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長的寓言

過了一周,蛤蟆又與諮詢師見面了,還是坐在老位子。他很詫異自己那麼快就習慣了諮詢的常規,連這把椅子都被他視作「自己的」椅子。有時他會想,不知別人是否坐過這個座位,還是這間諮詢室每周只因為他才使用一次。

但在諮詢過程中最打動蛤蟆的一點是,他能得到蒼鷺全身心的關注。蛤蟆發現,這輩子還從來沒有人對他全神貫注過。至於他有沒有這樣對待過別人,也得打個問號。

蒼鷺全程專心地聽蛤蟆說話,就好像整整一個小時里,他完全聚焦在蛤蟆身上,只專註於蛤蟆的情況,其餘一概不關心。所以蛤蟆發現自己不用老說「你明白我說的嗎?」或是「我說清楚了嗎?」這些習慣用語,是他為自己表達不清的胡扯道歉用的。

只要蛤蟆找到了辭彙來形容自己的所思所想,蒼鷺就會傾聽並理解他。蒼鷺沒能理解時會如實相告,蛤蟆就必須搜尋其他的詞句來更準確地表達意思。

不知怎的,蒼鷺傾聽並不斷向蛤蟆發問的方式,使得蛤蟆覺察到了自己的種種想法和感受。漸漸地,他開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審視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這樣做。換句話說,蛤蟆開啟了學習模式。

「那麼,蛤蟆,你感覺怎麼樣?」這個問題不再讓蛤蟆驚訝,實際上,他對這個問題已有了心理準備。

「我感覺不一樣了,」他答道,「雖然還是情緒低落,但我發現自己一直在思考我們上一次面談時你提到的『兒童自我狀態』。今天我們會繼續談這個嗎?」

「是的,」蒼鷺說,「我很願意和你一起探討,不過這意味著我必須換個角色。」

「換角色是什麼意思?」蛤蟆問。

「意思是,我的行為方式會有變化。如果我要告訴你什麼是兒童狀態,就得切換到老師的角色去。老師不同於諮詢師的一個地方就是,老師用講解模式,而諮詢師用傾聽模式。如果我能成功教會你理解『兒童自我狀態』,你就能用這些概念來探索自我和你個人的經驗了。記住,能實踐的理論才是好的理論!」

蛤蟆還在努力理解這番話時,蒼鷺站了起來,走到掛紙板前。

他開始了講授。「『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迹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剛出生時,我們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時,這些基本情感逐漸發展演變成更微妙、更複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正因為這樣,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具體的情形和場景因人而異。」

「請你再進一步解釋一下好嗎?」蛤蟆問。

「當然可以。」蒼鷺回答,「我的意思是,我們的某些基本情感是與生俱來的,就好像紅黃藍三原色,對所有嬰兒來說都是類似的。然而當我們作為個體開始發展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和反應都變得越來越個人化,就好像幾種原色混合在一起就變出各式各樣微妙的色調和色差來。這麼說能理解嗎?」

「能,」蛤蟆說,「我能理解。」

「很好。」蒼鷺問道,「你覺得這些基本的情感是什麼?」

蛤蟆皺著眉撓著頭,卻答不上來。

「這麼來看吧。」蒼鷺說,「我知道你未婚,但你有侄子侄女嗎?」

「有,當然有,」蛤蟆說道,「我一直都記得他們的生日,我還喜歡在聖誕節帶禮物去看他們。我想他們應該是很喜歡我的。」

「好,」蒼鷺回應道,「那麼你會怎樣來定義他們的基本情感?」

「呃,他們通常到處亂跑,玩得很開心。真不知道他們旺盛的精力是從哪來的!當我帶著一堆禮物過去時,他們會撲過來給我最熱烈的親吻和擁抱,真的,我非常討他們喜歡。」蛤蟆接著說,「可別以為是因為送禮物他們才這樣,我什麼時候去都一樣受歡迎。他們就是這麼充滿熱情。」

