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機詐 3、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說新語·假譎》

在中國古今政治家中,曹操可能是最有個性的一位,更可能是「故事」最多的一位。愛他的人喜歡編故事說他機智,恨他的人也喜歡編故事罵他奸詐。他在後世被塗抹成了一個反面角色,既不像關羽那樣被聖化,也不像諸葛亮那樣被神化,因而人們編他的故事百無禁忌。題材上可以從軍國大事到兒女情長,態度上可以從無限仰慕到極其厭惡,怎樣形象生動,怎樣好玩可笑,你就可以怎樣虛構編排。

其中有些故事真假莫辨,因為曹操和其他當事人已經死無對證,有些一看就知道是胡編,許多細節都經不起推敲和檢驗。可聽故事和讀故事的人,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真有「其」事覺得更加「好玩」,若「無」其事就感到大煞風景。

下面這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是表現曹操急中生智的應變之才——

一次曹操率領部隊行軍途中,長時間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將士們都口渴難忍。他見此情況便傳令說:「前面不遠處就有一大片梅林,林中碩果累累,梅子又甜又酸,正好用來解渴。」將士們聽說以後,個個都流出口水來。他趁這個機會加速行進,很快便趕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戰爭相持階段我軍水盡糧絕,指揮員進行政治動員,宣傳員進行革命宣傳,戰士們口中生煙仍然鬥志旺盛——這是我國當代影視劇中常見的畫面。看多了覺得它老套還在其次,關鍵是感到它有點虛假——幾天幾夜不吃不喝還精神飽滿,影片中的戰士難道是「鐵人」不成?

曹操沒學過「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辯證法,但他明白口渴這種生理上的麻煩,就要用生理上的辦法來解決。士兵們口渴得生煙,就得讓他們口中流水。每個人都有過條件反射的經驗,見到或想到酸甜的東西,不知不覺就口中生津。他傳令部隊將士:「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大片梅林,碩果累累,讓所有將士看到了希望,很快就可以飽吃一頓;梅子又酸又甜的味道,一想起來就流出口水,梅子雖然尚未吃到,而口渴便已解除。

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完全屬於曹操「無中生有」,可正是這片「許諾」的梅林,使將士由口中生煙變成口中流水——誰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三國志》稱曹操「機變無方,略不世出」,他能在一瞬間就隨機應變,不僅要有極其敏捷的思維,而且還得有十分豐富的聯想。

這個故事發生在何時何地呢?現在大多說是曹操征討張繡的途中。曹操討伐張綉是在建安二年和三年,地點在今河南南陽一帶。《三國志》並未記載「望梅止渴」,這個故事最早見之《世說新語》,杜佑《通典》卷一百五十六轉引。

故事刻畫曹操形象非常傳神,至於它的真實性,我不敢斷然肯定,也不願貿然否定。千百年來,大家一說起「望梅止渴」都津津有味,至今還是使用頻率很高的成語,誰要無緣無故說它虛構,誰就沒安好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