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由倫理到存在 第四版後記

拙著《澄明之境》曾忝列我校出版基金叢書,於1998年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初版,次年第二次印刷。2012年底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該著修訂本,沒想到很快在書肆和網上售磬。今年春節前,萬勝博士特來武漢與我洽談出版事宜,答應一次給我出五本書,拙著《澄明之境》也包括其中。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這當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好事,我立即與上海古籍責編李鳴先生溝通,徵得該社同意後才有了如今的第四版。

王充《論衡》一開篇就慨嘆「逢遇」:「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能薄」者享「尊貴」,「才高」者處「卑賤」,「遇不遇」這種命運的偶然與不公,不獨人類社會如此,圖書世界亦然。歷史上有些偉大著作沉睡千百年無人問津,有些偉大詩人生前甚至沒誰把他們視為詩人。《文心雕龍》評論歷代詩人,連末流的詩人都沒有漏掉,偏偏就漏掉了六朝最偉大的詩人陶淵明。沒想到這本研究陶淵明的專著,在這十幾年裡能一印再印,還能拿到稿費和版稅。當年的陶淵明那麼倒霉,而闡釋他的拙著卻如此好運——人們所渴望的「公平」也許只有到天堂里才會找到。

感謝本書的策劃者萬勝博士,沒有他的「慧眼識珠」,就沒有拙著的第四版;感謝本書責編劉錚女士,沒有她的細心編輯,拙著將會有更多錯誤;感謝《文藝研究》,為拙著初版發表很長評論,又為拙著修訂本發表評介;感謝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和湖北省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中心對我工作的熱情支持!

正如王充所說的那樣,巧遇者未必賢,不遇者未必劣。深知拙著還問題多多,更深知自己極其淺陋,我唯有加倍努力地讀書、教書、寫書,才對得起那些一直厚愛我的師友,對得起那些不斷給我鼓勵的學生。

戴建業

2015年4月17日夜

劍橋名邸楓雅居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