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雋語 3、巧舌如簧

晉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數,系此多少。帝既不說,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進曰:「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帝說,群臣嘆服。

——《世說新語·言語》

這則小品沒有通常所說的「思想內容」,只是表現了魏晉名士那種奉承逢迎的本領,那種隨機應變的能力,那種伶俐輕巧的口才。他們能把圓的說成方,將曲的描繪成直,在任何場合都不會出現僵局,在任何時候都能討得主子的歡心。

文中的「阼」是大堂前東西的台階,登阼指皇帝登基。晉武帝司馬炎是晉朝的開國皇帝,登基那天抽籤只抽到一個「一」字,按當時說法,「王者世數,系此多少」,他司馬氏能做多少世代皇帝就看這次抽籤的數目,而他抽到的只是一個不吉利的「一」,這豈不是說晉朝司馬氏的天下要一世而亡嗎?一下子所有人都被驚呆,全場的氣氛完全凝固,「帝既不說,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如何才能讓皇帝龍顏大悅?如何才能消除大家心頭的狐疑?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解釋這個「一」字。把「一」說成只做一世皇帝既然沒有任何根據,把「一」說成司馬氏將在皇位上一直坐下去不也同樣可行嗎?我們來聽聽裴楷是怎麼打破僵局的:「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這幾句譯成白話是說:我聽說天得到「一」便清明,地得到「一」便安寧,侯王得到「一」便做天下的首領。「貞」通「正」,清代學者在此處將它釋為首領。只輕輕幾句話,就把凶兆說成了吉祥,把噩耗轉成了佳音,這種本領豈止讓晉朝「群臣嘆服」,就是今天的讀者也不得不五體投地。

裴楷這幾句來於《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他將老子原文中的「一」等同於晉武帝抽籤所得的「一」, 老子所謂「得一」是指得道,晉武帝所抽得的「一」只是個數量詞,裴楷何曾不明白此「一」非彼「一」,他更明白只有混淆和挪移才能讓皇帝回嗔作喜。

裴楷字叔則,官至中書令,是西晉開國的一代名臣,為政寬宏清通,為人更與物無忤,每次朝廷發生內訌他都能化險為夷。他還是西晉一代名士,以善談《老子》和《周易》名世,更以氣質風度顛倒眾生。《世說新語·容止》篇載:「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像裴楷這樣的「玉人」也要憑自己如簧巧舌才能生存,那些地位低下和人格卑污的人,更要憑自己的荃才小慧在主子面前諂媚邀寵。《世說新語·言語》中另一則小品,同樣也表現了士人的乖巧卑微。「桓玄既篡位,後御床微陷,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進曰:『當由聖德淵重,厚地所以不能載。』時人善之。」拍馬真是拍到家了,時人居然還讚賞殷仲文拍馬的水平,當時的社會氛圍真叫人無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