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血性 6、自勵自新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世說新語·自新》

這是一個失足青年的勵志故事,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典型。

周處是三國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市)人,父親周魴曾任鄱陽太守。因年幼時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又因他生得膂力過人,更因他為人「凶強俠氣」,青少年時期就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敢來管教他。成人後他在鄉里橫行霸道,鄉親們無不對他又怕又恨。那時義興水裡常有蛟龍害人,山中常有邪足猛虎出沒,再加上常常行兇鬥狠的周處,義興人把這三樣一起稱為「三橫」,「三橫」中又要數周處為害最大。有一鄉民忽然心生一計,鼓搗周處殺虎斬蛟,本意是想以毒攻毒,希望能使「三橫」中只剩一橫。周處沒有看出這是對付自己的「陰招」,一向要強逞能的周處還真的上山殺了猛虎,又跳入水中去斬擊蛟龍。人與蛟相搏十分激烈,時而沉入水中,時而浮出水面,這樣一直在水裡相持幾十里遠,周處始終與蛟龍廝殺扭打在一起,經過三日三夜後,周處沒有從水中鑽出,蛟龍也沒有在水面浮起,鄉里人以為周處和蛟龍一起完蛋了,於是大家奔走相告相互慶賀。哪知周處力大命大,他殺死蛟龍後又衝上岸來。回家見到鄉鄰因自己死去而歡天喜地,才知道自己在鄉人眼裡是一大禍害,明白他們對自己痛恨到了什麼程度,於是便有了悔改之意。這樣,他跑到吳郡去找陸機、陸雲兄弟,不巧陸機外出,只見到陸雲,便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告訴了他,還向他傾訴了自己的困惑:「很希望能改邪歸正,又覺得自己老大不小,人生最好的光陰已經虛度,恐怕最終還是一無所成。」見他真心棄惡從善,陸雲便鼓勵他說:「古人從來重視『朝聞夕死』,何況你還正富年華,將來前程未可限量,而且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不用擔心美名不能傳揚。」

周處從此便改過自新,史稱他後來勵志好學,志存義烈,言必忠信,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還撰有《風土記》《墨語》和《吳書》。仕吳為東觀左丞、無難都督,吳滅後歷任新平太守、廣漢太守、散騎常侍等職,在地方任上除暴安良,居近侍時不避權貴,朝臣大多畏處強直。剛好氐人齊萬年謀反,那些被彈劾過的大臣想置他於死地,便派他作為前鋒攻打叛軍。伏波將軍孫秀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勸他以家有老母加以推辭。他謝絕了孫秀的好心勸告:「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復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既然辭親事君就難再做孝子,既然走上前線就沒有打算活著回來!征西大將軍梁王肜正是他糾彈過的污吏,與敵交鋒後處處給他設阻,最後他因寡不敵眾戰死沙場。《晉書》本傳稱他為「輕生重義殉國亡軀」的「志節之士」。

這則小故事藝術上寫得十分精彩,情節上不斷波瀾迭起,結局上更讓人「拍案驚奇」:鄉人把他與蛟龍猛虎合稱「三橫」,可他憑一己之力殺猛虎斬蛟龍,捨身為鄉民除害;搏殺蛟龍三日三夜見不到人影,都以為他已經與蛟龍同歸於盡,誰會料到他卻安然無恙上岸生還;斬龍殺虎不僅沒有得到半句感謝,鄉親還為他的死亡舉杯相慶;看到鄉親們對自己「恩將仇報」,兇殺成性的周處非但沒有大開殺戒,這反而成了他改邪歸正的契機。

這則小故事的內容也引人回味:周處殺虎斬蛟只是由於鄉親的鼓動?是由於他想在鄉親們面前逞能才使出匹夫之勇,還是他自己早有為民除惡的善良動機?周處後來不只是馳騁疆場的將軍,也不只是精明幹練的能吏,還是一位著書立說的學者,可見殺虎斬蛟之前不可能不知道這一行動的風險,也不可能看不出鄉親叫他殺虎斬蛟的用意,周處並不是使力不動腦的莽夫。他棄惡從善的契機是受了鄉親慶賀自己死亡這一事件的刺激,可是這一事件完全可能引出另一相反的情感反應,他也可能更加仇恨「恩將仇報」的鄉親。看到鄉親慶賀自己死亡滿面羞慚,並由此而對自己進行深刻反省,其內在動力是由於強烈自尊,還是由於他的良知未泯?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好像是說「胚子壞了」便一生壞,永遠也別想改變他,狗子至死都喜歡吃屎。可我們還有個成語叫「脫胎換骨」,這好像又是在說「胚子壞了」並不可怕,只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就可以使自己改頭換面重做新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爭論了幾千年,其實脫離了具體的人事和環境,對此的爭論毫無意義。流氓地痞有時也心存善念,聖賢大德有時也偶有惡意,行善作惡往往只在一轉念之間。「三歲知老」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從前的惡少老來可能成為善人,過去的好人後來可能變為惡棍,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的志士可能變成賣國求榮的漢奸。天氣預報尚且經常出錯,對人的預判錯誤更多。周處一生的變化為我們提出了教育學、倫理學、心理學、哲學等複雜課題。

可惜,這則小品雖為充滿「正能量」的好故事,但完全不符合歷史的真實。周處死於晉惠帝元康七年(297),時年六十歲,生年當在吳大帝赤烏元年(238),陸機的生卒年是261至303年,周處比陸機年長二十四歲,他殺虎斬蛟的時候陸機也許還沒有出生,更別說他的弟弟陸雲了,所以他與陸雲對話純粹是小說家虛構。

作家編的故事不合史實,但情節發展很合情理,讀起來更非常有趣,所以我們甘願做一個樂意受騙的傻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