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機詐 1、床頭捉刀人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世說新語·容止》

在我們印象中,叱吒疆場的英雄應該魁梧威猛,實際上許多使敵人膽寒的將軍身材矮小,如三國時期逐鹿中原的曹操,十九世紀統率法國橫掃歐洲的拿破崙,還有解放戰爭中南征北戰的林彪。

這篇收入《世說新語·容止》的小品,主要表現曹操的容貌和舉止——「形陋」卻可愛,矮小但可怕。

先交代一下小品文中的人物和背景。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晉爵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曹丕稱帝後追尊「魏武帝」。匈奴是歷史上居住在西伯利亞一帶的古老民族,他們衣著打扮的顯著特徵是「披髮左衽」,也就是披頭散髮,衣襟左開。古時華夏是束髮右衽,孔子把「披髮左衽」視為野蠻的標誌。東漢以後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西遷後消失在我國古籍中。崔季珪即東漢末名士崔琰,他起初被袁紹徵召佐命袁氏,袁紹被打敗後效力曹操,歷任別駕從事、中尉、尚書等職。

魏武帝將要接見匈奴使者,他覺得自己形象醜陋,不足以威鎮遠方異族人,便讓崔季珪做自己的替身,代替他出面接見使者,自己親自握刀侍立坐榻旁邊。接見結束後,指使秘探詢問使者對魏王的印象:「您覺得我們魏王怎麼樣?」匈奴使者回答道:「魏王俊美高雅的儀錶非同尋常,然而坐榻邊那位握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豪傑。」魏武帝一聽到對自己的評價,馬上派人追殺了那個使者。

就像特別欣賞皇皇大賦一樣,漢人也以高大魁偉的男性為美,常以「峻」「偉」來形容男性,如《後漢書·何熙傳》說:「身長八尺五寸,善為威容,贊拜殿中,音動左右,和帝偉之。」西漢丞相王商「身長八尺余,身體鴻大」,為人少言語而有威嚴,接見單于時對方「仰視商貌」,十分畏懼不斷後退,漢成帝聽說後感嘆道:「此真漢相矣!」曹操無疑熟悉王商見單于的故事,史書載魏王身材矮小,所以他「自以形陋」。《三國志》本傳說崔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不僅「朝士瞻望」,連魏王也心生敬畏。這樣,他使崔季珪代自己接見匈奴就很自然了。

反襯是這篇文章最突出的手法。不管崔琰怎麼「眉目疏朗」,他在這篇文章中也只是用來襯托曹操的道具。曹操「自以形陋」找他做替身,可在使者看來,崔琰外貌雖然「雅望非常」,但他不過徒有其表,「床頭」那個其貌不揚的「捉刀人」,才是算得上真正的「英雄」。這倒應驗了《魏氏春秋》對曹操的描述:「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自以形陋」的曹操成了使者眼中的「英雄」,一方面說明使者不以貌取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表明魏晉人對人物的審美,逐漸從形的俊偉過渡到神的卓越。

《三國志》本傳稱讚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這篇小品文使我們「目睹」了他的「非常」之處。以魏王之尊居然捉刀床頭,自願做自己臣子的侍衛,大概只有他這種性格的丞相,才會想出這樣的鬼點子,也只有他這種不循常理的人,才會去干這種違背常理的事。矮小的曹操捉刀床頭,站在偉岸威嚴的崔琰旁邊,那場面該是多麼滑稽,此時的曹操又該多麼可愛!

這篇文章也讓我們見識了曹操的機警冷酷。假如曹操不是「神明英發」,誰能一眼便會認定他是「英雄」?假如使者沒有敏銳獨到的眼光,又怎麼會發現短小的捉刀人是「英雄」?可見,曹操和使者都是「非常之人」。一個忌刻多疑的曹操,絕不會放過另一個「非常之人」,更何況他是強敵的使者。歷史上許多使者喪命是由於愚蠢,這位匈奴使者喪命卻是由於精明,估計他至今仍然死不瞑目。不過,要是知道做曹操替身的崔琰,不久也成了曹操的刀下鬼,使者的心情也許會好受得多。

劉知幾從歷史和情理等方面,論析了文中的情節全屬虛構。其他史家也認為「此事近於兒戲」,一看就知道是小說家言。

儘管如此,文中故事即使不符合歷史真實,也十分符合曹操性格的真實。它本來就是一篇寫人的小品,誰叫你把它作為歷史來讀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