「我想他們一定是的。」蒼鷺說,「我們把這個寫上去。」於是他走到白紙板前,寫上了標題「兒童的基本情感」,在標題下邊,寫了「快樂和深情」。

「還有別的嗎?」蒼鷺問。

「他們當然也會鬧脾氣。有一次他們打架打得太凶了,我甚至得上去把他們拉開。孩子有時候真是小惡魔。」

「所以這是另一種基本情感。」蒼鷺說著,就在白紙板上寫上了「憤怒」。

「哦,是的,我完全同意。」

「你還能想到別的嗎?」蒼鷺問。

「我有點兒卡殼了。」蛤蟆停了停,回答說。

「試試用另一種方式來思考,」蒼鷺說,「我們生下來就有的基本情感有哪些?與生俱來,不用後天學習就有的。」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我的小侄子和小侄女很容易感到不安和悲傷。我記得上一次去時,他們正在哭,淚流滿面,因為小狗死了。我想盡辦法安慰他們,可也不管用,最後連我自己都哭了。你知道,我真是心腸太軟了」說到這兒,蛤蟆撮了一下鼻子,撥了撥領結,眼裡泛著淚花。

「這聽上去就很像一種基本情感,」蒼鷺說著,又在列表上加上了「悲傷」一詞,「還有別的嗎?」

蛤蟆搖了搖頭:「我想不出來了。」

「恐懼呢?」蒼鷺問道,「在我的經驗里,孩子們很容易感到害怕,你很容易嚇唬一個孩子。難以置信的是,有些成年人很喜歡那樣干,不過這是另一回事兒了。總之,你同意恐懼是一種基本情感嗎?」

「很有道理,」蛤蟆答道,「我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從人生第一個噩夢裡尖叫著醒過來。沒人教過,可我就會這麼做。這是與生俱來的。」

「好,這樣的話我們就完成了列表。」他在紙板上寫下「恐懼」。所以最後白紙板上是這麼寫的:

兒童的基本情感

快樂和深情

憤怒

悲傷

恐懼

「所有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構成了所謂『自然型兒童』,而這是整個『兒童自我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蒼鷺解釋說。

「那麼,」蛤蟆說,「如果我看到有人非常深情,或者發怒、悲傷和害怕,我就能說這人正處在『自然型兒童』的狀態里。是這樣嗎?」

「正是如此。不過憤怒更複雜,我們會在之後進一步了解這種情感。」

「不論人們年紀多大,都可能處在兒童狀態嗎?」

「確實如此。人們進入兒童狀態後,他們的感受和行為都和小時候的自己如出一轍,與實際年齡並沒有關係。」

蛤蟆陷入了沉思,在許久的沉默之後,他終於說話了:「我覺得我經常處在『兒童自我狀態』里。」說完,又陷入了沉默。

「但是到這裡我們只說了一半。」

「什麼意思?」蛤蟆問,「關於『兒童自我狀態』,還有別的要說嗎?」

「當然,還有很多要說的。如我們所見,一個孩子的自然行為混合了上述幾種基本情感。」蒼鷺指向白紙板上的列表。

「比方說,嬰兒為了獲得食物和關注會尖叫,儘可能多地吮吸乳汁,吃飽後就心滿意足地睡覺了。從出生第一天開始,這些天生的情感就開始運作了。隨著這個孩子的身體逐漸強壯,他的情感世界也豐富起來,能量也更加充沛。

「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參與進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們從一開始就對這個孩子的意識產生影響。嬰兒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會引發母親或父親的某些反應,這些反應對孩子具有深遠的影響。

「面對哭鬧的嬰兒,母親通常的反應是給予愛和安撫。但也有父母會做出缺乏愛心的舉動。母親可能累了,甚至病了,就會表現得很嚴厲。又或者,父親的育兒觀念可能非常嚴苛,就會故意無視嬰兒的哭鬧,怕『寵壞』了他。」

「這讓人想到孩子是多麼容易受傷啊,」蛤蟆若有所思地說道,「我之前從沒意識到父母其實擁有巨大的權力,可以對子女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他們可以愛孩子也可以拋棄孩子,可以寵愛他們也可以虐待他們。你能擁有怎樣的父母,就像買彩票一樣,得看走不走運。」蛤蟆安靜地坐著,陷入了對童年的回憶,想儘力記起童年時自己的感受。

過了一會兒,蒼鷺開口了。「你說得很對,蛤蟆。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

「可他們該怎麼學會應對呢?」蛤蟆問,興緻高漲起來,看得岀來他在認真琢磨。「嬰兒和小孩子不會用邏輯思考,他們沒法坐定下來計畫怎樣應對父母的行為。」蛤蟆的語氣很強烈,好像他探討的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