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札記——春節廣西行 六

早晨開著車在藤縣城內尋找袁崇煥故里、祠堂、紀念碑之類,結果什麼也沒找到。一是當地人對自己的人文歷史不太關注,多是一問三不知;二是語言不通,廣西話根本聽不懂。我奇怪,怎麼廣西人都不講普通話呢?查當地網路,說袁崇煥的紀念物正在籌劃中,只好作罷了。

藤縣很新,與國內任何縣城沒有區別,沒給我留下什麼特別的印象。早飯後出縣城,沿著省道376向正南行駛,中午時分到達容縣。容縣人說這裡是楊貴妃故里,縣內有貴妃園,十里鄉有貴妃故里、貴妃井、貴妃廟。

先去貴妃園,園內有娛樂場等無意義的內容,且流行樂聲大作,好像非此不是現代化。園內唯一值得一看的是唐朝建的真武閣,真武閣造型獨特,有著放蕩不羈的模樣,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對此閣多有評論。真武閣建在高台之上,因是唐代進士唐經略(官名)所建,故名「經略台」。

至於楊貴妃的事情,都是現代人做的蠟像,在各屋內展覽。觀眾圍觀最多的是「貴妃出浴」,因為那是個一絲不掛的全裸女人。看蠟的裸女竟然也擠得水泄不通,不知看了義大利那些光屁眼子雕像又作何情狀。

園內立一石碑,刻著此地為貴妃故里的依據,《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系唐天寶時官四門助教許子珍撰。說:楊妃,容城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維常謂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許,逢一術士,忘其姓名,雲此墳若高出數尺,必出貴子,惜太低,生女亦貴。妃母懷孕十二月始生。初誕時,滿室馨香,胎衣如蓮花,三日目不開……

據說此碑文收入了《大明一統志》《永樂大典》《廣西通志》《梧州府志》《容縣誌》等書。

無論真假,去實地看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於是驅車朝東十里來到了貴妃廟,廟在十里鄉楊外村一座秀麗小山上,廟前有兩叢茂密的羅漢竹。因是過年期間,香客不斷,有挑著擔子全家來奉獻的,也有擔著供物獨自上山的老嫗。廟下有一口井,圓石砌就的井壁,內中有水,並不清澈,關於這口井,《容縣誌》記載,「楊妃井在雲凌里(今十里鄉),水最冷冽,飲之美姿容,下多芳草。」明朝廣東南海縣進士鄺露曾專程來考察過貴妃井和博白縣的綠珠井,留下了詩句。

在容縣吃了午飯,普通的粥,吃著剩餘的回民火燒,跟大米周旋了幾天的我對麵粉有久違之感。走324國道,進玉林市,玉林火車站不遠南江鎮嶺塘村有座叫硃砂垌的圍屋,圍屋的牆是用堅實的三合土砌成,有槍眼,有垛口,有關門打狗的瓮城,為防兵匪設計。廳堂坐東朝西,前有大池塘,周圍有護城河,圍屋實際就是個大院落,院內是一個大家族,祖上在同治三年當過大夫官職,官不大,家的防範卻很嚴。三排房屋半環護衛著祠堂,建築都是對稱的。我們來時,門上貼著大紅對聯,內容都是百年不變的。圍圈內的住戶都已搬出,一萬五千平方米的三合土圈子內空蕩蕩的,靠池塘有一戶沒搬,一老漢坐在門前曬太陽。問為何沒搬,說此屋風水好,他們家出了個博士,現在博士在大學當教授,昨天還回來過年。硃砂垌的居民有三百多口,都姓黃,是從廣東梅縣遷來的客家人。但是祠堂的大門兩旁卻貼著「江夏遺風」的對聯,大概是有講究的。如今政府要搞旅遊開發,讓垌內百姓搬了,重新安置,人去屋空,只我們幾個在其中遊歷,如同走進了百年歷史,走進了黃姓人家的生活。

出玉林市,沿省道216南行三十八公里到達博白縣,宿博白萬興賓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