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力談古書收藏及行情變遷

韋力

藏書數十萬冊、在天津專門擁有一幢「西苑書樓」的韋力,堪稱國內收藏界的傳奇人物,這從別人送他的「民間藏書第一人」稱號就可見一斑,甚至坊間還流傳著以他的收藏生涯為藍本的紀實小說。然而對此類聲名榮譽,他是敬謝不敏的,在韋力看來,前輩藏書的高度不可企及,收書三十年,他只是從一己愛好出發,努力為傳統文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三十年來古書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說古書放開銷售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您是在那個時候步入古書收藏領域的嗎?當年主要從什麼渠道購書、書價又是如何?

韋力:我大概從八幾年開始買古書,最初主要是在古籍書店。1950年到1957年搞公私合營,在此之前中國沒有國營的古書店。1957年之後,各地就把私人經營古書店的那些書商集中地併入公家。當初是把每個城市併為一家,北京的兩百多家古書店並成中國書店,上海的一百多家並成博古齋。到了「文革」時期,古書私人不再藏,也沒人買,當時有規定,所有文物類的東西,被抄家的、沒收的,文物部分都歸了文物商店,古書和碑帖都歸了古籍書店。古籍書店積累了大量的古書賣不出去,因為當時買古書的地方只有各大圖書館,但重複的不要,還有一些國內重要的領導幹部也買一些,數量也不多。這些書好的部分都歸了圖書館,中低檔的沒人要。一直到1981年到1983年之間,北京開始搞古籍書市。1981年第一屆賣得少,有影響力的主要是1983年那一屆,在琉璃廠一個叫海王村公園的地方,現在已經不存在了。用大卡車把書拉過來,拉了二十多卡車,跟垃圾似的往院子里一倒,堆在一起。當時我人在場,起先那兒拉著線不讓進,一到時間大家拚命往裡沖,開始亂搶。書不分什麼種類,一律五毛一本,全是線裝書。很多人就一抱一抱地從地上往身上抱,誰抱起來了就是誰的。還有的人往書堆上一趴,扒拉到身子底下的都歸自己,然後再坐下來慢慢挑,不要的扔出去。這個時候古書還沒有市場的概念,買書大家盡挑自己喜歡的,版本意識也就一些老傳統的人,像黃裳先生那一代的老先生還有。經歷過「文革」,市場是完全沒有的,古書漲到今天的價格,在那個時代完全無法想像,現在古書的價格已是那時的幾百倍。大家得知古籍書市的消息,都很激動,因為好久沒有買過古書了,我記得第一次買了一百七十一塊錢,那會兒我還是個中學生,攢了半年的錢。我父親的工資當時是比較高的,每個月一百三十六元。家裡其實不讓買書,認為做學生就該好好學習,買古書是不務正業的表現。這些錢都是連蒙帶騙攢下的,中午不回家吃飯,對家裡說中午吃不飽,或者說學校又要交什麼費,多要一點錢。五毛一本書,我買了四大捆,幾百本。那會兒也沒打的的概念,就先背到公共汽車站,然後坐車回家。其實這些書按今天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垃圾,當時買只是喜歡,覺得凡是古書就是好書。今天看來,好書和古書是兩個概念。

再往後,書價就一直在漲?

韋力:開始是漲到一塊一本,接著就是幾十塊一本。北京的古籍書市一直在搞,連續開了將近二十年,後來逐漸就淡了下來,雖然現在還在開,但已經沒有古書了,變成了舊書——古書和舊書在業內是兩個概念。古書在市場上已經沒什麼便宜的了,再加上拍賣的衝擊,市場上就撿不到什麼東西了。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古書想撿漏得便宜,這個概率很低,黃裳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過,想得好書,「冷攤負手對殘書」的可能性極小極小,只是文人的談資而已,真正的好書很少有便宜撿來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還是重價才能得好書。我們總說古書當年怎麼便宜,其實那個時候收入也沒幾個錢,按照書價占工資的比例來說,古書從來沒有便宜過。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古籍拍賣市場興起,您曾說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能具體談談,拍賣對古書收藏和價格的影響嗎?

