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一枝春帶雨——漫談 貴妃東渡

秋天,我在當地人內田喜美子的帶領下專程來到日本山口縣向津具半島,傳說中的「貴妃東渡」就是渡到了這裡。公路上有「楊貴妃故里」的指示標識,路邊閃過叫「楊貴」的商店,閃過「楊貴妃」賓館和名為「楊貴妃」的小酒店……按日本人的說法,這裡是唐朝楊貴妃的終結之地。

我和喜美子來到半島一個叫油谷町的小漁村,星期天沒有出港,小漁船都泊在港灣。港邊的場地上搭著帳篷,當地老鄉出賣著各種吃食和海產品,原來今天油谷町的人在過「秋祭」,這個總共只有八千人的小鎮很有生活氣息,沒有外人來,所謂的買與賣都在本地人中間進行,町的活動室里展示著婦女們的手工、縫紉、插花,展示著孩子們的畫,還有陶瓷愛好者自己燒制的陶器,窯的名字是「楊貴妃窯」。女人們出售自製的「楊貴妃壽司」,酒也是當地土酒「楊貴妃酒」。這裡有著久津自己的文化氛圍——楊貴妃文化。

封閉的小圈子裡突然出現了外國人,一時成了新奇,我說是從中國西安來的,更是稀罕得不行,長安城楊貴妃老家來的人,立刻有了娘舅般的親切,不容分說拉到酒桌前喝酒。幾口酒下肚,我才看清酒桌的形勢,原來是町上幾位老漢和主持者在這兒喝閑酒。明顯的幾位白頭髮已經喝高了,臉兒通紅,總是要說,總是要笑,見了楊貴妃家鄉的人話就更多,內容也離不開楊貴妃,顯示出收留過落難妃子的大度與驕傲……老人們的話已經含混不清,我也說漢語,於是雙方都變得朦朧糊塗,就像撲朔迷離的貴妃東渡。有一點他們知道,現在從我嘴裡流出的陌生語言就是當年楊貴妃使用的語言,聽到我說話,就是聽到楊貴妃在說話,不懂是當然的。

邏輯有些混亂,但是不無道理。

喝得腦子有點兒發脹,在他們的指點下,深一腳淺一腳地到東邊廟裡去找楊貴妃。金風送爽,碧海藍天,糊塗的腦子裡冒出些聯不成串的詩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一時竟搞不清楚現在是中國還是日本,是春天還是秋天。沿海邊沒走多遠,就看見了廟門口的小賣部,小賣部門口蹲著兩個與人一般高的秦兵馬俑,一看便知,是出自臨潼的複製,千里萬里地運過來,也是不易。廟叫二尊院,供奉著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兩尊佛像,除了廟堂本身,整個院落完全是中國庭園風格,涼亭、穿堂都是紅漆柱,斗拱飛檐,青磚墁地,連廁所也是中國式,寫著男廁、女廁,看著讓人感到熟悉親切,毫無疑問,這些均是中國工匠所為。

引人注目的是院中佇立的漢白玉楊貴妃像,髮髻高卷,步搖叮咚,側身站立,面向大海,面部沒有任何錶情,將一片想像交給後人——這尊像和陝西興平馬嵬坡楊貴妃墓的石像完全相同,只是這個的臉龐要消瘦一些。像的製造者是西安美術學院,總監製和設計是西安文聯副主席、畫家王西京,石頭取自中國四川,是在西安雕好後運過來的。在隔山隔海的異國,在偏僻的日本漁村。看到熟識朋友的作品有種異地重逢的喜悅,是他們為漂泊海外的楊貴妃製造了一個家鄉的環境,托出了鄉人慰撫離鄉孤魂的一片溫馨。後來得知,久津的貴妃像的確要比馬嵬坡的瘦些,一則是楊玉環馬嵬坡死里逃出,顛沛流離,九死一生地來到日本,絕不會再像「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那般的雍容與嬌嗔,必定是驚魂未定、一臉風塵的疲憊和落魄,瘦是理所應當的;二則,日本人將楊貴妃推舉為世界三大美女之首(另外兩美女不知為誰),他們心目中的美人是嬌小玲瓏、單薄消瘦的種類,倘若把馬嵬坡那個肥碩滋潤的貴婦照搬過來。這邊大概不能接受,這也是王西京們煞費苦心的地方。

見到了二尊院的住持田立志昭,他介紹說這所寺院始建於恆武天皇御宇延曆年中(782至804年),距離大唐天寶逸事時間相差五十年。田立長老拿出二尊院五十五世住持惠學長老在明和三年(1776年)記錄的文獻給我看,文獻年代不久,墨跡清晰,內中介紹了安祿山造反,唐玄宗被迫西逃,至馬嵬坡六軍不發的大致經過,談到處死楊貴妃時說:「高力士將貴妃引至佛堂前,縊殺。將其屍體橫陳車上,置於驛站院中,令六軍總領陳玄禮等人見之。大軍既發,玄宗淚透紅綃,隨軍往蜀地而去。陳玄禮見被縊貴妃並未真死,氣息有所和緩,念及玄宗的悲切,讓人救之,後命下吏造空艫舟,舟中放置數月糧食,放逐海中,任其漂流……唐天寶十五年七月,唐土玄宗皇帝的愛妃楊貴妃乘空艫舟漂泊到本村唐渡口,上岸不久後死去。里人捐資葬於本寺境內,千餘年來憑弔者不絕。」

