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房上——童年拾趣 舊家拆遷雜感

北京市城建改造的速度讓我吃驚,今年年初回家還在東城的老屋與老七聚首,喝著專門從東直門打來的豆汁,吃著青豆羊油炒麻豆腐,聽著小孩子一聲聲「姑奶奶」的喊叫,八月再回來,老舊的宅子便蕩然無存了,變作了一片瓦礫場,變作了一片拾掇不起來的蒼涼。

「迴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那經過錘鍊的美麗再難尋覓了。我居住的老宅是一座帶花園的三進四合院,前庭有海棠丁香,後園有柳樹榆樹。前廊後廈,磨磚對縫,青石台階,朱紅漆柱,體現出葉氏家族昔日的殷實嚴整和傳統的生活情趣。葉家的十四個孩子曾經在這裡出進盤桓,哭笑玩鬧,爭打吵斗,幾無一刻安寧,我的兄弟姐妹們在這裡演繹出了多少故事,生化出了多少情感,數不清了。默默無語的院落,百餘年來容納了太多的歡樂和辛酸,太多的浮躁和沉重……

也就是今天吧,隨著文化環境的寬鬆,隨著人民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理解,這座宅院和這些人成了我創作的不盡素材,成了我的作品中一道深厚的文化背景,那些陳年的人和事,如久存的佳釀,不絕如縷,由那塵封的罈子里冒出,讓人心醉。如今,院子沒有了,人也早已四處分散,空剩一片舊址讓人傷感。我想像著最後的留守者老七離開這裡的情景,步履蹣跚的老七拄著杖一定在大門前佇立了許久,這個家族也只有他,有緣分和這座老宅告別。

北邊的拆遷還在繼續,牆壁倒塌的聲音不絕於耳,我站在夏日的驕陽下,在暑熱中尋找昔日失落的陰涼,狗一樣在廢墟上尋嗅,尋找家的氣息,尋找那落於磚頭瓦塊中記憶的絲絲縷縷。兩個逃避午睡的小孩子,在樹蔭下遠遠地看著我,一臉的不解。他們是衚衕里誰家的孩子,誰的後代,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對他們來說這裡或許比遊樂場好玩,他們只是因了這斷壁殘垣而興奮而新奇,跟我完全是兩種心態。東面環城路上車來來往往,嘈雜煩亂,現代氣息的聲浪陣陣逼人。原本這裡是條靜謐的深巷,房拆了,遮擋沒有了,就顯得空曠而直接,就有了抬頭見南山的突兀,有了光天化日的惶恐。讓人感到歷史進程的腳步,迅猛、粗獷,甚至有些無情。

我們毫無辦法,我們別無選擇。

屋的殘骸中,有棵棗樹伸出怯怯的蔭,張開彎曲的枝,召喚著我,我走過去,撫著它粗糙的滿是塵埃的干,心裡湧出無限留戀。「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棗樹的枝頭已經結出了青青的小棗,即便到熟,它們也是那種既不甜也長不大的極普通的棗,這種沒有經過調教的棗樹,北京城的老院子里,幾乎家家都有。

棗樹的年齡比我大,日本佔領北平前夕,我的父親領著兒子們在後園挖防空洞,在洞口的位置,突然發現了一棵小苗,本可以一鍬鏟了它,三哥卻生出惻隱之心,跟父親商量將它留下。於是它就留下來了,並且一天天長大,像要急著報答誰似的,匆忙地結出了許多醜陋的小棗,年復一年,從不間歇。

如果說是父親和三哥保留了它的生命,那麼我便是對它最為關注的夥伴了,我們成了這座宅院里最相得益彰的一對物件。爬樹的本事就是在它身上練就的,它細嫩的枝幹,不知經了我多少回的上上下下,我對它每一個突起、每一個分杈的熟悉,就像我自己的胳膊腿。有一回光著脊樑在樹上摘棗,遭到父親呵斥,慌忙中抱著樹榦滑下,整個前胸被劃得鮮血淋漓,母親心疼得掉眼淚,說一個小姑娘家弄成這樣怎麼得了,責備父親不該那樣兇狠地呵斥我。父親說全北京也沒見哪個姑娘光著脊樑在樹上坐著,荒腔走板得過頭了。母親氣得一天沒理父親,讓老七帶著我上醫院去抹葯。老七領著我出門就把錢買了洋畫,在衚衕口劉太太家給我抹了一肚子紫藥水……我挺著一個紫肚子進了家門……

