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修身養性 告別焦慮的十條錦囊妙計

一位白領的母親患了焦慮症,每日煩躁不安,跑了許多醫院久治不愈。最近因身體新查出的疾病,需動手術,使她陷入更深的恐懼與焦慮之中。她寫了很長的信託女兒輾轉交給我,我很快回了信。據悉,看到信的當天她就「安定踏實了」。希望她能在家人配合下,順利走出焦慮症。方法的正確是最重要的。

林女士:你好!

來信收到,之前也聽你女兒電話詳談過你的情況,先講講我的分析:

一、你最初患焦慮症的原因有三,一是不適應退休後的社會角色缺失,不能正確面對這個現實。二是不能面對與母親及姐妹的關係。你雖然曾將母親接來短住,但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做到讓她長住,只好又送她回老家住進養老院,你也因此而不安。人常常是想做得更好又無法做到時就內心衝突。這種衝突又結合道德不安,所以尤其強烈。三是你的思想方法有點問題,凡事想得太多,患得患失。

二、你患了焦慮症後,家人一味「照顧」你,慰勸你,但這種照顧和慰勸過多了,又會加重你的病人角色。

三、面對近期查出的生理疾病,是動手術還是中醫保守治療,也引起你新一輪的焦慮高峰。

以下是我的建議:

一、你的焦慮症並不算最嚴重的,一定能夠走出來。大可不必太緊張。切忌小肚雞腸。

二、對於生理疾病,若確定了手術加中醫治療,如此去做就是了,不必再多衝突。

三、關於家庭關係——對母親目前的安排不要有道德不安。你已經盡了力,安排得還算可以。傳統的養老觀念要做調整。西方老人大多願意並習慣獨自生活。你母親住的那家養老院條件很好,這種安排對你對她都好。你們沒必要住在一起相互折磨。當然,在這種格局下你如果還能做些什麼,譬如多承擔一些老人的花費,為老人再做點更舒適的安排,有時間多回老家看望之類,也是應該的。

對姐妹之間的關係尤其不要小心眼。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儘力了,把事做好了,對得起良心,就可以了。要做好事,但不要追求「做好人」。和姐妹之間能溝通就溝通,但不要有理想化執著。善待她們,同時又不求別人說好話,不怕被誤解。你信佛,這才是菩薩心菩薩行。

四、要有事干。我認識幾個退休的朋友,也曾焦慮抑鬱,但後來練書法、養花、參加社區活動,就都好了。千萬不要整天和家人泡在一起,那樣一定泡成一個病窩。要想方設法走出家門。最好有獨自一人的活動。和鄰居們打打招呼,多參加社區活動,唱唱歌,打打太極拳。這一條做不到,很難真正走出焦慮症。

五、堅持室外鍛煉,這一點看來簡單,卻非常有效。如每天堅持走一萬步之類。

六、對焦慮症引起的體征別太當回事。有一些體征是正常的。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千萬不能閑下來總是想怎麼弄自己的病。切忌折騰自己。身體有點不適要不以為意,注意力不要老放在那兒,不會出事的。

七、心態放鬆,對任何事情都別太在意。在意也沒用,在意只會起負作用。要粗線條一點、「馬虎」一點才好。

八、盡量少和家人訴說難受。越說越離不開病。特別注意不可太多地依賴子女。你過多地把負面情緒給他們,不僅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很大,反過來你最終會因此產生某種不安,這種不安會使你產生新的焦慮。

九、建議家人既要關心你,給你一定的心理支持,也不要總把你當可憐蟲一味地呵護。那隻會讓你失去正常角色,深陷病人角色。弄不好,家庭常常成為焦慮症的溫床。

十、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分為焦慮症而焦慮。焦慮症是人的精神感冒。人感冒了太著急有用嗎?沒用。慢慢休息休息就過去了。很多人患焦慮症本來並不嚴重,就因為他本人「急於」立刻消除自己的焦慮症,「過分用力」,結果越用力越焦慮。和人睡不著覺一樣,越急著睡、硬睡,越睡不著。焦慮情緒來了,包括體征出現了,要坦然面對。知道自己「又焦慮了」,不理它,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聽其自然過去。

最後,為了自己的解脫,希望你從現在起真的「菩薩心菩薩行」。為家人、為社會、為他人「做好事」。不妨試一試。做一件好事,心態就會好一點。對子女們慈祥一點,少讓他們為你擔心,是做好事;對姐妹們寬容一點,是做好事;碰上乞丐幫助一點,是做好事;為社區做義工,是做好事;為母親又做了點安排,是做好事;不在乎母親、姐妹對自己的不理解,是做好事。你為自己的良心做好事,會越做心態越好。

如能照此做了,前途光明。不但能戰勝疾病,甚至有可能因疾病的磨鍊而真正開悟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