我在日本看到過另一份資料,說是楊貴妃在久津隱姓埋名,改「楊」姓為「八木」,也有說改為「楊貴」的,給後人留下了「久津出美人」的佳話。1963年日本一個女人拿著家族文件在電視台宣稱,她就是楊貴妃的後裔。神奈川的稱名寺,至今保存有楊貴妃使用過的玻璃珠簾。今年年初,我到京都泉涌寺拜訪,為的是給周至的湧泉寺尋找對應。周至的湧泉寺在隋唐時代是仙游寺的下院,屬皇家寺院。及至到了京都的泉涌寺我才知道,泉涌寺的前身也叫仙游寺,至今仍是皇家寺院,裡面供奉著楊貴妃觀音像,據說這尊像成於唐代,雕刻者見過楊貴妃本人,所以形神極似,如今是日本國寶級文物。我看那像,的確是美得讓人目眩……

各式各樣的傳說,各式各樣的證據,一時將人搞得眼花繚亂。

但是中國傳統認為,貴妃之死是毫無疑問的。《舊唐書》記載,「安史之亂」後,唐玄宗之子李亨繼位,是為肅宗,玄宗被奉為太上皇。太上皇回駕長安,密命(將貴妃)改葬他所,最初埋時以紫褥包裹,再葬時肌膚已壞,唯胸前香囊猶存,內侍獻上,太上皇悲哀。應該說對這段歷史已經交代得清清楚楚了,可是人們不滿意,就千方百計從這一事件中尋找漏洞。最先提出疑問的是白居易,可以說白居易與楊貴妃是同時代的人,他創作《長恨歌》的時候距離事件的發生不過五十年,有些當事人還活著,許多說辭還是鮮活生動、有根有據的。通過《長恨歌》,詩人向我們提供了不少馬嵬坡以外的信息。

一千多年以後,我在陝西周至縣掛職任副書記,聽到不少有關白居易在周至仙游寺創作《長恨歌》的傳說,白居易二十九歲中進士,三十六年歲被委任到周至縣做縣尉,用現在的話語來說是位主管政法的副縣長。在周至,他有許多朋友,來往比較多的有隱士王質夫和周至籍進士陳鴻。有一天,三個人在儻駱道北口駱口驛東邊的仙游寺喝酒,那是一個黃昏,暮靄正緩緩升起,幾個人站在崗上向北望,渭水一線北流,馬嵬驛在塵埃中模糊難辨,楊玉環墓在天幕下悲悲切切,談及那場變故,猶如昨日,王質夫建議白居易將這件事寫下來,認為,只有白居易的才學才配得上寫這樣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白居易當下慨然應允,後來,便在仙游寺寫了著名的《長恨歌》。《長恨歌》寫成,風火一般在世間傳播開來,有人在皇帝面前狀告白居易「曲意誣衊先皇,誹謗朝廷」,要求治罪。幸而有明智之士反駁說,「若以優秀詩歌給詩人定罪,恐影響大唐國威」。皇帝唐憲宗深以為是,對白居易不予追究。

日本人說,白居易在《長恨歌》里為貴妃東渡埋下了伏筆,久津貴妃墓前的介紹就明確提到了這一點。「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山中綽約多仙子,其中一人字太真」、「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等,連夜半夫妻間的悄悄話也是從日本託人捎過去的,以證明「太真」的不虛。

如果說陳玄禮造空艫舟將楊玉環送至海上是真,那麼楊貴妃從馬嵬坡奔至海邊所走的道路只有一條——儻駱道。

「安史之亂」發生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二尊院記錄楊貴妃在向津具半島的海灘登陸時間是天寶十五(756年)年七月,就是說楊貴妃在陸地、在海上漂泊了近半年,她到達向津具時,這裡並沒有寺廟,也沒有二尊院,只是在她死去五十年後,才建了寺。當地傳說,楊貴妃死後,魂魄回到長安,夜夜站立在唐玄宗枕邊,於是唐玄宗知道漂泊到東瀛的貴妃大概已經不在人世了,為了寄託哀思,唐玄宗派陳安給日本送來兩尊佛像和一座十三層寶塔,陳安到了京都(當時是日本政治經濟的中心),尋不到貴妃的所在,就將所帶寄放在京都的清涼寺,以待將來找到貴妃所葬之地再行奉安。這一擱就是數百年,後來得知楊貴妃到了久津,可是清涼寺卻捨不得將東西送過來了,他們找了日本兩個工匠,做了兩個相同的佛像,連同寶塔一起送到了久津。久津的廟宇在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兩尊佛像到來以後,於「永祿年中為祈禱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建設開山道場,名曰二尊院」。日本的「永祿年中」指的是公元1558年至1570年十幾年,大約相當於中國明代穆宗隆慶年間,所以這座廟真正稱為「二尊院」的時間不過四百年左右。日本戰國末期到江戶初期,久津有八家寺廟同時並存,因為宗教勢力太大而受到政府打擊,八家寺廟只剩了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