現在,父親不在了,母親不在了,三哥也不在了,棗樹還在,還倔強地站立在廢墟之中,承載著它的感激也承載著無人能記起的紫色肚子……

一片碎瓦在我的腳下滾動,竟然發出了清脆的金屬般的音響,讓人的心猛地一顫。我彎腰將它拾起,沉重得如同拾起了整座屋宇。雕花的滴水瓦應該是第二進堂屋檐上的舊物,質地堅硬,擊之如石,有著音樂的素質。百年來,高高在上的它飽受了戲曲的浸潤,看遍了生旦凈末丑的表演,稱得上是老戲迷了。在我的記憶中,每日晚飯之後,是父親領著他的一幫子侄們消遣的時光,他們常坐在石榴樹下,金魚缸旁,拉琴自娛。家裡的女孩們從來充當觀眾的角色,寧可讓五哥男扮女裝唱青衣,我們也不張嘴。葉家敢站出來當眾唱的女子只有兩個,即大姐和我,大姐葉廣英是真唱得好,她有一副好嗓子,好身段,直到老了,還能在她所在的大學演沙奶奶。我是屬於起鬨一類,大言不慚地吹自己是「譚派」,唱的「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一遍跟一遍不一樣,哥哥們背後戲稱我是「痰派」,母親當面說我是「人來瘋」。家庭的戲曲娛樂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是一種漸漸的藝術積累,我寫過小說《誰翻樂府凄涼曲》,憑藉的就是家庭的戲曲場面,正因為有此感受,寫起來才覺得得心應手,不覺難為。

五十年代,哥哥姐姐們都成了家,搬出了老宅,父親也去世了,「家戲」再難湊得起來。過年哥哥們來看母親,誰跟誰在母親這兒遇上了,偶爾還唱一出,但人已不齊,也沒了伴奏,而且他們一唱還引得母親傷感,後來索性不唱了。「文革」時候,我和四哥將那些鑼鼓傢伙用平板車拉到廢品站,按廢銅爛鐵賣了。那個鼓人家不收,拉回來就扔在院子里,風吹雨打,散了架……

東城這一帶要拆遷的事北京早有風聞,只是沒有想到這樣突然。我原本想將家裡尚存的弟兄姐妹們聚齊,在老屋前做最後的合影留念。我知道,在葉氏家族中能夠做這件事的只有我,但我卻沒來得及。我的那些七零八落的手足現在依然七零八落,如同眼前地上散落的碎磚,再也收攏不起來了。母親活著的時候這裡是個據點,母親死後這裡是個念想,是個象徵意義的家,雖然只有老七在這裡住著,雖然院落已被分割得面目全非,雖然芍藥台變作了下水池,游廊擴作了小廚房,但老宅的氣質是無可改變的。每回我由大西北回來,一走進院落,就聞到了熟悉的氣息,這是家的氣息,這氣息無時無刻不在這個家族的各個角落存在著,時光荏苒,世事更迭,卻仍舊頑強執拗地存在著,熏染著來到這裡的一切人和物。在外面,不管我是什麼角色,有著怎樣的榮譽與委屈,一進門,渾身的燥熱便立即褪去,沸騰活躍的思考也彷彿化為固定的符號,在腦海中淡化、隱退,浸來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悠久的凝重。我驚嘆角色的轉換竟會這般快捷,驚嘆這幾十年風雨的浸淫對我無多的改變,是的,從這裡走出去的哥哥姐姐們極少再回來過,我與同父異母的哥哥也大約有三十年沒見過了,這個家族留給我們的唯一遺產,就是冷漠。除了血緣上的連接,再沒有別的。只有我,還自作多情地在這片碎磚中蹚來蹚去,還做著廢墟上大團圓的美夢。

文人的氣質,多麼的幼稚可笑。

這裡將要建成整齊劃一的居民小區,老七是否搬回來我無從知曉,即便回來,這裡也不再是我的家,我的家永遠消逝了。我在一塊磚垛上坐下來,身邊塌下來的紙棚下隱約露出了磚墁的地面,這是母親住過的小西屋,「文革」後的日子裡,她在這間不足十平方米的潮濕小屋裡帶著一身病痛苦苦煎熬,我離家奔赴大西北就是在這兒和她告別的。我走的那天早晨,母親沒有起床,臉朝著牆躺著……

至今,我仍在西地遊盪,京城熟識的朋友說,落葉歸根,你應該回來了!我苦笑著搖搖頭,他們怎知我內心的酸楚,走出去了便就走出去了,何必再撩起心內的陣陣凄涼。老宅的消逝,也是好事,斷就了回首的苦辣酸甜,成就了「一為遷客去長安,北望京師不見家」的瀟洒,弟兄們失去了老宅的撕扯牽絆也是一種輕鬆。其實,家只是在心裡。

可愛又蒼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