自號為「放翁」。川陝九年是他詩歌創作最旺盛勃發的時期。

離蜀東歸後,他先後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做地方官,後因他將抗金主張寫進詩歌中,被議和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免職。此後他在山陰故鄉度著安寧簡樸的晚年,有時身雜老農間飲酒談心,有時騎著驢去附近村子為人施藥治病,有時自己參加一點勞動,這時他的生活和心境比較接近陶淵明,詩風也趨於閑適平淡,不過,至死他還念念不忘祖國的統一。嘉定三年(1210)年底,八十六歲的詩人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太息》)的隱痛與世長辭,臨終的絕筆《示兒》催人淚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趙翼認為「放翁詩凡三變」:入川之前宗江西詩派,「雖挫籠萬有,窮極工巧,而仍歸雅正,不落纖佻,此初境也」;「自從戎巴、蜀而境界又一變」,擺脫江西詩派的束縛後詩風宏肆奔放;「及乎晚年,則又造平淡,並從前求工見好之意亦盡消除,所謂『詩到無人愛處工』者,劉後村謂其『皮毛落盡』矣,此又詩之一變也」(《甌北詩話》卷六)。這種分期比較準確地勾畫了詩人的創作歷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