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與德 4、看不見摸不著的「道」

誰曾見過日月升自西邊?誰曾見到河水流往高處?誰曾聽說過有人越活越年輕,像廣告詞中許諾的那樣「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誰曾經歷過像冬天一樣寒冷的盛夏,大地上「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這顯然是人們頭腦中的奇思異想,絕不可能成為大家耳聞目睹的事實,要是真的出現了這些現象,人們不僅要大呼「反常」,而且非驚叫「世界末日」不可。瞬息萬變的自然其實變中有「常」,眼花繚亂的現象背後也必定有「理」,左右自然和人類生成變化的「常理」就是所謂「道」。

你看每天太陽總是東升西落,月亮從來就有陰晴圓缺;每到春天便「艷杏燒林,緗桃綉野」,大地處處葉綠花紅,一入秋天就「江楓漸老,汀蕙半凋」,四野「滿目敗紅衰翠」;如花少女婀娜多姿,步履輕盈,八旬老翁皺紋滿面,蹣跚遲緩。無論是人還是物都不可能抗拒自然規律,大自然春夏秋冬周而復始,人類也是生生死死代代無窮,「道」是自然和人類冥冥之中的主宰,萬事萬物都別想與「道」相違。

「道」既是宇宙的本源,是萬物的實體,是大自然運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則,也是人們行為的準繩。

然而,「道」並不是世間的一種或一類事物,它存在於耳聞目見的現象世界之外。它沒有顏色,視之不可見,因而名為「夷」;它沒有聲音,聽之不可聞,因而名為「希」;它沒有形狀,觸之而不可得,因而名為「微」。由於無色、無聲、無形,這三者也就無從窮根究底,它本來就是渾然一體的。

現象世界的物體通常處上則明而居下則暗,但是「道」在上面不顯得明亮,在下面也不顯得陰暗,它綿綿不絕卻不可名狀。悄無聲息地創生萬物,而它自己又復歸於無形無象的「無物」狀態。說它是「無物」吧,世界萬物又因它而成;說它是「有物」吧,我們又看不到它的形狀。它本身無「狀」而萬狀由之以顯,它本身無「象」而萬象因之而現。所以,「道」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疑於「無」而非無,執於「有」而非有,我們把這種情況叫作「恍恍惚惚」。因為「無」而非無,其來無始,迎面不能見其首;因為「有」而非有,其去無終,尾隨又不可見其後。

雖說古今不同,雖說時移俗易,可古往今來萬事萬物莫不因「道」而成。我們可以經由體悟古已有之的「道」,來駕馭和引導當今事物的發展變化。能夠認識宇宙原始的情形,可就算是了解了「道」的規律。

誰要是忽視「道」或違反「道」,誰就要受到「道」的懲罰,常言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與人相處是如此,人與自然相處也同樣如此。逆歷史潮流而動定要被歷史所淘汰,違反自然規律蠻幹必將遭到大自然的報復。今天南方夏秋季節澇災不斷,北方又長年乾旱缺水,春夏之交更是沙塵彌天,就是我們長期破壞植被和濫伐森林付出的代價;癌症發病率的直線上升和怪病的不斷出現,就是我們污染環境所得的報應。

「道」雖無處可見,但它又無處不在。

(參見原第14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