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去年的收支彙報就到這裡。戶部準備再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整理好各種票據、手續,隨時接受都察院以及其他各部同僚的檢查。」
看到參會眾人都點頭後,朱由棟道:「那好,收支的事情就暫時說到這裡。接下來說今年的工作計畫。根據各部事先提交上來的議案,今年有一件大事要開始著手。戶部,請你們先說一下漕工安置問題。」
「遵旨。」剛剛坐下的許弘綱再次起身:「各位,戶部計畫在今年開始,預備花三到五年的時間,將現有的漕工及其家屬,至少分流九成。」
「嘶~」剛剛安靜不久的會場,又開始嘈雜了起來。
中古時代的中華帝國交通總體情況較差,特別是陸路,所謂的官道,絕大多數也不過是平均寬度不足三米的夯土路面。而且這個夯土路的質量可遠遠不能和秦代的直道相提並論: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滿腿泥濘才是常態。
加之古代交通逢山不會有隧道,逢水也很少有橋樑。所以,在民國以前,華夏的交通反而是水路相對快捷和安全,而船隻的載貨量也比兩輪馬車要高得多。
如此一來,溝通中華帝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就顯得特別的重要。自隋代開通以來,隨著南方經濟反超北方後,朝廷對於這條經濟大動脈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
具體到明朝來說,從朱棣遷都北京開始。每年,大量的糧食、稅賦都要通過大運河運輸到北方。而民間的經濟往來,也主要是通過大運河得以實現。
通過大運河的運輸,叫做漕運。而依賴漕運而活的力夫、工匠、船夫等,統統叫做漕工。
「各位,自成祖定鼎北京以來,漕運大興。依賴漕運而存活的百姓也越來越多。通過黃冊清理,戶部目前掌握到的情況是,運河兩岸的船工約十七萬人,擁有大小船隻一萬九千多隻。專職負責堤岸維護,堰塞疏浚的河工十三萬餘人。沿途專門負責裝貨、卸貨的力夫九萬五千餘人,這幫人控制了沿河的三百多個大小私人倉庫。此外,還有各種幫閑、夥計,雜七雜八算下來也有五萬餘人。以上四十四、五人,連帶他們的家人,大約是兩百三十萬人。都是靠著這條運河吃飯。」
許弘綱報著數據,在座的諸多官員心裡都在不斷發緊。
還是那句話,能夠坐到國務會議的官員,每隔十天就要通過這樣的高端會議接觸到國家的方方面面,對於大明此時的全局,都是有一定認識的。
漕運形成如此規模,有經濟原因,但更多的是歷史原因:永樂以後,大明對外政策變得越來越封閉,海貿萎縮,航海技術倒退,使得南北溝通極度依賴漕運。到了嘉靖年間,整個海面都被大明自己的「海商」和倭寇佔據,漕運更是成了無可替代的選擇。以至於漕運規模越來越大,在使得運河兩岸地區經濟畸形繁榮的同時,依靠著這條運河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多。
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多了,為了不受欺負,為了豁取更大的利益,自然的就要拉幫結派。然後這些幫派又和兩淮鹽商深度勾結。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個集團緊緊的依附於大運河,靠著盤剝這條經濟大動脈上的諸多商人而生存:運輸貨物必須要用他們的船,中途卸貨裝貨也要用他們的倉庫和工人。更有惡劣的,還有勾結當地官府,將一些特殊地段的運河堵塞,強迫過路商人繳納疏浚費用。
可以說,到了萬曆、天啟年間,大運河的效率已經變得很低了,沿河的治安問題也及其嚴重。除了兩淮鹽商,各路商人早就怨聲載道。便是大明自己的官員,也對漕運的緩慢感到極為不滿。
現在,日本已經完全降伏,朝鮮更是變成了福國,南洋地區,成了大明的中南總督府。可以說,大明沿海,此刻已經是水波不興,安全至極。如果單純從經濟、效率角度來看。徹底的改漕運為海運,是非常可行的——大明此時的造船技術不但復興了,還遠超成祖時期。海運,單船載貨量是漕運的五到十倍,路上的時間更是可以從兩三月縮短到十餘日。已經有很多大明官員接連上書朝廷,要求改漕運為海運。
可是,這是牽扯到兩百多萬漕工及其家屬生計的大事,是能說改就改的么?更不要說,漕工的身後,除了兩淮鹽商,還有運河兩岸,一千多萬普通百姓的利益了:君不見,歷史本位面,京九鐵路一建成,運河兩岸經濟馬上陷入停滯么?