韋力:古籍拍賣實際上是從1993年開始,第一場是中國書店搞的。當時還沒有拍賣執照,所以嚴格來說它應該叫競買會。真正的拍賣會是1994年中國嘉德這個拍賣行搞的第一場。拍賣這個事物出現的時候,大家都不接受,我也很不接納。他們第一次搞巡迴展覽,展覽的地方還不像現在是找大飯店,找的是博物館。看的過程中,我看了很多標的估價,便宜的三萬五萬,貴的幾十萬,當時的古書在市場上根本沒這個價錢,所以我覺得不可思議,認為它錯了,這個價錢是用阿拉伯數字來標的,後面還帶著小數點,我認為他們少點了兩位小數點。那時書還是擱在玻璃櫃的,得湊著看,我就叫來工作人員——這個人現在已經是嘉德的部門經理了——問他,所有的數字是不是忘了點小數點。他特別不屑地瞥了我一眼,不耐煩地擺擺手,說,「就這樣。」我挺尷尬的,認為他們瘋了,書店裡不過幾百塊錢一部的書,他們敢標三萬五萬。當初信息不對稱,拍賣市場上能賣幾萬十幾萬的書,古書店裡就在架子上擺著,只賣幾百塊錢。我的第一反應是他們在胡鬧,肯定賣不出去,決定留下看一場。看的結果是,百分之六十多都拍出去了。有一部宋版《文苑英華》,是一個新加坡華僑買的。因為按照《文物法》的規定,從境外徵集的拍品可以出境,並不限制出口。拍完之後,我慢慢地想,怎麼會這樣呢?古籍書店架子上很多書可以隨便翻,以前一直嫌貴沒買,這下突然意識到書價這麼便宜。很多原來不願買的書,湊錢都買回去了。接下來,我是看拍賣會上什麼書貴就從書店把什麼買回去,很高興,覺得撿了便宜。所以,撿便宜這件事情都是相對而言,古書的價錢沒有絕對值,你覺得便宜它就是便宜。

拍賣市場就是這麼逐漸形成的,用不了兩三年,古籍書店就買不到好書了。原因是,古籍書店把好書統統送到拍賣行上拍。我本來也經常從私人手裡買古書,現在人家也不願意賣了,或者他說,「這書在拍賣行曾經拍出去三萬,給你的價不能低於那個。」拍賣行的成交價逐漸成為了古書市場衡量價位的一個標杆。我自己是從排斥到觀望,再到無奈地接受。這個時候,拍賣行已經成了一個吸金的場所,賣家都想得最大值,而好書都送到了拍賣行,買家想得好書也只能去那兒,賣家和買家被吸到了一塊兒。雖然私下裡也還有交易,但現在資訊這麼發達,賣家上網一查,很輕鬆就能知道某本書在某拍賣行賣了多少錢,開的價也不會比這低。賣家都是想讓利益最大化的,把書送到拍賣行對他們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說,一本書賣給我十萬塊,送到拍賣行可能標價只有八萬,但這個賣家會想,萬一能拍到十五萬呢?因為拍賣不確定性很強,他的底線是固定下來的,有一個保值的價錢,低於多少可以不賣,但上限是不確定的。拍賣場上只要有兩個人看上一部書,這個價錢就沒準兒了。就這樣,經過十七八年的發展,今天拍賣已經成為古書交易的主要渠道。這個渠道無論你接受與否,都已經形成了事實。

與二十世紀上半葉之前相比較,四九年以後古籍整理出版成績斐然,一般讀者和研究者閱讀古籍,可以直接用校點整理本,不再需要尋覓線裝古書。古書的閱讀功能正在消退,收藏價值更加凸顯。這一變化對古書的收藏風氣和價格變遷有什麼影響?

韋力:我先說點校對讀書的意義。從讀書角度來說,今天不止是整理本、點校本,互聯網實在是太發達了,對普通使用者來說完全沒有必要去買古書,除了專業讀者,絕大部分使用功能都可以上網尋找電子本,或者買名家點校本,就能解決問題。名家點校本經過整理,錯訛更少,而且加註,更方便使用。從這個角度來說,一般人買古書意義不大。但古書依然有它的使用和閱讀價值,比如說,名家的未刊稿本、批校本、手札,在各大圖書館裡,包括私人手中,都有積澱,而且並沒有得到揭示。我們所說的古書點校本,始終是那些大部頭的、常用的、屬於熱門研究對象的名著。對研究者,恰恰是未刊稿才更重要,這一切都沒有整理出來。比如說,我藏書的一個專題就是稿抄校本系列。所以互聯網的出現不是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只是針對普通讀者而言,對專業讀者來說還遠遠不夠。

而古書除開文本價值,還有文物性和藝術性。人們總說,你買這麼多古書,你讀嗎?其實這話是在偷換概念。博物館裡面擺了一個宋代的官窯碗,你不會問,你用這個吃飯嗎?你不用它吃飯你把它擺出來幹什麼呀?稿抄校本以外的古書,它的文物性已經弱化了一些使用屬性。對一般人來說,讀《史記》,點校本有的是,不必非讀宋版《史記》不可。有人就說,國家何必花那麼多錢保護宋版《史記》呢?這也是一種偷換概念。一部宋版《史記》今天幾千萬都不止,這體現的是它的文物性,你不能說,反正影印本一個字都不差,不用花那麼多錢守著它。古書還有版畫、版刻之美,這是藝術性。黃裳先生的一個藏書路數,就是收藏給人以審美愉悅的書,看重書之美,這當然是很正確的。

據說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