「各位,運河畢竟只是一條河,承載能力有限。隨著蒸汽機技術的放開,各地物資交流越來越頻繁。一條運河已經無法滿足國內各省份之間的物資流動需求。故而,海運必須放開。但是,海運一旦放開,漕運將急劇衰落。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先給這兩百多萬漕工的去處,想個好地方。
經過戶部推演,我們預計,海運徹底放開後,漕運的運量短期內會下降六成。如果兩三年後濟南到南京的公路修通,運量還會再降兩成。若是五到十年內,兩京鐵路修通,漕運的運量將十不存一。因此,短期內,戶部計畫遷徙一百萬漕工及其家屬移往他處。未來五到十年,將陸續再遷移一百萬。」
說完了漕工的問題後,許弘綱話鋒一轉:「各位,除了漕工需要安置,軍戶的安置也迫在眉睫。目前,我大明有舊式戰兵八十餘萬,連帶其家屬,一共是三百一十萬。諸位,因為軍黃冊尚未重新清點、重建,所以戶部預估,待得曹帥北征返回,重新清點軍黃冊後,實際所得人數,估計在四百萬左右。」
這番話一出口,兵部尚書王象乾挑了挑眉毛,但終究是沒有說話——各地衛所的軍官其實跟民間的士大夫差不多,還不是大量隱瞞人口。老許方才說的已經很客氣了,按照他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若是真要按照前些年皇上重建民黃冊的認真勁搞,只怕軍黃冊的人口會膨脹到五百多萬。
「在北徵結束後,按照皇上的旨意,朝廷將削減北方九邊重鎮的駐軍。計畫將戰兵從五十萬減少到十萬。目前,九邊重鎮冊子上的軍戶有一百九十萬。戰兵減少了八成,軍戶也會減少八成。那就起碼又涉及到一百五十萬口的遷徙。加上漕工及其家屬,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五年內,戶部要遷徙兩百五十萬以上的人口。今年是第一年,戶部的計畫是至少要完成三十萬人口的遷徙。」
如此事情,無須強調,當然是國家重中之重的大事了。
九邊重鎮的軍戶不用說了,常年和蒙古人拉鋸,就算不是戰兵,這裡的老弱婦孺也是相當有戰鬥力的。而兩淮地區呢?歷史上南北割據,南方政權雖然一般都定都於長江以南。但是在國防上,基本都是靠著兩淮地區的兵源才能和北方對抗。
所以,這次動的,都是民風彪悍,戰鬥力強的地區。這要是一個不小心,激起了大規模的民變,整個國家都要地動山搖。
「眾卿。」就在眾臣心情沉重思索的時候,朱由棟開口了:「九邊、兩淮百姓的遷徙,勢在必行,大道理,朕就不多講了。按照朕和諸位閣老以及戶部、兵部、工部商議的結果。天啟三年,先試著遷徙三十萬。這三十萬里,海運方面,要吸納五到六萬人。各地的工程隊,以及修建公路、鐵路配套的水泥廠、鍊鋼廠等,要吸納五六萬。剩下的,計畫全部安排到台灣府以及中南五州去。這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程。也是涉及到我大明長治久安,乃至新納入領土能夠迅速的漢化,進而成為我大明穩定的固有領土的大工程。眾卿,各部,務必要高度重視,精誠團結,不惜一切代價,將此事辦好。」
「臣等領旨,敢不盡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